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舟曲白龙背上

舟曲白龙背上

作者:雪漠来源:《北京晚报》2010年8月15日

我是2003年8月到舟曲的。当时打算重写小说《西夏咒》。为了积累素材,我在甘南州挂职,当上了文联副主席。一年时间,我去了赣南很多地方。印象中舟曲真的很美。

“舟曲”是藏语“白龙江”的音译

甘南草原多,总有一种辽阔无边的情感陪伴着我。但是一进舟曲,就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没有舟曲,你想不到甘肃这么美的地方。难怪有人称之为“江南,藏族的故乡”。舟曲真的有江南的魅力。

在藏语中,“舟曲”是“白龙江”的音译。这里是白龙江的中上游,河流在这里蜿蜒曲折,在群山之间蜿蜒出无限的灵性。高耸的悬崖、绿色的森林、神奇的云,以及不时飞过或经过的奇怪动物,总是让我感觉像做梦一样。

在甘肃,这真是“不寻常”。我长大的河西,山荒无人烟,草木稀少,波兰人很少,但舟曲却像人间仙境。明代以来,出现了“西固八景”:仙洞活水、南山笔架、北峰古寺、沱岭永久屏障、露雪、东延晚照、通泉沃朗、飞瀑等。看,光看它的名字就能激活无限的想象力。

有人用一句诗概括了舟曲的形制:“南北三山,峰峦入云烟,谷深河美,山不见。”西秦岭和岷山山脉贯穿全境。领土上有许多珍稀动物,如熊猫和羚羊。

舟曲盛产水、木、绿、鸟。每天早上,我总是被鸟鸣声吵醒。空气息是绿色的,一旦呼吸,内脏就会亮起来。舟曲的许多地方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习俗。这里有藏族,但和甘南藏族不一样。这里有汉族人,但是口音和习俗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

当时没有人想到,未来某一天会有一场巨大的泥石流滚到舟曲,成千上万的人会死去,数百人会失踪。更想不到的是,会影响到共和国的神经,国务院也定了全国哀悼日。

青龙白龙

几千年前这里有人类。春秋战国时期,舟曲是白玛蒂和白玛强的所在地。这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后人混成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羌”家,“羌笛何以怨柳”这句话,已经传唱了几千年;很少有人知道“帝子”家族。

早在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就开始了“西征”。除了建立“河西四郡”抵御匈奴之外,他还建立了“羌道郡”。这是舟曲最初归属中央版图时的名字,由陇西县管理。东汉时,羌道县属武都县。西晋末年,当昌土豪包强建立了一个国家,名为“当昌国”。羌道县改为党昌国属地,历经十代,到唐代才回归中央。

很快,“安史之乱”铁骑就松动了大唐的根基,驻扎在此的唐兵不得不撤退,留下了一个优秀的空卒。吐蕃兵马乘势乱杀,占领羌道郡。对了,他们还占领了作者的故乡凉州。此后,陇右之地改称吐蕃300余年。宋神宗,恢复。此后,随着朝代更替,舟曲的建制也发生了变化,热闹如万花筒。

1954年,这个地方正式命名为“舟曲”,隶属甘南州管辖。

然而舟曲农村的贫困也让我震惊。

舟曲汉族人比藏族人多。以农耕为主,牧民很少。

舟曲是中国的一个扶贫县,有20多个乡镇,大多在山区,平原地区很少,农民多而放牧少,山区陡峭。这几年舟曲县很少见到自行车,因为道路崎岖,骑自行车不方便。

舟曲农民耕种的土地多在山区。为了有更多的地方播种,有些农民甚至从山脚把土扛到山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用土把坑填满,然后就可以播种了。如果雨不太大也不太小,可以滋润庄稼,有些庄稼靠它为生。如果雨稍微大一点,已经背到山上的土就会把泄洪叫下来,形成泥石流。山上总是有被雨水冲走的土地。

因为这里总是下大雨,山里的沟壑总是很深,山坡也更陡。

几千年来,形成了一个循环,从运土上山到平整土地,再到强攻土地。很多人都这么老了。去舟曲,总能在山里遇到佝偻病的农民。在像童话和仙境一样美丽的群山中,农民驼背的身影总是很显眼。后来,曾经荒芜的程楠和广河滩建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城市。

舟曲不如马平川凉州肥沃。干旱在甘肃其他地区很常见,在舟曲却很少见。我总是看到洪水挟带着泥土,翻滚着,压着房屋,掩埋着庄稼。待在烈日下,淤泥可以填平缝隙,创造出平坦的土地。现在舟曲县的一些建筑位于白龙江的河堤上,很多是洪水淤积形成的,北高南低,类似于河湾和靠船。

