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李叔同精典名句5分

李叔同精典名句5分

李叔同精典名句 5分

·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持之以坦荡。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大着肚皮容事,立定脚跟做人。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清平乐——赠许幻园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  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庚子初夏,余寄居草堂,得与幻园趄夕聚首。曩幻园于丁酉冬,作二十岁自述诗,张蒲友孝谦为题词云:无真非幻,无幻非真。可谓深知幻园者矣。李成蹊。·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涉渺渺风思量,只道人归是谎。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赠津中同人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将事后论旁人· 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满江红志感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咏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生来未藉东......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求弘一法师所说的名言

这是俺从《弘一大师文学集》中精挑细选的部分内容,供养给您,希望您喜欢!

弘一大师文学集

晚晴集

一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2

二 知苦、厌苦、求离苦…………………………..2

三 达观、真观、平等观…………………………..3

四 少欲知足、静默养道…………………………..5

五 忍辱精进、一心向道…………………………..6

六 福慧始闻、老实念佛…………………………..7

七 净业警策………………………………………..8

八 禅偈……………………………………………..13

一、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1、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华严经修慈分)

2、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3、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欲入丘冢,虚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4、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朱法集要经)

5、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佛遗教经)

6、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智者大师)

7、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圭峰法师)

8、勿谈世间文学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藕益大师)

9、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藕益大师)

二、知苦、厌苦、求离苦

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 (佛说无量寿经)

2、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 (西斋禅师)

3、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灾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叶禅师)

4、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观无量寿佛经)

5、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袁宏道)

6、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 (天如禅师)

7、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藕益大师)

三、达观、真观、平等观

1、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 (藕一大师)

2、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 (莲池大师)

3、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与味萧然矣! (莲池大师)

4、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佛眼禅师)

5、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那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欢? (仁潮禅师)

6、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7、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 (彭二林)

8、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智慧? (藕益大师)

9、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金刚三昧经)

10、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身所得,唯二法门。

(灵芝元照律师)

11、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

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

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12、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乡,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

(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13、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竟,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也?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 (飞锡法师)

四、少欲知足、静默养道

1、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尤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佛遗教经)

2、身语意业不造恶,不脑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有部律周利盘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3、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 (有律部)

4、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 (智者大师)

5、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莲池大师)

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 (藕一大师)

7、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 (道宣律师)

8、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9、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10、从今以后,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稳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

(彭二林)

11、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 (袁宏道)

五、忍辱精进、一心向道

1、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梵网经)

2、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动自心。 (妙叶禅师)

3、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拨哉? (藕益大师)

4、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动相嗔恚,原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 (诸法无行经)

5、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印光法师)

6、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 (莲池大师)

7、闻教便行,奚待更劝? (妙叶禅师)

8、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

(妙叶禅师)

9、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 (彻悟大师)

10、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 (彭二林)

六、福慧始闻、老实念佛

1、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富薄?答:此言甚是! (莲池大师)

2、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坚,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 (依迦才净土论引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文)

3、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印光大师)

4、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亦!倘有问者?必以此答。

(莲池大师)

5、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尤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莲池大师)

6、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 (悟开禅师)

7、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

8、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担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印光大师)

9、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印光大师)

七、净业警策

1、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

(大慧律师)

2、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练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旙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 (盘山禅师)

3、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时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

(黄檗禅师)

4、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袁了凡)

5、只“强顺人情,免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西方确指)

6、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而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 (彭二林)

7、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沈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

(印光大师)

8、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印光大师)

9、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头颅上。 (印光大师)

10、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

(善导大师)

11、“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王龙舒)

12、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天如禅师)

13、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稳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已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 (妙叶禅师)

14、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难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

(妙叶禅师)

15、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 (幽溪法师)

16、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瞋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瞋。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 (幽溪法师)

17、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 (藕益大师)

18、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 (彭二林)

19、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 (张守约)

20、诚信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印光大师)

21、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印光大师)

22、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印光大师)

23、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印光大师)

24、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印光大师)

25、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印光大师)

26、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印光大师)

27、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都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 (印光大师)

28、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印光大师)

29、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印光大师)

