> 唯美句子 > 求翻译一句蒙古语好像是一句谚语

求翻译一句蒙古语好像是一句谚语

求翻译一句蒙古语 好像是一句谚语

这是一句常用的蒙古俗谚,属于蒙古俗谚里的“祖训”,可译为:“如果怕就别做,如果做就别怕。”“怕就别做,做就别怕。”意如字面,用于鼓励人或安慰人。

蒙古人的习俗

蒙古族待客

如果您到鄂尔多斯蒙古人家里作客,会受到盛情款待。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 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令外来游客感到亲密无间。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 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 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传说,成吉思 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 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好心愿。

摆羊背子:

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 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的木制 红漆托盘里。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

敬美酒:

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 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 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酒足饭饱,客人临别时,主人还要用歌声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请别忘记以后再到鄂 尔多斯作客。

蒙古族习俗

(1)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服装,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3)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4)祝寿习俗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不过父母亲在世时,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许做寿。过本历年的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四十九也不是很热闹,但是过了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就另当别论了。过本年的一般不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过本95岁就不计年龄,也不做百岁。

祝寿和过本历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5)待客忌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还会感受一些从未接触,从不知道的民族文化。当然,在进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一些习俗和禁忌,否则,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随意行事,不但会闹笑话,而且会令蒙古族同胞不高兴。

首先到蒙古族家里做客忌讳进屋时把衣襟掖在腰带里,挽着袖子,也不可手提马鞭子进屋。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进屋后,忌讳乱坐位置。来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让客人上边坐,而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坐西边,女人坐东边。

有客人在场忌讳对孩子发脾气,更不能打骂孩子。长辈和老年人讲话忌讳打岔、揭短。有疑问或需要说明情况,待人家讲完后再问。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水;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

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相对与待客来说,主人家平时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时忌讳断骨,应该断开关节;忌讳在放肉食品时倒放头尾;往锅里下米时忌讳用袋子倒;捣碎茶叶时忌数数;烙饼和油炸食品时忌讳大声喊叫,说不吉利的语言等。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嘛。

(6)婚宴礼节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礼前一天举行的宴席,主要是设宴招待聘来的迎亲这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并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这一仪式是宴席的重头戏,首先男方要用亲友们送的褡裢、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把新包整理布置停当,因为这都是亲友们送来的祝福,当然要让它充满整个新包。接着要请祝颂人和新郎、新娘的梳头父母以及其他亲友们入座。此时,祝颂人将一条丝绢哈达和五彩线吊在房梁和天窗正中,在房梁处涂盛在木碗里的奶食德吉少许以示吉祥,并祝福道:祝愿吉祥升平/祝愿安乐幸福/在这有柞木用具/洁白屋顶的房里/两位有缘的情人/将要结为百年之好……

祝颂人一番吉祥美好的祝福完毕之后,主人要向参加祝福新房仪式的宾客和迎亲的人们一一献茶,然后设宴招待,表示感谢。这一酒宴的繁简程度时依据男方的贫富来定。但不论贫富,这是必须赶在婚前完成的重要礼仪之一。席间新郎向宾客们敬酒,宾客人也是借这个喜庆的日子常常互相祝酒唱歌知道深夜。有的地方根据迎亲的时间的长短适时调节,有的甚至通宵取乐。新郎这边如此的欢腾热闹,而新娘却在另一边痛哭流涕……

古时候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儿从出生就注定是“外人”,父母的辛苦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这是由女子的特殊地位和人类社会继母系氏族后男权社会女方在这一天要举行由女方的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请同乡亲朋的姑娘们来与即将出嫁的女儿一同坐席。席前长期存在而决定的。所以,女儿要出嫁了,父母自然要举行宴会欢送和祝福自己的女儿幸福。