舟曲地处安多藏区边缘,藏传佛教色彩不如甘南其他县浓厚。除了佛教,舟曲还受到这个宗教的本土文化的影响。这个宗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崇尚自然,相信一切都是精神的。这种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熏陶,舟曲人很少伤害自然。因此,舟曲上游的白龙江森林公园里有许多大树。舟曲山林,枝繁叶茂,林阔叶茂,宛如迷宫。一个老人说起这件事,他就很期待,像恋爱中的少年说起初恋情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开始砍伐森林。当然,这种采伐大多是林业部门进行的。战争的豪情扫除了对自然的恐惧。大量生长多年的木材已经走出森林公园,流向西部地区的木材市场。这种伐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停止。

从卫星地图上看,从前的青龙里有很多龙林,很快就会变成白龙。因为负债太多,舟曲原来的万山改变了很多。由于砍伐森林,这里的植被已经萎缩。20多年来,虽然当地政府加强了植树造林,但刚刚成活的小树苗阻挡不了咆哮的泥流。

从此只要雨大一点,就能发现泄洪包裹的泥流。作者在《西夏咒》中描述了这种情况:“然后,山崩地裂,百万匹野马般的水头涌了出来,扑向空。水头发出奇怪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就一次,牧羊人冲进石墙,成了历史。”“大水席卷而下,首先失去的是参战的人,然后是村庄、骆驼场,以及地球上的一切。”“正是被阻挡在金刚架河中的大坝汇集了足够的水来摧毁当地的人类。”“无论是传说还是预言,结论都是一样的:能摧毁金刚家族的,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

一切都惊人的相似。

值此全国哀悼日,我们既要悼念,又要学习,让我们真正敬畏自然,不让后人为后人哀悼。

无尽的舟曲

与其说是泥石流,不如说是西藏婚礼。婚礼是培养新一代的第一步。

但是,我在这个人生事件中看到的,依然是生存的沉重阴影。

舟曲藏族有很多禁忌。比如要求男的比女的大,他们都说“女大一没饭吃”……你看,他们最怕的永远是“没饭吃”。此外,还有很多关于属的禁忌。

虽然有很多禁忌,但舟曲文化中总有很多解决办法:要么请喇嘛念经,要么请法术师练习,要么用祖师爷传下来的方法讲解。只要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遇到困难还是可以交好运,发大财的。

作者参与了一个男女不相容的解释:在某个时间洞房中央埋了七根绣花针等物件。另外,婚礼当天,婚车到了,门口放个水盆和火盆。新娘下车,先以火开始,再以水进入,然后进入。这样,就说“衣食无忧”。

那里的年轻农民会自由恋爱,只要条件差不多,父母总会成全。父母认为主要条件是“胜任”,外貌是次要的。有人总说“丑老婆是家附近的宝”,“美老婆是别人的老婆,房子是自己的家”。只要人有本事,“在炕上剪几把剪刀,在炕上炒几个菜”,就能种地、酿酒、织布。女方选择男方,大部分都是“有能力”的。

可见,“吃”仍然是舟曲农村婚姻标准的主要目的。相亲要看持家,看身体,看种地能力。会做生意吗?在这里,生存和繁衍永远是重中之重。

调查结束后,我们将提出。求婚是一门艺术,男方和女方都不能送货上门推销自己。贸然求婚被对方拒绝是很掉价的。所以男方需要找一个能和两家都谈的长辈,先去了解一下。等对方默许后,你可以带着男方父母,准备哈达和青稞酒,在酒壶盖上抹三层黄油,向女方家求婚。这叫“糕点”。

求婚者进入女方家后,要把酒放在桌上,介绍男方的情况。这时,女人不能马上答应,不能显得急切——女人还没结婚。经过慎重考虑,如果同意结婚,女方就把酒喝了,把菜放到锅里,送到男方家。之后我们又订婚了——男方带着一批彩礼正式上门,依次向女方长辈敬酒磕头,然后在桌边喝酒,互道吉祥话。这时女方会提出具体的“彩礼”数量。

订婚是婚姻的重要仪式,双方都不能轻易毁约。万一男方毁约,订婚时给女方家的钱就不需要了,就成了女方的耻辱钱。如果女方违约,她将小额退还男方财产。

订婚后是送婚礼,也就是送女方要求的“彩礼”。女方满意后,两家人会请喇嘛们选个吉日举行婚礼。在去婚礼的路上,遇到挑水或挑食的人是幸运的。如果遇到背着篮子背病人的空,准新娘会避开,甚至请喇嘛念经消灾。新娘到了丈夫家,迎接她的下马垫上也放满了青稞、小麦和盐。在这里,最吉祥的事总是和吃饭有关。

婚礼时间长于十天,短于三天。期间男方必须准备大量的酒肉饭招待客人。亲戚邻居也会赠送酒、砖茶、腊肉、钱币。在这些日子里,客人可以大喊大叫,吃喝玩乐。每个家庭的婚礼往往是整个村庄的节日。

在那种祥和的气氛中,没有人想到泥石流。虽然山雨是大一新生,总会有泥巴流下来,但那是心外之物。

幸运的是,人们经常结婚,一次又一次地庆祝,总能洗掉所有的不快和烦恼。

几千年来,这里虽然经常发生泥石流,但人类的希望一直伴随着无尽的繁衍而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