30、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印光大师)

31、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印光大师)

32、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印光大师)

33、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煊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沈溺之想乎? (印光大师)

34、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印光大师)

35、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印光大师)

36、末世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印光大师)

37、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印光大师)

八、禅偈

1、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永明禅师)

2、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归宗芝庵禅师)

3、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石屋禅师)

4、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禅师)

5、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 (诵帚禅师)

弘一大师格言别集

学问类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存养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并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功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功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以和气迎人,则乖湮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生,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沈潜;溪刻当涵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尤,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愚宜厚。处至急之事愚宜缓。

接物类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易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隲处。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行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从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为静。不为外物所实则为虚。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持躬类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比有人以挫之。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处事类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之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求弘一法师所说的名言

这篇全面阐述了弘一法师的座右铭,中间部分有引用其他人的格言都有前缀。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弘一法师所说的名言有哪些?

*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仅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弘一大师有哪些名言

这是俺从《弘一大师文学集》中精挑细选的部分内容,供养给您,希望您喜欢!

弘一大师文学集

晚晴集

一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2

二 知苦、厌苦、求离苦…………………………..2

三 达观、真观、平等观…………………………..3

四 少欲知足、静默养道…………………………..5

五 忍辱精进、一心向道…………………………..6

六 福慧始闻、老实念佛…………………………..7

七 净业警策………………………………………..8

八 禅偈……………………………………………..13

一、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1、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华严经修慈分)

2、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3、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欲入丘冢,虚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4、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朱法集要经)

5、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佛遗教经)

6、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智者大师)

7、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圭峰法师)

8、勿谈世间文学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藕益大师)

9、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藕益大师)

二、知苦、厌苦、求离苦

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 (佛说无量寿经)

2、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 (西斋禅师)

3、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灾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叶禅师)

4、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观无量寿佛经)

5、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袁宏道)

6、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 (天如禅师)

7、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藕益大师)

三、达观、真观、平等观

1、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 (藕一大师)

2、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 (莲池大师)

3、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与味萧然矣! (莲池大师)

4、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佛眼禅师)

5、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那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欢? (仁潮禅师)

6、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7、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 (彭二林)

8、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智慧? (藕益大师)

9、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金刚三昧经)

10、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身所得,唯二法门。

(灵芝元照律师)

11、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

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

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1......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有关人生观的名言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冯学峰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朗费罗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

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罗曼·罗兰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拉罗什福科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林逋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海涅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布莱希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老骥伏枥,......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求弘一法师、卓文君 的个人简介,他人评价,名言事迹等,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李叔同[1]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法师[2],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为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关于拼搏可以使人更加上进的名言警句.

1、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巴尔扎克

2、当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罗斯福

3、当你将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时,你将永远充满力量。

4、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巴尔扎克

5、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卡莱尔

6、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7、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爱因斯坦

8、作了好事受到职责而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的本色。——巴尔扎克

9、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爱默生

10、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11、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巴斯德

12、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13、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

14、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麽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1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16、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所承认的伟大目标去奋斗,而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私的肉体在不断地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话,那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乐趣。——萧伯纳

17、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8、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19、无论做什麽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20、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牛顿

2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2、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23、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24、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茅盾

25、你应将心思精心专注于你的事业上。日光不经透镜屈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毛姆

26、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27、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尔扎克

28、与其战胜敌人一万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29、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30、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31、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贝弗里奇

32、一个人必须面向未来,想着要着手做的事情。但这并不容易做到。一个人的过去是一种日益加重的负担。——罗素

33、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拜伦

3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5、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求权势者垂青。——雨果

36、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影不断变化。——雨果

37、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38、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39、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41、一......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丰子恺的名言和著作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

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因为父亲也只有一个妹妹,他便是丰家烟火得继的希望,备受珍惜。父亲为他取乳名为"慈玉",他确实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他,父母、姑姑疼爱他,姐姐们怜爱他,连家里染坊中的伙计们也喜欢他。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六岁,在父亲的私塾中读书,学名丰润。

