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高三了,就从头再来

高三了,就从头再来

作者:一一来源:新东方的博客

北大东门到了,我把手伸进裤兜,走出地铁站。成年人说他们把手放在裤兜里装酷。其实对于在孤独中坚持行走的孩子,我们只是渴望裤兜里唯一的温柔。我从东门开车,在燕园、大厦、图书馆、百年讲堂加速行驶...在那里我曾经日夜思考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只是从肩膀上冲过去。当我去北京大学的时候,我经常接到来自家乡的同学的电话。主题无非是如何考上北大。“能吃苦。”开场白总是那么简单和低调。高考是自知之明的问题,不同的是我比别人多吃了一年。

失去了名单,不小心失去了领导的希望

2008年6月,带着全家人的期待参加高考。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考不上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结束。我奶奶告诉我,我八岁的时候,别人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总是撅着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这是我家在饭桌上经常提到的一座桥。我无法理解一个八岁的孩子是从哪里得到“去北京上大学”这个概念的。我只想为这座桥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我报志愿那天没来。我向父母要了1000块钱,花了300多块钱买了一张去苏州的票,直奔寒山寺。“霜夜,江枫捞愁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一年,诗人张战败,失望地来到苏州,望着夜色中古老的枫桥,发出这不朽的叹息。我走在苏州城的静夜里,同情着古人一样的心境,回忆着自己过去一年的备考——因为基础好,前半学期很顺利;后半学期,我变得紧张焦虑。第一款失败后我心灰意冷,第二款也没有打出漂亮的翻身仗。终于,我迎来了高考。在路边摊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我从介绍张继的那一页的一句话中得到安慰。"张继落选回国后,再次征战,最终考中天宝进士."我把小册子放在口袋里,决定再次走进风雨中。

字母看西南北京

没有和父母商量,我心血来潮的回到了初三的教室。教室变了,但堆积如山的课本还在;同学变了,但是努力学习的姿势还在;老师变了,但谆谆教诲的话语没有变。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突然排名年级第一。这个结果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快乐。

从苏州回来后,我推掉了所有同学聚会。当我以前的战友们在用酒庆祝,祝愿胜利,回忆我高三对大学的憧憬时,我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翻看着高三积累的论文。试卷堆到半个人那么高,我把错题都挑出来,重新做了一遍。当我发现任何漏洞时,我立即看书进行补救。就这样过了一个暑假,把之前没时间理解的知识都过了一遍,现在比同学多读了一年,应该考一年级了。

新来的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数学考得好的就考文科。”。我数学很好,其他科目基础也不错,考北大清华很有希望。我只是笑笑,轻轻点点头。和新班主任谈过之后,我的压力就更大了。我的高中虽然是省重点,但是文科不是我的强项。去年学校整个文科班都没有去清华北大,复读最好的成绩也只有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看到同学在校园里发的大学生活照片,想到藏在心底的父母的期望,回忆起去年单调的煎熬,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还不如上两本书,那我凭什么去想北京?一年的学习依然紧张,但我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和君君保持原来的通信,他在北京享受着大学的美好生活。

她在信中提到五道口大学城,说她低调不妥协的可爱文具是在“光合作用”里买的,她带着午后的温暖在《郁郁葱葱》的轻音乐里给我写信。她在五道口得到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是“快乐日”,她说有一个叫“虹影”的小店,那里的衣服很痒,她买不起。我躲在一堆高高的书后面,读着她的文字,想象着传说中的五道口。这样好听的话,以后就叫“爱五道口教育”。正是这些丑陋的拳师信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晚上有梦,没人能救

一如既往的高三有很多考试,一个接一个像糖葫芦,我的成绩像纳斯达克指数,起伏不定。但是和去年的焦虑相比,我显得很平静,无论成绩好坏,内心总是平静的。在所有同学都抱怨卷子太难的时候,我学会了扔掉成绩,拿起卷子分析错题。高三一年后,我知道生活的起伏是正常的。况且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我也不用太苛求。

生活很单调,有时候走进人群,虽然熙熙攘攘,但还是觉得孤独。有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很压抑却不知道找谁倾诉。我想向我的同学抱怨,但我害怕我的情绪会影响到别人。我想告诉我的父母,但我担心他们会太担心熬夜。学校有一栋11层的教学楼,楼顶有一个小天台。几乎每次考完试都需要发泄情绪。我会等到夜幕降临,开灯的时候,俯瞰着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景,仰望着我头顶上明亮的星星空,迅速吐出那些不愉快的小情绪。就这样,十一楼顶层的小天台藏着我的很多秘密。

每年夏天,南方城市总是有潮湿的空气。站在楼顶,风一吹就有微风。耳机里托莉·阿莫斯的声音柔和而有力。我看着远处高楼大厦的灯光,心里想,哪盏灯是我的?

萧郎的繁荣难以遏制

为了方便高中生,学校把一楼的教室设置成了通宵自习室,假期无止境。每天晚上学习完,可以在自习室学习几个小时。为了不失去做题的感觉,我风雨无阻的来到了自习室。篮子里装满了书,我骑着一个小巨人穿过废弃的街道来到学校。我以为我一定是世界上最勤劳的蜜蜂,没想到已经有三排靠窗的座位了。

我佩服的一瞥——是个戴眼镜的男生,镜片遮不住额头,一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一手拿笔算习题。我找了个座位,他抬头,我们相视一笑,他们开始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晚上牺牲了当年的春晚,和家人吃完晚饭匆匆赶回自习室,试图总结一些下午做错的英语题。我以为除夕夜没人会比我更努力,没想到那个男生也在。

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已经互相仰慕了。十点钟,我开始收拾书包。“现在回去应该能赶上赵本山的小品了。”有人正在教室里说话。我回头一看,原来他在和我说话。

后来我们一起坐车回家,一路聊着。我知道他和我一样是复读生,离清华只有三分之遥。我问他现在复习的怎么样,他说不像去年那么慌张了,知道哪个阶段该怎么做,更加自信冷静了。可能因为大家都是复读生,很多事情都有同感,一拍即合。

我们每天一起去读书,一起坐车回家,一起梦想北大的清华。他偶尔会给我讲数学题,我可以给他一些英语方面的建议。渐渐的,我习惯一进自习室就看他的座位。只要能看着他安静的坐着学习,我就放心了。

新沂恰逢长雨和好天气

日历终于翻到6月7日了,我很期待这一天。一年后,我走上了高考的战场。铃声响起,卷子打开,场景好熟悉好陌生。一年前,迷茫就没了。经过又一轮的训练,我的眼神稍微平静了一些,坚定了一些。

十五天后,我和父母站在电话前,凌晨12点准时打电话询问结果。我们尖叫着每一个单独的主题,当我报出总分667分时,我热泪盈眶。这时,我收到了男孩的短信:“我可以一起去北京吗?”我微笑着回答。

后来,君君信中提到的五道口表情闯入了我的生活,我可以穿过中关村大街在清华遇见他。此时,幸福像杯子里的水一样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