也是在婚礼的前一天,女方要举行姑娘宴,宴会由女方父母主持,主要是邀请同乡亲朋的姑娘们来与即将出嫁的女儿一同坐席。席前父母要让女儿穿上新袍服,去掉腰带,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绸绢包起来缝好戴上。当众姑娘坐定,母亲把熬好的第一碗茶敬给姑娘,姑娘含泪接过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自己敬的茶,尝一口放下,然后回敬母亲,伏地给母亲磕一个头,感谢母亲养育之恩。随后女方的母亲端一碗鲜奶让众姑娘一一尝过后,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将出嫁。这时姑娘顿感忧伤,即刻痛哭流涕起来,众姑娘一看这种情景,也跟着哭做一团。这时,祝颂人和亲戚们便上前来安慰:到了一十八岁/辫子长够了尺寸/出嫁到偏远的地方/并不是不好的事情……

众姑娘也停止了哭声,唱着《姑娘宴歌》,用歌词嘱咐将要出嫁的姑娘,倾诉离别之情:起行上马/请撩起长袍的大襟/遇事处人,要切记快嘴的毛病/缝斜了襟扣儿/万不可让婆婆看清……

在姑娘宴进行期间,女方父母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斟满酒杯从请来的客人中聘请那些老城稳重、深明礼节、善于辞令的长辈男女为送亲代表。再聘请两位性情温和为人正派、手脚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妇女为新娘的住宿嫂和月嫂(住宿嫂要跟随新娘到新郎家住几天,月嫂要住一个月)。以便为第二天的送亲礼仪提前做好准备。

姑娘宴是蒙古族婚礼中女方家的一个小宴席,但对于出嫁的姑娘来说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从此以后,她就要离开父母、姐妹兄弟,独立承担一个家庭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姑娘宴”是蒙古族姑娘走向成熟的一个驿站!

讲究的待客礼仪

是百灵鸟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

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

没有礼貌,再好的容貌也别人耻笑。

这是古代蒙古族中,有名的两句谚语,生动地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的民族气息。十三世纪到过蒙古草原地区的加尔宾说,蒙古族“十分尊敬别人,相互问不论谁都是友好的。”

蒙古族牧民见面必致问候:“阿木勒,赛百诺!(安好)”。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点。对来客,不论熟不熟,一律欢迎,一样问好。若是同辈,则相互问道:“赛百诺!(你好!)”若是长辈或初次见面的人则互相问道:“塔,赛白诺!(您好!)”接着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相问:“索宁龙百纳”(有什么事或有什么新闻)。如果请客人进包,主人则前边引路,到了蒙古包门前,主人站在门的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包,进包后,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态度谦恭,问长问短,侃侃而谈,笑容满面,犹如远归的家人。然后主人便端来飘香的奶茶和炒米,还有洁白的草原奶食。用精致的茶具给客人一杯浓香的奶茶。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时,常把甘醇的奶酒,满满的斟在银碗里,托在洁白的哈达上端出来,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高寒地区,也有喝酒的习惯,蒙古人视酒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传统礼节,客人若表现出客气的样子,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的地区,劝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热,歌词如:

“远方的客人请您喝一杯奶酒,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

通常客人接杯畅饮或转赠给别人,劝酒才算罢休。

宴请尊贵的客人,或举办喜庆酒会,讲究摆整羊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设宴时,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内正上方,摆一、二、三席,包内右边偏角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贵宾、长辈等排列顺序入座。客人就坐后,厨师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条,放在羊头上,之后,再将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块,放入盘中,双手高举过头,捧给做在第一席上的贵宾品尝。然后,主人将餐刀柄双手递给第一席的贵宾前,贵宾观看后,随着切割一切,然后抬回厨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块,放在盘子里,上席进餐,作为蒙古族的最高礼遇。

(7)背弓挎箭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亲时,新郎要佩带弓箭,跨骏马启程。到女家后,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时再挎上。娶亲回来后,也放在蒙古包的西侧,三日之内,不许别人动它。三日后,由新娘收起来,终生保存。把它看作是既可以避邪气,又可以威镇魔怪的一种神圣的吉祥物。这正是蒙古族古代实行抢婚制或掠夺婚姻的一种遗俗。

