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戴望舒烦恼赏析

戴望舒烦恼赏析

这首诗有两节,但只有四节,但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四节的排列顺序相反。在这样的倒叙中,既强化了诗歌的主要目的,又形成了来回的音乐效果。这是这首诗第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四首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解释。第一段的前两句是隐喻性的,但两个隐喻句都省略了本体上的“担心”。如果表达完整的话,前两句的意思大概是:有人认为烦恼就像落寞秋的清愁,有人认为烦恼就像远离大海的人之间的相思。这两句的第一句是时不时写出来的,第二句是从空写出来的,隐含着“愁”和“思”的深度和广度。而“愁”和“思”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最后两句给出了具体的答案:作者的“愁”和“思”是他心里的“愁”,而“愁”的原因是“不敢说你的名字”和“不敢说你的名字”。抛开人生经历,读者自然能理解,“不敢说”是因为他心里有爱,却没有勇气说出来。

前一段的抒情顺序是先描写“愁”和“思”,再逐层分析原因;接下来的一段,我先解释了我面对“你”的犹豫和胆怯,然后指出这样的“敢”让我感到“担心”。最后两句分别从时间空的角度对比,把我的“相思”和“清愁”衬托得“遥远”仿佛隔海相望,又“孤独”仿佛身处冷秋。意象的选择比较典型,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古典美学不谋而合,其中秋天用来反映悲伤,大海用来思考远方。虽然是现代诗,但充满了古典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正因为如此,虽然前后两段只是在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却没有重复,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这是一首情诗,但“爱”这个词从来没有直接出现在整首诗中,而是被委婉的“不敢说你的名字”含蓄地暗示出来。含蓄美是这首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戴望舒是写爱情诗的大家,他的抒情诗《雨巷》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不朽地位。与《雨巷》相比,这首描写爱情的小诗在内容和主题上没有区别,但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出极大的魅力和独创性。

《雨巷》是什么诗?爱情诗、哲理诗还是政治诗

《雨巷》是戴望舒的名作,写于1927年夏时局动荡之际。《雨巷》里狭窄阴郁的雨巷,在雨巷里游荡的孤独旅人,像丁香一样悲愤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他们分别比较了当时的黑暗社会,革命失败的人,以及朦胧的、有时是无望的人。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着作者的迷茫、感伤和期待,给人以朦胧而深沉的美感。所以是一首抒情诗。

雨巷

作者:戴望舒

一个人撑着油纸伞

徘徊在漫长,漫长

又是孤独的雨巷

我希望能遇见

像丁香一样

怀恨在心的女孩

她确实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淡紫色的香味

丁香一样的悲伤

雨中的悲伤

悲伤和犹豫

她徘徊在这寂寞的雨巷

手持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

默默默默

寒冷、荒凉、忧郁

她悄悄地走近

接近,再次投掷

对大视野太感兴趣

她飘过

很好地

像梦一样悲伤和困惑

像梦一样漂泊

丁香园

我从这个女孩身边走过

她默默地走得很远,很远

走向腐朽的树篱

穿过雨巷

在雨的哀歌中

褪去她的颜色

驱散她的香味

走了,甚至她的

像呼吸一样的眼睛

丁香般的忧郁

一个人撑着油纸伞

徘徊在漫长,漫长

又是孤独的雨巷

我希望能顺其自然

像丁香一样

怀恨在心的女孩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浙江省杭州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澄城人,名潮安,外号海山。后来,他用了门沟、门沟生、方鑫、姜思等笔名。中国现代主义象征主义诗人和翻译家。

