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天才不需要拐弯抹角

天才不需要拐弯抹角

作者:卞毓方来源:《散文·海外版》2010年第1期

1935年8月,钱学森抵达美国。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空工程。1936年8月,钱学森研究生毕业。按理说他应该留在麻省理工继续读博,但此时此刻有一个障碍:由于种族歧视,美国飞机制造商不允许钱学森实习。他学的是航空空工程但是不能去飞机厂实习,也就意味着不能继续深造。经过慎重选择,他决定转学到另一所世界闻名的学校——加州理工学院,在那里他尊敬冯·卡门。冯·卡门是谁?他是匈牙利裔犹太人,世界著名的空空气动力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空系主任。钱学森知道当老师要拜名师,想读博要拜冯卡门当老师。但钱学森和冯卡门素未谋面,谁也无法借鉴。我该怎么办?钱学森有他自己的路:志愿。天才不需要拐弯抹角。自信是他们最好的通行证。1936年10月,钱学森和冯·卡门在加州理工学院相遇。钱学森先介绍了自己,然后开始讲自己对航海空航天的认识,好像不是来当老师学习的,而是来给冯卡门描述共同奋斗的前景。没错,这就是他对未来导航空航天的理解。超人一流,才华横溢。他看中了冯卡门的理论能力和领导能力,愿意在他门下开车。冯卡门开怀大笑。是伯乐的笑,是司令的笑。冯卡门被钱学森的远见卓识、深刻胆识所折服,当场录取他为博士生。冯卡门很聪明,最厉害的是他的手。他一上来就给了钱学森两大难题:1。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提高到亚音速时,气体的可压缩性会对飞机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如果飞机的飞行速度进一步提高到超音速,应该采用怎样的理论指导和技术设计?这是当时航空空技术的重点,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决定了空陆军的实力。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世界多元化的挑战,迫不及待要在航空空技术上有所突破。钱学森不顾困难上去了,全力以赴。他从加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借了大量关于空空气动力学的书,日夜苦读。同时致力于现代数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基础理论。50年代,钱学森回忆那段治标时期,说:“我不是说大话。我在做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时候,看了所有关于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英、法、德、意文献。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不得不读这个,分析它。”1939年6月,钱学森完成《高速气体动力学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获得航空空和数学双博士学位。钱学森在博士论文中获得了飞机高速飞行时空气摩擦阻力及其热效应的准确数据和结论。这个结论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此外,钱学森还创造了一种计算高速飞行时机翼表面压力分布的科学方法,命名为“卡门-钱学森公式”。冯卡门对钱学森的成就非常满意。他私下坦言:“钱学森的才华极其难得。”“有人说我发现了钱学森。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钱学森和冯卡门各有个性。这里有两件事可以一窥他们的风采:第一,钱学森曾经做过一个描述长期太空飞行的报告空,一个老人举手发言,反驳了他的一些观点。钱学森坚持自己的意见,两人互相争斗,互相退让,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老人走后,一直默默看着战斗的冯卡门走上前,对钱学森说:“你知道刚才那个老人是谁吗?”钱学森摇摇头。冯卡门说:“他是冯米塞斯。”冯·米塞斯?钱学森一脸惊讶。原来他是著名的力学权威!冯卡诡异的笑了笑,问道:“你要是知道他是谁,敢和他争吗?”“你怎么敢?”钱学森回答说:“在学术问题上,人人平等。这是你一直教给我的。”其次,有一天,钱学森写了一篇文章,给冯卡门看。当冯卡门认为自己的观点有误时,钱学森与冯卡门发生了争执。争论过后,冯卡门勃然大怒,把钱学森的手稿扔到地上就走了。然而,第二天早上,钱的门铃突然响了。钱学森很纳闷,谁这么早就上门了?打开门一看,啊,是冯卡门!但是当他看到自己满脸通红的时候,他迫不及待的宣布:“我想了一夜,终于想通了。昨天你是对的,我是错的。”说罢,给钱学森深深鞠了一躬。这个鞠躬,让我们知道钱学森有多伟大!这个鞠躬让我们体会到了冯卡门有多伟大!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加入了一个业余“火箭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也叫“自杀俱乐部”,因为研究之初风险很大。正是这份当时艰难而又不可思议的研究事业,实现了他儿时用纸飞镖飞行的梦想,同时也迅速把他推到了火箭研制先驱的前台。1940年,钱学森独立完成了薄壳稳定性的研究。这是钱学森的代表作。以此为标志,他从冯·卡门的指挥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行列。钱学森为他的名著倾注了巨大的精力。1962年,在北京召开的力学会议上,钱学森回忆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薄壳的重要论文,只有几十页。但是我反复推敲我的计算,有700多页被丢弃的草稿。可见的结果就像宝塔的尖顶。”

2020WEB前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