(8)生儿育女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这是一种古来习俗,现今已无人这么做了:“草原的宝贝包在羊皮襁褓中”。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婴儿在襁褓时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皆备有木制摇篮,篮内铺有软物品和荞麦皮厚褥子,婴儿仰脸卧于其中,并用布绳紧紧地绑起来,枕的是装满糜米的小硬枕头,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行与体形都好看。在摇篮挡头上挂有古钱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婴儿满月后即入摇篮,首次入摇篮时要举行小型摇篮宴,并用黄油等奶食涂抹摇篮,以示庆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在室内用布为婴儿隔开一角,以遮挡风寒。为保持婴儿身体的正常体温,还要为婴儿铺盖上用驼绒制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后装在两个布袋内,轮换放在婴儿肚腹两侧。在备有摇篮的地方,把摇篮放在母亲身边,母亲时常以手摇动,有的还哼着摇篮曲,令婴儿安睡。在婴儿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气的经过热炒的明沙,湿了再换新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解决得既方便又卫生。笔者就是在这种传统的摇篮里被紧紧绑着长成人的,未见体格有何异常之处。现虽已达古稀之年,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还挺硬朗。这也许是得益于我的民族的传统的抚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乡民间仍有人使用这种摇篮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个孩子就不是经过旧式摇篮的捆绑长大的。他们现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轻有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而这当然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分不开的 。

(8)家庭沿袭

早在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畜牧业生产有了相当发展,伴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 蒙古人家庭发展起来。成书于十三世纪前期的《蒙古秘史》中,对蒙古族的家庭情况多有记载,如阿 豁阿死后,兄弟五人“即分马群家赀”,孛端察尔在兄弟的帮助下俘获扎儿兀惕部的阿当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马群、家赀、隶民、奴婢等。

由于男人在主要生产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家庭中男人占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况下,家长由家庭中最长辈的男人充当,最长辈的男人死后,则由最长辈的女人主持家务,但主持祭祀及重大庆典等,则不能由女人担任,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有年岁大的儿子,则由儿子出面,无儿子则请同族中至近的长辈主持。据《蒙古秘史》记载,也速该死后,其家务由诃额伦夫人主持,而在行祭祖之礼时,诃额伦夫人只能参加,不能主持。在解放前的很长历史时期,蒙古族的大家庭,在父母均在世时,由父母、儿子、媳妇、未出嫁的女儿、孙子孙女等几代构成。儿子娶妻后虽然另居一室(牧区另设一蒙古包),而家主仍是统一的。直至解放前,蒙古族中父母均在世,儿子对娶妻但未生子前,分家另过的不多。关于财产继承权,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原则分配: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其具体体现是,“年长者十,年少者四。”(蒙古谚语)拉施特·哀丁说:“按蒙古人的习惯,因为末子留在家里,因此称为额真。”拖雷就是这样成了成吉思汗家系的代表。(额真,蒙古语,主人之意。)直到解放前,蒙古人分家继承财产就是按照长子与末子为主的习惯进行的。

蒙古族虽然早已进入父权制社会,但就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以主妇为中心的。蒙古族的家庭主妇非常温顺勤勉,她们终日操劳,对翁婆孝顺,对丈夫贤惠,对子女慈爱,虽然辛苦,而毫无愠色。遇有来客,还要热情招待。蒙古族妇女这种勤劳温顺之风,由来甚久。在蒙古民族的历史上,被誉为“生得贤能”的诃额伦夫人,丈夫也速该惨遭杀害,被泰赤兀惕人抛弃后,她只身携带儿女苦度生涯,在茫茫大草原上克服种种困难,用地榆、狗舌草和杜梨等野草养活儿女,终于抚孤成立。诃额仑这种懿德相传,历代妇女于她为榜样,沿而成习,才形成了蒙古妇女勤俭朴素的治家美德。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区而论,男人主要从事放牧,勘察草场、迁徙营盘、整修生产工具等主要的劳动,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员的尊重。习惯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十分讲求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祥和的家风。

蒙古歌曲特点

蒙古音乐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编辑本段蒙古音乐分类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 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流传于蒙古族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击乐器等。?

