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晓”在古文有哪些意思

“晓”在古文有哪些意思

“晓”在古文有哪些意思?

晓字念:【xiǎo】

天明:~市。拂~。破~。报~。

知道,懂得:~畅。~得。分~。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名词 :

(1)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2)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3)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朝夕)

(4) 清晨 [morning]

(5) 又如:晓日(朝阳);晓夕;晓光(清晨的日光)

动词 :

(1) 明白,了解

(2) 又如:晓白(通畅明白);晓旨(明白用意);晓析(了解);晓知,晓明(通达,明白)

(3) 告知,使明白

(4) 又如:晓喻(通告;告诉);晓世(使世人知道);晓告(告知);晓字(告示)

古文" 晓亦" 的意思

要结合原文一起看,比如“巡于城上”一句可译为“在城上巡视”,但在原文《张巡传》中是“张巡在城上”的意思。古人行文,极尽凝练,一个词中包含很多意思。你只给个词不好解释,连句子一起发出来吧。

“知道,通晓,懂得”在文言文里怎么讲,一个字

知道这样说:晓 知 解 悟 明 通晓只能这样说:通晓 懂得这样说:得知

文言文中带有 晓和锦 二字的?

李商隐有一首诗叫《无题》里面有晓和锦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请采纳,谢谢)

“既晓,家人咸已惊骇,运势变怪,已百车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桓南郡小几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威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①。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②!”问,果如之。

【注释】①车骑:桓冲,桓玄的叔父,曾任车骑将军。

②“无所”句:桓冲不可能称自己的侄儿为南郡,这是记言疏忽。

【译文】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的鹅全抓出来杀掉。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将军桓冲。桓冲说:“没有可能引来怪异,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来,果然如此。

山晓亭记 文言文翻译

【原文】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②。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③。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⑤。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⑥。而荒江之渍,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⑦,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也。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问⑧。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⑨。非徒爱之,而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10。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11。虽其势服于巾峰,而岌然无阿附意12。吁13!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释】

①小假山:树木(包括树蔸)入水,凶久受湍流激射、虫鱼啮食、沙石磨擦而形状如山者,称为木假山。

②蘖(nie聂):树小的嫩芽,此处作动词用。殇(shang伤):未成年而死。拱:两手合抱为拱,文中指树小粗细而言。

③任:任用,使用。漂:摇荡,引申为冲刷。破折:劈破、折断。

④为人之所材:意谓被人认为是有用的材料。斧斤:砍伐树木的工具,斤为斧之一种。

⑤汩(gu骨)没:沉沦、埋没。湍(tuan团的阴平声)沙:急流和沙砾。一说指挟沙而下的急流,似不切。

⑥仿佛:好像。好(hao号)事者:爱多事的人。强(qiang抢):勉强。

⑦荒江之濆(fen奋):荒凉的江岸。濆:水边高地。濆,一本作“滨”。几何:多少。

⑧予:一本作“余”。三峰:指小假山有三座山峰。每:每每,经常。数:天数,命运。

⑨徒:只,仅仅。

10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踞肆:意谓无所拘束地挺立在那里。踞,蹲;肆,放恣。服:顺从。

11庄栗:庄重、严肃。刻峭:陡峻,挺拔。凛:严厉、严肃。

12岌(ji集)然:高耸的样子。阿(e婀)附:逢迎附和。

13吁(xu虚):叹词,表示惊叹。

【翻译】

树木生长时,有的刚发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抱那样粗时便被砍死了。那些侥幸长到能作栋梁时便被锯掉,那些不幸被大风拔起,受到水的冲刷,有的被劈开折断了,有的烂掉了。侥幸没有被劈开、折断和烂掉,就被人作为有用的材料,而会有受到斧头砍削的灾难。其巾最为幸运的,是浮沉、埋没在急流、沙砾之间,不知要过几百年。而受到水激沙射鱼啮虫食之后,剩下来的形状类似山峦的小头,便被爱多事的人取去,尽力把它弄成山,这样,它就可以脱离泥沙和远离斧头。可是在荒凉的江边滩头上,像这样幸运的小头又有多少呢?那些未被爱多事的人看见,而被樵夫、农夫拿来做柴火的,哪能数得清?这样看来,在最幸运的小中问,又有不幸的小头。

我家有一座生有三个山峰的木假山,我每当想到它,便怀疑在它身上有一种命运在起作用。再说,它长出了嫩芽却未死去,长到两手合抱那样粗未被锯掉,被人作为栋梁却未被砍伐,被风拔起、受水冲刷却未被劈开、折断和烂掉。未被劈开、折断和烂掉,却不被人当作材料看待而遭到斧头砍削。从急流、沙砾中间脱身而出,却未被砍柴的、种田的人拿去做柴火,然后才能到我这里。这样看来,隐含在它身上的道理,似乎并不能用偶然二字加以解释。

但是我喜爱木假山,并不是仅仅爱它的样子像山,而是因为对它的形态有一些感慨;不是仅仅喜爱它,还对它有一些敬重。我看见巾间的山峰,强壮高大,雄伟恣肆,意气端正庄重,好像在用一种力量使旁边的两座山峰顺从自己。旁边的两座山峰,显得庄重、严肃、陡峻、挺拔,形态严厉不可触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形势是顺从于中间的山峰,却高高耸立、没有逢迎附和的意思。唉呀!这木假山,不真是有可敬重的地方吗!不真是有让人发出感慨的地方吗!

