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与古代名人有关的成语

与古代名人有关的成语

与古代名人有关的成语

叶公好龙,秋雨捐书,兆山羡鬼,正龙拍虎,秋雨含泪

怒发冲冠—蔺相如

3.暗渡陈仓—刘 邦

4.手不释卷—曹操

5.孺子可教—张良

6.一饭千金—韩信

7.嗟来之食—韩信

8.纸上谈兵—赵括

9.背水一战—韩信

10.赤膊上阵--许褚

11.韦编三绝—孔子

12.破釜沉舟--项羽

13.宝刀未老—廉颇

14.旁若无人—荆轲

15.墨守成规—墨子

16.狡兔三窟—孟尝君、冯谖

17.病入膏肓--晋景公

18.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19.鸡犬升天—刘安

20.乐不思蜀—刘禅

21.投笔从戎 –班超

22.洛阳纸贵—左思

23.三令五申--孙武

24.大义灭亲—石碏

25.高山流水—钟子期\俞伯牙

26.望梅止渴—曹操

27.东山再起—谢安

28.偃旗息鼓—赵云

29.入木三分—王羲之

30.闻鸡起舞—祖逖

31.风声鹤唳—苻坚

32.梦笔生花—李白

33.口蜜腹剑—李林甫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泰山北斗--韩愈

36.司空见惯—李绅\刘禹锡

37.黄袍加身—赵匡胤

38.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成语什么古人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荆轲刺秦

夸父追日

毛遂自荐

塞翁失马

孔融让梨

武王伐纣

东施效颦

吴下阿蒙

伯乐相马

大禹治水

管鲍之交

江郎才尽

周郎顾曲

叶公好龙

与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

怒发冲冠—蔺相如

3.暗渡陈仓—刘 邦

4.手不释卷—曹操

5.孺子可教—张良

6.一饭千金—韩信

7.嗟来之食—韩信

8.纸上谈兵—赵括

9.背水一战—韩信

10.赤膊上阵--许褚

11.韦编三绝—孔子

12.破釜沉舟--项羽

13.宝刀未老—廉颇

14.旁若无人—荆轲

15.墨守成规—墨子

16.狡兔三窟—孟尝君、冯谖

17.病入膏肓--晋景公

18.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19.鸡犬升天—刘安

20.乐不思蜀—刘禅

21.投笔从戎 –班超

22.洛阳纸贵—左思

23.三令五申--孙武

24.大义灭亲—石碏

25.高山流水—钟子期\俞伯牙

26.望梅止渴—曹操

27.东山再起—谢安

28.偃旗息鼓—赵云

29.入木三分—王羲之

30.闻鸡起舞—祖逖

31.风声鹤唳—苻坚

32.梦笔生花—李白

33.口蜜腹剑—李林甫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泰山北斗--韩愈

36.司空见惯—李绅\刘禹锡

37.黄袍加身—赵匡胤

38.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与古人有关的成语

笑比河清

xiào bǐ hé qīng

[释义]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语出]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态度严肃

与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

凿壁偷光,吴下阿蒙,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纸上谈兵,闻鸡起舞

带古人名字的成语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荆轲刺秦

夸父追日

毛遂自荐

塞翁失马

孔融让梨

武王伐纣

东施效颦

吴下阿蒙

伯乐相马

大禹治水管鲍之交

江郎才尽

周郎顾曲

叶公好龙

有关古人的"衣,食,住,行"的成语

有关古人的"衣,食,住,行"的成语:粗茶淡饭 、深居简出、锦衣玉食。

1.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古时盐比较匮乏,穷苦人家买不起,因此只能无盐下菜,称为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2.深居简出:简:少。指人呆在家里;不常出门。

3.锦衣玉食: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古代与"勤学"有关的成语典故。并注明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勤学典故,他们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举如下: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

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

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不知疲倦。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攸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7、闻鸡起舞

《晋书·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8、临池学书

古代一位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10、孙康映雪

唐代大学问家李善在注《文选》(南朝萧统编撰)中“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这一句时,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后人用“孙康映雪、映雪读书、映雪、照雪”等表示勤学苦读。

希望我的回答帮得到您,来自百度知道团队,满意的话烦请采纳~O(∩_∩)O~

关于古人励志成语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近义词】悬头刺股

【例句】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成语故事】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关于古人刻苦学习的四 字成语

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凿壁偷光,

萤囊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