长调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长调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呼麦

“呼麦”是图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译,又名“浩林·潮尔”,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双声”(biphonic)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称“蒙古喉音”。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目前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蒙古、阿尔泰和卡开斯(Khakass)等地区。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那个隧道是时间的记忆。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尔

潮尔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概念的总称,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音乐形式。 潮尔音乐中有:弹拔潮尔(突布秀尔);弓弦潮尔(在科尔沁直接称其为潮尔);喉音潮尔(又称为呼麦);潮尔哆(由多人用喉音伴奏,一人演唱的长调歌曲)等形式。 潮尔哆是蒙古民歌的一种,由两部分组成,即几个人演唱低音,一个人唱高音长调歌曲。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在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以及艺术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即是以长调民歌力基础所创作的。

2.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等。

猎歌: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代表作有呼伦贝尔盟的民歌《小白兔》、《三百六十只黄羊》等。

牧歌: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赞美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草原牧歌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就是指牧歌风格。牧歌的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节奏悠长、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而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颂歌》、《辽阔清秀的故乡》、《西辽河颂》等。赞歌的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与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还有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则演唱悠长的曲调。

思乡曲:在蒙古族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蒙古族享有盛誉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等,便是宽阔台汗时期的思乡曲。思乡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武士思乡曲,即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念故乡的歌曲。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莲松树》。另一种是妇女思乡曲,即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科尔沁民歌《诺恩吉亚》等。思乡曲的艺术性较高,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结构严谨,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转调离调手法很多。

礼俗歌:是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于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饮宴场合。婚礼歌在婚庆上演唱,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主人们愿意聘请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结婚仪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举行葬礼时演唱。曲调悲切哀婉,庄重肃穆。多为齐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时演唱。每当双方摔跤手跳跃出场时,由男高音歌手领唱,其余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声予以伴唱。

短歌:也称短调民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主要在东部蒙古族中盛行。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叙事歌:叙事歌的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带有浓厚的说唱性。其演唱形式均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马头琴等乐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据情节、刻划人物的需要,随时插入评述性的对白。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反映的题材主要有歌颂人民起义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如《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等。表现爱情悲剧故事的,如《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等。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如《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西格大喇嘛》等。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相传已有 700多年的历史。多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合演唱。“好力宝”是蒙古语音译,是“联结”的意思。有固定的曲调,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和多人,但以单人演唱为多。内容一般有思乡、赞马、民间传说、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外,还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的。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曲目长篇短篇均有。唱词为四句为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伴奏乐器多为马头琴、四胡。曲调豪放、淳朴,有较多的朗诵成分,具有浓厚的草原风味。著名演唱曲目有《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还有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独特演唱方式的歌种,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连。

继我国的古筝、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后,蒙古族长调又被列为新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代表作,被国家推荐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

中国文化部与蒙古教育、文化和科技部2004年6月7日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签署了两国《关于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协议书》。目前两国正在准备申报材料,不久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

★一代歌王哈扎布

谈长调,不能不谈一代歌王哈扎布,这在业界已成不争的事实。

1922年,哈扎布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2岁时,在旗里祭敖包之后的那达慕上,同时得了赛马第一和歌唱第一,19岁时成了蒙古王爷的王府歌手。

我区著名音乐大师莫尔吉胡告诉记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乌兰夫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哈扎布参加了锡林郭勒盟文工团,在莫尔吉胡老师帮助下,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1996年,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在拜访哈扎布后,为其演唱的蒙古族长调而深深倾倒,曾写文如是赞美: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对于长调,除了一代歌王哈扎布之外,在国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还有很多。我区著名音乐人柯沁夫认为,草原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歌唱艺术早在18-20世纪初就开始呈现出高度发展的繁荣。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唱或不会唱长调的。他说,好的优秀歌手会受到尊重和礼遇,著名歌手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礼遇。其中,著名歌手达木汀有幸于20世纪30年代录下一首《圣主成吉思汗颂》,其高音假声——舒日亥,能轻松自如唱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高音。当代歌王哈扎布《小黄马》的高音区演唱亦令人拍案叫绝。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一曲《辽阔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金牌,倾倒世界级音乐大师与各国青年。评委之一、著名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称其是“罕见稀有的民音女高音。”继之,蒙古国女高音长调歌唱家诺日布班孜德连续两次在亚洲和世界比赛中夺得桂冠,获得“亚洲歌王”称号。这表明,蒙古族长调牧歌已经达到了很高层次,是可以同意大利美声唱法争芳斗艳的一种声乐艺术。

