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为什么法国没有从达德身上吸取最后的教训

为什么法国没有从达德身上吸取最后的教训

作者:王锦思来源:《羊城晚报》2010年5月5日

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国人都很熟悉,但想不到这篇课文没有像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在法国学习,文中描述的被德国占领的法国领土原本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原本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剧中的主角小弗朗索瓦。

最近,北京举办了一次国际时装博览会,并有机会会见了法国华裔时装设计师王彦霖和其他法国设计师。王彦霖是迪奥和吉恩?保罗?戈蒂埃(Gautier)是两个法国时装品牌空之前唯一的中国设计师,他创造了引起广泛关注的服装品牌AVENUE 2907。王彦霖认为她的中国心和初中学《都德》最后一课的影响有关,她对法国也有一些好感。谈到中法两国的交流,王彦霖感到惊讶的是,达德的最后一课不是在法国中学开设的,甚至许多法国人都不知道达德是谁。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赔偿25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德参战了,为法国的惨败痛心疾首,1873年写了《最后一课》。

根据课文,小弗朗西斯在野外逃学。“天气是如此温暖和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的歌唱,普鲁士士兵在巨木厂后面的草地上练习。这些场景比分词的用法有趣多了。”小弗朗索瓦后悔没学好法语。他听得很仔细,甚至镇上的大人都来学习。下课后,哈默尔先生在黑板上写道:“法国万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国家里沦为奴隶的人,只要牢记自己的语言,就像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经典的中心思想总结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法国的这段历史和中国很像。日本在占领东北期间,以日本东京时间为时间点,进行奴化教育,企图消灭东北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使整个东北日本化。当时汉语叫“满语”,“汉语”和“国语”是日语和日语。

当王和小弗朗斯一样大的时候,他和他的朋友们调皮捣蛋,偷海棠和甜瓜,在河里洗澡,抓鱼,唱儿歌。当时没意识到汉语有多美,东北话有多幽默生动。没想到祖国的历史有多么伟大辉煌,祖国的意义和分量有多么重要。有时候我甚至带着小人之心做一个糟糕的猜测。普鲁士军队占领城镇后,年轻的弗朗西斯学德语一定很生硬,很蹩脚。哈默尔先生敢说法语,敢在黑板上写“法国万岁”吗?他也会学德语吗?所有猜测都没有意义,因为《最后一课》是虚构的小说。毕竟是都德给“哈默尔先生”教法语,给“小弗朗西斯”认真听法语。

历史总是那么有趣,那么矛盾。据悉,阿尔萨斯很多人还在说德语,不仅仅是因为德国占领的奴化教育,而是因为阿尔萨斯在古代属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居民都说德语。1552年被法国占领统治后,当地居民有反抗法国的倾向。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再次成为德国领土时,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但在《最后一课》中,似乎阿尔萨斯所有的人都以法语为母语,这显然与历史大相径庭。

二战后,法国驱逐了许多1871年后移居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里所有的课都是法语,只有街道和商店的名字才允许用法语。但60多年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生活语言和德语的现实。也许是当地的德裔居民吸取了Dud的最后一课,深受影响,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依然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民族语言。法国目前在学校不学习最后一课,可能是因为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故事和历史现实的区别,不继续给学生上课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