文言文中最常用的是哪几个字?(越多越好)???

常用文言文字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翻译《梁书 臧盾传》“及晓,宅信果报凶问”中“凶问”是什么意思?

及晓,宅信果报凶问,其感通如此 联系上下文,整句的意思是:信:使者,送信的人。

等到天亮,家中来人果然报告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和母亲之间的心灵相通竟到了这种程度

凶问单独来说就是坏消息

求高巍,辽州人文言文中 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 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晓以祸福,感以

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

翻译:不久因决事不合旨意,判罪。

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翻译:想要使天下太平,莫过于多封一些诸侯,并减弱每个诸侯国的力量。

晓以祸福,感之亲亲之谊。

翻译:讲明祸福关系,用对亲人般亲爱的举动方式来感动他们。

文言文翻译

我自己翻译的~~~楼主~~~有分部分

1、观音石阁而西,皆溪,溪皆泉之委[2];皆石,石皆壁之余[3]。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4]。燕故难竹[5],至此,林林亩亩[6]。

观音石阁的西面溪流纵横,遍地石砾;溪水全发自一眼泉水,石块则都是从石崖下落的多出来的部分。石阁的南边满目竹叶,挨着溪水周围的石头生长。燕京过去很少见到竹子,反而到了现如今,竹子倒是成林成亩了,十分广茂。

2、竹,丈始枝[7];笋,丈犹箨[8];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9],孙大于母[10]。

竹子长到一丈高的时候,枝杈才分开;竹笋长到一丈高的时候,笋壳仍没有脱落。

竹粉从竹节的地方生出来,竹笋从林子里冒头,竹子根部的嫩芽长到篱笆外面去了,小竹都比老竹粗壮。

3、过隆教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11];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花竹未役[12],泉犹石泉矣。

路过了龙泉寺,然后向西行,终于听见了泉水的声音。泉水流过的路途漫长,声音却短促得很,是因为下游的地势低平。花得要水渠引泉水来照料,竹子也得要水渠引泉水来照料;所以泉水就顾不上发出声音了。

如果花和竹子不被照料好,泉水就好像是光秃秃的石头那样的泉水了(即谓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4、石罅乱流[13],众声澌澌[14],人踏石过,水珠渐衣[15]。小鱼折折石缝间[16],闻跫音则伏[17],于苴于沙[18]。

泉水在石头的裂缝间肆意流淌,众多溪流汇集的声音轻柔而不间断,游人踩着石头过河,水珠沾湿了衣角。小鱼儿安静从容地在石缝间游动,听见脚步声就躲起来,有的钻到浮草里,有的钻到泥沙里。

5、杂花水藻,山僧园叟不能名之[19]。草至不可族[20],客乃斗以花[21],采采百步耳[22],互出[23],半不同者[24]。

花的种类太杂,多的像水藻一样,就连住在山上的僧侣或者园艺老人也叫不出名字。

花朵像杂草那样到处生长,到了无法分辨种类的程度,所以游客们就把摘花当成竞赛的游戏。他们到处去采花,也不过百步路罢了;把各自摘的花拿出来放到一起,当中却有一半那么多,互不相同。

6、然春之花尚不敌其秋之柿叶[25]。叶紫紫,实丹丹[26],风日流美[27],晓树满星[28],夕野皆火:香山曰杏[29],仰山曰梨,寿安山曰柿也。

可是春天的花儿还是比不上秋天的柿子叶啊。叶子是幽幽的紫色,果实却红艳艳的;风和日丽的时候,破晓时分,每棵树上都像是布满了星星,到傍晚的时候则像是满山都着了火:在香山,太阳像杏子;在仰山像是梨子,在寿安山的太阳就是柿子了。

7、西上圆通寺,望太和庵前,山中人指指水尽头儿[30],泉所源也。至则磊磊中两石角如坎[31],泉盖从中出。

从西边登上圆通寺,看着太和庵前面的地方——山里人都用手指比划着那儿,说那里就是泉水的源头。一到就看间众多石头之间的两个石角,像是两个小坑,大概泉水就从这儿流出来。

8、鸟树声壮,泉唶唶不可骤闻[32]。坐久,始别[33],曰:“彼鸟声,彼树声,此泉声也。”

小鸟叫唤着,大树枝繁叶茂,泉水声轻轻的,不能立刻听到。久久地坐一会儿,才分辨出来,就说:“那是鸟叫,那是树叶的摇曳声,这个嘛,是泉水声啊。”

9、又西上广泉废寺,北半里,五华寺。然而游者瞻卧佛辄返[34],曰:“卧佛无泉[35]。”

然后再次从西边登上广泉边废弃的寺庙,往北再走半里就是五华寺了。

而游人们看过了卧佛寺就立刻折返回去了,还说着“卧佛寺那儿没有泉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