戴望舒的《望舒》是什么意思

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爱情诗具有感伤、朦胧、婉约的风格,多种象征手法,能含蓄而深刻地触动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忧虑。《雨巷》这首诗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所以他被称为“雨巷诗人”。笔名“王澍”,取自屈原《离骚》:“王澍作先锋Xi之前,费连作本之后。”王澍是神话中的驱月之神,后来成为月亮的代名词。月亮在古诗词中可以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和优雅是一致的。笔名暗含着诗人的诗歌内容和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十年与第二个十年之比较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 1。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彻底批判和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它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人格解放、民主和科学的启蒙主题,探索着社会解放的道路;用农民、民工和新知识分子的形象代替旧文学中的英雄,如皇帝和将军、人才和美女;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文学语言、文体的创新与解放,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多元化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心理基础。有意识地学习和吸收外国文学文化的营养,形成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的现代文学。新文学的一些倡导者情绪极端,缺乏对一些传统事物的具体分析,导致简单的否定。从20年代和20年代的小说来看,20年代的小说比较活跃,但人不多,长篇巨著也不多。就创作个人而言,鲁迅脱颖而出,叶、、郁达夫成就斐然;就创作流派而言,主要有生活派的现实主义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浪漫抒情小说(创造社前、浅草-沈重社、米沙社、郁达夫、郭沫若等)。).20世纪三、二十年代的诗人胡适是五四新诗革命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此后,刘半农、申、周作人、俞平伯、康等相继创作了新诗。但这些尝试平淡直白,却少有包含婉约的歌曲,诗意不强;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新诗的稳定地位。湖诗人和王敬之的情诗给新诗坛带来了青春气息;冰心的诗集《星星》和《泉水》富有哲理和意境。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以其细腻的风格著称;徐志摩和闻一多倡导的新格律诗,反对过度欧化和散文化的倾向,注重中西诗歌艺术长处的融合,为新诗艺术的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40年代和20年代的散文。20年代的散文创作辉煌灿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诗歌之上。”鲁迅犀利泼辣的小品文,意境深远的散文诗,周作人冲淡平和的“抒怀”小品文(是对以文载道的封建传统的“和平瓦解”);冰心清纯温婉缠绵的散文;朱自清细腻细致的抒情散文;林语堂的讽刺杂文等等。20世纪50、20年代的戏剧起源于欧洲,20世纪初传入中国。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大胆尝试。丁西林的《一只黄蜂》、《压迫》等一幕喜剧具有鲜明的特色,形成了五四时期喜剧创作的高峰;欧阳予倩的《母狗》和洪深的《赵王艳》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田汉的《咖啡馆之夜》、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人》等言情剧,艺术成就更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1.小说和小说硕果累累,名扬天下。除了茅盾的《子夜》和《蚀》,老舍的《骆驼祥子》、《两匹马》和《离婚》,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之乡》,蒋光慈的《短裤党》和《田野》短篇小说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深刻的思想内容还是醇厚的艺术表达都超过了前代。叶紫的《收获》,茅盾的《春蚕》,老舍的《断魂枪》,吴组缃的《樊家铺》,张天翼的《鲍氏父子》,沙汀的《代理县令》,柔石的《母亲对奴隶》,施蛰存的《梅雨夜》,艾芜的《峡中》,丁玲的《沙二》,诗歌在这一时期,诗歌在现实性和战斗性上得到了增强,如傅吟诗,臧克家诗;艺术依然保持着探索的活力,如晚近新月派诗人陈的作品,追求用暗示和符号创造意境,沉迷于诗歌形式的创新,在内容上远离现实生活;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人追求诗歌和诗歌形式的现代性,借助朦胧的意象倾诉心灵受伤后的缠绵情感;卞也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派诗歌,但更注重传达诗歌的哲学意蕴,如《破章》。3.散文不同种类的散文都有优秀的作品。鲁迅在《两颗心》、《伪自由书》、《花边文学》等诸多杂文中的作品,生动、犀利、深刻;瞿秋白和徐懋庸的杂文也与鲁迅的杂文相似。何其芳《画梦录》精致典雅;李光天的《画廊收藏》古朴浓郁;沈从文的《湘行三际》凝练隽永;丰子恺的《源源堂随笔》真挚朴实;林语堂的《大野集》幽默闲适。4.经过十年的探索,戏剧在这一时期已经成熟,以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以及田汉的《名家之死》,洪深的《五魁桥》,李健吾的《只有春天》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