父亲丰璜本是清末举人,废除科举取仕后,就在家开设私塾,教授孩子们读书。丰子恺在父亲那里学《三字经》、学《千家诗》,也学父亲在中秋之夜饮酒吃蟹赏月的名士风度……9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把他送到另一个私塾继续就读,一直到12岁,丰子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这六年的熏陶,在他身上留下了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温文敏感,从容和善的气质。也许是家里开染坊的缘故,丰子恺从小就对线条和色彩敏感,那本为他开蒙的《千家诗》里的黑白人物被他用染料涂成彩色,他描摹人物画谱,给同学们画,给乡亲们画,甚至应私塾先生之命为学校画孔子像供人瞻仰,被人们叫做"小画家"。线条和色彩的魅力被他发现,并自此终生吸引着他。

1910年,在县立第三高等小学读书,改名丰仁。

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是应革命风潮建立起的新式学堂,在这里,丰子恺剪掉了辫子,并为了适应民主选举的需要,由先生把名字中难认的“润”字改为易写易认的“仁”字。新学堂开设有音乐课,同学们唱李叔同的《祖国歌》、唱《励学》歌,音符的震撼力使丰子恺大受感染,成为他后来钻研音乐的发端。1914年春,丰子恺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毕业。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名子恺。

二年级起从李叔同学习图画、音乐,从夏丏尊习国文。1914年,丰子恺没有辜负母亲临行前给他预备的糕和粽子(寓意高中),在杭州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著名的师范学校、当时江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李叔同是丰子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师,他不仅教音乐、绘画,还教做人。在李叔同那里,丰子恺学会了写生画法,为之深深着迷,便“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更重要的是,他在李叔同身上学了许多可贵的精神:李叔同是个顶认真的人,丰子恺做任何事也一丝不苟;李叔同注重人格修养,认为要做一个好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丰子恺一生都是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而且认为“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李叔同皈依佛教,慈悲为怀,丰子恺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画中,不仅对人,就连对小猫小鸟,柳枝梅花都充满了温柔。中年以后,丰子恺也皈依佛教,没有正式出家,但取法名婴行,并从此茹素。虽然丰子恺成名后表示,如果没有遇上李叔同,便不会走上绘画的道路,但李对他的影响却不是被动的,它与丰子恺的气质、禀赋都有很大的关系。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筹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西洋画教师。

师范毕业后,丰子恺与同学刘质平、吴梦非在上海小西门黄家阀路的一座旧房子里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在学校尚未挂牌前,丰子恺与吴梦非、刘质平、刘海粟、姜丹书等组织了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艺术教育社团之——中华美育会,并创《美育》杂志。会员多为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他们普及图画、音乐知识,培训中小学图画、音乐教员。 在投身艺术教育的同时,丰子恺自觉地探索着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上海专科师范的筹备阶段,丰子恺应邀在上海东亚体校任教,在校刊上,他发表了《图画教授法》和《素描》,前者是教育心得,后者是日本学者米田桂一郎的《素描》节译,这是目前所知丰子恺最早关于美术教学的著译。在《美育》杂志上,丰发表了《画家之生命》、《艺术教育的原理》等文,视画家的道德修养为生命。

1921年初,赴日本学习艺术,十个月后回国。

如果没有日本之行,丰子恺的画也许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或者根本就不会有“子恺漫画”。在日本的一个旧书摊上,丰子恺发现了竹久梦二的《梦二画集*春》,梦二清新脱俗的简笔画一下子吸引了他。丰子恺称他的画为“无声之诗”,又最推崇其画中“诗趣的丰富”,正是这诗画相融的风格引起了他观念和情感上的极大共鸣。丰子恺自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艺术上,最好的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最好的画是“平淡天真”的,总之要中正平和;在道德上,应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梦二的画,摒弃漫画的戏谑,专写日常的生活场景而表现出深沉严肃的人生滋味,理趣并重,既合于丰子恺的文人气质,又具醒世劝戒的作用,没有远离他所热爱的生活,正是一拍即合。