柯沁夫认为,高度的艺术性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性相伴。一代歌王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声于国内外。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震惊了北京舞台,在音乐理论界、声乐界、教育界引起轰动和惊叹。许多专家高兴地称赞为“草原美声唱法”,他被请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著名声乐大师沈湘亲临现场聆听他的演唱。90年代初,80多岁的扎木苏歌喉依旧,充分显示出坚实而科学的歌唱功底。这充分说明,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术。

★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更为突出显示出蒙古族长调民歌高度的美学价值。

据了解,蒙古族复音音乐潮林哆,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个人以持续低音潮尔,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丽的气势;而一首马头琴民间独奏曲《走马》,就会有排山倒海之气概。二者均能使人产生一种雄浑壮美的崇高体验。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是简洁精练的,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同样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单乐段淳朴的歌曲中就唱出六十个美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这首歌简直是一本绝妙的思想品德和美育的教科书,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区著名音乐人柯沁夫认为,正因如此,蒙古族音乐愈来愈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并以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各民族音乐学子、专家走进草原,走近蒙古族。辛沪光、杜兆植、吕宏久、那日松等,许多著名音乐家就是这样,他们学会了蒙文蒙语,甚至起了蒙古人的名字,找到蒙古族生活伴侣,吃着蒙古奶食……全身心地融入蒙古族音乐文化乃至蒙古民族之中,把美丽青春、毕生精力、才智都无私地奉献给草原,奉献给蒙古族音乐事业。

★长调民歌的历史渊源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产生于我国南北朝时期脍炙人口的敕勒歌,高度形象地勾勒出北方草原的壮丽图画,在被这首诗中描绘的美景陶醉之时,我们自然会联想起这“穹庐”之中与诗相伴的“歌”来。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渊源是什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是我区第一位出版蒙古族长调专著的研究人员。对于长调民歌的历史渊源,李世相认为,从目前掌握的史料及蒙古学研究成果来看,蒙古族音乐发展史可以宏观角度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李世相告诉记者,公元7世纪前,蒙古人祖先一直在大兴安岭山脉与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息,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蒙古人创造了自己富有狩猎特色的音乐文化,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等。一般来讲,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公元7世纪起,生活在我国东北部额尔古纳河沿岸以狩猎为生的蒙古族,开始走出山林逐渐西迁踏上了蒙古高原,在形成游牧生产方式的同时逐步强盛起来。公元1206年,蒙古族伟大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之时,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顺历史潮流自然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在接过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力棒后,以自己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动力,使北方草原音乐文化迅猛发展。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李世相认为,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李世相介绍说,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

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长调情感内向抒情

蒙古族的长调,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不太熟悉的人,往往认为蒙古族音乐(民歌)也应像其外在性格那样,总是铿锵有力充满着骠悍气息。对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认为,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李世相告诉记者,蒙古族民间有许多这样的谚语:“牙齿掉了咽到肚里,胳膊断了藏在袖里。”这种内倾性格体现在蒙古族民歌乃至整个艺术审美观念上。

“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性格,一般都有“骁勇善战,粗犷豪放”的认识,却很少了解其“情感细腻,善良多忧”的另一面。如果将粗犷豪放视为外在性格,那善良多忧则是内在性格,这一阴一阳恰好形成互补。这种内在性格更多的是表现在蒙古民族的音乐艺术中,因此,就不难理解蒙古族民歌的“慢多快少,忧多乐少”的表象,而长调歌种的内在抒情性表达方式的形成也就有了必然性。

★爱是长调根本主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爱就没有人类世界,更不可能产生艺术。但因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及生存环境的差异等,对爱的表达方式也自然不会一致。

李世相认为,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

情人眼里出西施下一句

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

出自:仓央嘉措《七绝》

意思: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由于有感情,不论对方如何都觉得对方无处不美。

典故: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原是宋代谚语,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意思是在有情人眼里,女子像西施一样美丽。典故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他眼也不转看着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仓央嘉措《七绝》原文,参考链接:

www.csmayi.cn/jmcl/cj/201106/174531.html

仓央嘉措(1683.3.1-1706.11.15),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达赖喇嘛: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全称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这个称号最初是明代蒙古可□俺答□赠给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尊号。顺治十年(1653),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