1922年,由夏丏尊介绍至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开始用毛笔作简笔画。

丰子恺任教音乐、美术的春晖中学位于清静的白马湖畔,丰在湖边建了一所“小杨柳屋”,把妻儿接来同住,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舒畅的生活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被竹久梦二和陈师曾的画深深触动的丰子恺,不满一味模仿古人,希望以西洋画的技巧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丰子恺最早的一幅画是在他参加完一次校务会议后,有感于同事们神态各异地垂头拱手伏在议席上的有趣样子而作的,从此,这些过去被人忽视的生活趣致常常出现在他笔下。

1924年,发表《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走上画家的道路。

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刊登在朱自清、俞平伯编辑的杂志《我们的七月》上,画面是茶楼一角,客人已散,桌上散放着茶具,卷起的帘外悬着一弯新月……这样简单的画,对画家的要求却是很高的,廖廖的笔画要求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基础和概括能力;画龙点睛的题词要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题材的选择又要细致的人生体验,而这些都是丰子恺具备而且擅长的,于是,一种具有“温柔敦厚”的中国文化气息的漫画产生了。

1925年,《文学周刊》陆续发表其画,郑振铎冠以“子恺漫画”之名。

1924年冬至1925年,丰子恺与匡互生、朱光潜来到上海创办了“上海私立立达中学”。在上海,丰子恺结识了郑振铎,郑对丰的画早就喜爱,便邀请他为《文学周刊》作了一系列插图,冠以“子恺漫画”的名字发表,并为之出了第一本画集《子恺漫画》,由是,“子恺漫画”之名鹊起。 丰子恺并不以为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而漫画也确实在丰之前就在中国出现过,不过那只是昙花一现,直到丰的漫画问世,"漫画"一词才被广泛使用,漫画这种画种也才在中国流传开来。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开明书店是由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创办的,以青少年读者为主要对象,面向社会,出版了许多中小学教科书和诸如《妇女问题十讲》、《新性道德讨论集》等进步有益的书籍。丰子恺不仅是书店的发起创办者,他当时的大部分著作也是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如1927年的《子恺画集》、1928年的《西洋美术史》、1929年的《护生画集》、1930年的《西洋画派十二讲》、1931年的《缘缘堂随笔》、1934年的《绘画与文学》、《艺术趣味》、1935年的《人间相》、《西洋建筑讲话》、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1945年的《子恺漫画全集》。 译著有1928年的《艺术概论》、1931年的《初恋》、1932年的《自杀俱乐部》、《音乐概论》。选编著作有1927年的《中文名歌五十曲》、1931年的《怀娥铃演奏法》、1932年的《英文名歌百曲》、《风琴名曲选》等。这一串不厌其烦的书单,不仅有丰子恺与书店的深厚情谊,也可以看出丰在学问上的涉猎之广,绘画、音乐、建筑、文学皆有心得。值得一提的是,丰子恺的书都是由他自己担任装帧设计的。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即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对于丰子恺的皈依佛门,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出世的,也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是入世的。事实上,丰子恺终其一生都是个居士,没有正式出家,这与他对人世的热爱难以分开,他对于现世的迷人风光、各色人物、国家前途都不能忘情,于是他才绘画、作文、办教育、开书店……而宗教信仰给了他一颗慈悲敏感的心,影响着他的艺术观点,他一直认为艺术应该"以仁为本",要“善巧兼备”,艺术家热爱自然,同情万物,用艺术去涤荡自己和他人的心灵。这思想最直接的产物便是后来的《护生画集》。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五年间各类作品二十余种(部)“缘缘堂”于1938年毁于战火。

知道丰子恺的人没有不知道缘缘堂的,它不仅是一座丰子恺曾经住过的屋子,也是他创作的见证者和阐释者。

1933年,在故乡石门,高大方正、简洁明快的缘缘堂被丰子恺用他那支“大红派克钢笔写出来”了(丰语,意即用稿费建造),这建筑物朝南的铺着大方砖的堂屋里挂着马一浮和李叔同的堂额和对联;书斋里有风琴和数千卷图书;食堂的四壁上是沈寐叟的墨迹;楼上是宽敞的卧室;门外种着桃花,天井里有芭蕉、樱桃和蔷薇,后院是冬青、桂树、葡萄藤和秋千架;最重要的是还有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里安宁舒适的生活,使丰子恺的创作丰收,五年间,出版《人间相》等画集三部;《缘缘堂再笔》等散文五部;《开明音乐讲义》等音乐著作三部;《绘画与文学》等艺术论著八部。缘缘堂就像这些漫画和随笔的一个立体的注释,文气、明快、既含蓄内敛又时时关怀着世间。丰子恺对缘缘堂怀有深厚的感情,当38年得知它毁于日军炮火时,丰子恺满怀悲痛和愤懑写了《还我缘缘堂》和《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两篇文章,以示悼念。

1937-1945年,避难辞乡,辗转于桐庐、衢州、上饶、南昌、萍乡、湘潭、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等地。

以丰子恺的性格,是最厌恶战争的,但弄人的命运却让他在战争中辗转了近十年。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战争的惨状深深地触动了他,使他格外重视起漫画的宣传作用来。他仍然画漫画,不过是宣传抗日的"抗战漫画",表现他沿途的见闻,画中多了人民的苦难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格调也沉郁起来。这样的画,他不但自己画,还在各地执教的时候教学生们画,画好再分头下乡张贴宣传抗日。在遵义时,他还把新、旧作品重新整理,编作《子恺漫画全集》,1945年由开明书店出版。1942年起,丰子恺来到较为安定的重庆,建了“沙坪小屋”,重新过起了绘画作文的生活,并且借在长寿、丰都等地举办画展的机会,饱览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在重庆,丰子恺仍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己任,出版了《艺术与人生》、《国画常识》、《画中有诗》、《音乐初阶》等作品。 在抗战的年月里,从丰子恺的身上看到的是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和从容赴难的勇气,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和面对人生的积极。

1946-1949年,居住杭州。

抗战结束,丰子恺由重庆回到江南,他曾回到故乡,但缘缘堂已经不在了,人、物两非,旧梦难寻,痛饮一场后,便到杭州定居下来。

1949年建国后,定居上海,专心译著。

建国后,丰子恺在上海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60年担任中国画院院长,并曾任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为了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服务,推广苏联文化而翻译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时他的漫画以歌颂为主,而散文也平添了许多喜悦。

1966年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暗中仍写作、绘画、翻译。

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丰子恺也没能逃过文革的厄运。但他身上的宽厚气质和宗教信仰仍然起着作用,在他写给朋友的词中,他仍期望着中国“天意和平,人意和平”、“时节清明、政治清明”,他仍然暗中继续着自己喜爱的工作。

1975年4月回故乡探访,9月逝世。

1975年,了却了回故乡探望宿愿的丰子恺在上海逝世。

1978年,平反。终于还是来了,这是对艺术家最好的纪念。

1985年,重建的“缘缘堂”落成。重建的缘缘堂在丰子恺的故乡树立起来了,同时树立起来的还有人们对他的无限敬意和怀念。

关于友谊的诗句 5分

说起友谊,俗话说,“为朋友两勒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文人墨客也说,“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陌路相逢,肥马轻裘敝之而无憾”。俱往矣,如今我们不得不说,这些诗句不再是当代人友谊中的要义。

写友情最为绝顶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惜了的是,他们“同是宦游人”,一“宦”煞风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盏相送,酒桌上泛泛之交的感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看到杜甫的诗句,以为老杜和卫八处士是知己呢,其实二人偶尔认识而已,因诗句而友谊浓 啊。

说起老杜,我们不得不感叹李白不够哥们了。公元763年,即李白死后的第二年,杜甫出成都,来到梓州,因很久没有李白的消息,八月中秋,写下《不见》一诗,怀想诗友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可见老杜的情深意切。可李诗仙就冷淡了许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得其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以自然为友;“我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情来”,干脆把人轰走了。倒是我们皖南汪伦先生淳朴之情打动了诗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人诗文中有关友谊的描述很多,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圣经”的《红楼梦》,好像没有像样的友谊出现,贾雨村和甄士隐之间是典型的功利关系,贾宝玉和蒋玉菡的关系就更加微妙了。

人生聚散无常,友情可以带来几许温暖,几多温馨。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的有一知己,才会更多体味人间那点点令人动心的美。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 麦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