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七年级语文下第6课《黄河颂》和第7课

七年级语文下第6课《黄河颂》和第7课

七年级语文下第6课《黄河颂》和 第7课《最后一课》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全部!!

第6课《黄河颂》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第7课《最后一课》

郝叟

喧闹

肃静

懊悔

磨损

祈祷

惨白

帖在《最后一课》中拼音读什么?

1.《最后一课》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使读者倍感亲切、逼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运笔行文上,全文20多个自然段中以“我”为起始展示叙述的共有9段,文字占将近全篇的一半.课文除了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受为结构线索外,还别具匠心地“在情节的发展中具体入微地展示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活动,把他的感情变化与情节的推进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至高潮,小弗郎士的感情也扬至高峰,而悲剧性的故事结局,却又把他的感情收至谷底.随着由第一人称出发的结构线索,课文的情节发展便有了依托,主题的展现也便有了载体.

2.采用白描手法,文章的思想感情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没有丝毫的夸张和矫揉造作的痕迹.文中的肖像描写(如韩麦尔先生的穿戴、郝叟老人的面容)、景物描写(如开篇的天气、鸟鸣等)、场面描写(看布告牌、拼音练习、习字等)都使用白描的手法,不作浓墨渲染.以白描手法将韩麦尔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感和盘托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以白描手法渗透各种写作手段(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倍显真切自然.

3.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本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人物——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作者准确的抓住了一个小学生的年龄特这和性格特点,成功地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了小弗朗士这个艺术形象.从他贪玩不爱学习到为没有学好法语而感到难过懊悔,到专心认真学习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有两种.一种是与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紧密融为一体,这样小弗郎士所见到的人物、景色都被罩上了一层感情色彩,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又如“轮到我背书了.天啊 ,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理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另外一种便是大段的心理独白,有抒情性的,如:“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也有分析性的,如:“只要想想:40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作者准确地把握住了小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4.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5.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

《最后一课》在情节开端部分写了两处场景.一是上学路上,天气暖和、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锯木场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在操练;.草地上自然景象轻松、明快,反映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的幼稚、天真心态;普鲁士兵在操练,暗示美好的国土已被侵略者控制.一是镇公所传来坏消息的布告牌前站着许多人的社会环境,形象而简练地交代了这里已被异国军队所占领,创造出民族不幸的悲剧气氛.这两处景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起到了牵掣全篇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典型环境.课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庄严、肃穆、悲愤、沉痛的气氛,如:“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气氛的渲染烘托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对上课前教室里不寻常气氛的描写,上习字课教室里异常安静又使人难受的气氛,说明这“最后一课”多么重要,人们对这堂课多么重视,人们多么热爱自己的语言,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6.对比手法运用巧妙,不留痕迹地为主题服务.

课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如上学路上明快的景色与教室里凝重的气氛、往日的喧闹与今天的安静、服饰朴素与漂亮、态度严厉与温和、空座与满座、懵懂与逐渐成熟、宣布散学时的有声(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与无声(韩麦尔先生哽住、写字与手势)之对比,以对立的两极突出了特定的历史关头阿萨斯人的沉痛表现与深厚的民族感情.小说的主题借此也得到了鲜明深刻的烘托.

7.抒情含蓄.

本文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与其抒情写意的含蓄委婉分不开.这里以称呼的改换为例说明之.“同学们”——“我的孩子们”——“我的朋友们”,其间蕴含着多么深沉、丰富的思想情感!在马上就要改教德语的时候,韩麦尔先生不是泛称“同学们”,而是称呼“我的孩子们”,真实地反映了老师对即将沦为异族奴隶的学生的痛惜、怜悯和依依不舍之情,反映了师生同呼吸、共命运的骨肉情.从上课之始称呼“我的孩子们”到课毕称呼“我的朋友们”反映了师生关系的被迫解除,反映了韩麦尔先生呼唤所有的同胞朋友奋起抗争、拯救祖国的衷肠.称呼的改换,体现着抒情的含蓄.

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有感开头怎么写

读《最后一课》有感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都德,他写了无数小说,而《最后一课》是都德的代表小说汇集。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课》的前两篇‘最后一课’与‘柏林之围’。

以《读最后一课我明白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以从主体、写作方法、选材、构思、语言等

“人们啊,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吧!”读完都德的《最后一课》,我禁不住从心灵深处发出疾呼。

小弗朗士,原本是一个贪玩厌学的孩子。甚至觉得普鲁士士兵在阿尔萨斯的土地操练的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看着他的结果吧——那些普鲁士人会有理由地说:“怎么?你还说自己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虽然小弗朗士内心无比懊悔,然而,时光匆匆,不会倒流,阿尔萨斯人沦为了亡国奴,不懂祖国的语言成为他们最大的不幸。

联系现实生活,在我们当中,不也有很多似小弗朗士的学生吗?他们讨厌学语文课,不愿学习语法、造句,作文漏洞百出,写字马马虎虎;有的人竟然还将这样的作文作为“得意”大作展览呢;我也有这种习惯。一些学生学社会上那种流里流气的模样,经常口出脏话,造出荒谬的词汇、句子骂人。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对祖国语言的亵渎!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国家的语言,该是多么可耻、可恨而又可悲啊!如果我们每人都能够学习,懂得自己国家的语言,正确地运用自己国家的语言,那么站在外国人面前,我们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比任何国家的都要科学。

人们啊,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无愧地说:“我属于自己的祖国!”

阅读题 最后一课 都德的

名著导读作品名称:《最后一课》

作品类型:短篇小说

作者:都德(法国)

创作背景:普法战争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时隔70年,当二次大战中德国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美丽的法国领土时,面对似曾相识的景象,人们不能不感慨历史的轮回以及战争的无情,本文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Daudet,Alphonse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龚(gong)古尔学院院士。

他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年他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28岁的都德出版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获得了广泛声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它们后来均编入作者的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描写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非常生动。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战争。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编辑本段]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

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小说在艺术上有两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

二、问题研究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情感升华.文章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心理变化深化了文章主题.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因此,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始终是在儿童幼稚目光的轻纱之后隐隐约约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装束、语言、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虽然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还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3.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注意这句话中的“又”字。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有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了.

“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5.小弗郎士为什么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 可怜的人?

1)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理解和同情。因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语教师,却即将被迫离开课堂,离开自己热爱的学校和教育事业,所以小弗郎士觉得他是“可怜的人”。

2)“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是这样热爱祖国的语言,今后却再也不能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们了,所以“可怜”。

3)“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虽然对这服务、生活了40年的校园、家园无限依恋和依依不舍,却不得不离开,所以“可怜”。

4)因为小弗郎士身为一个法国学生,却没有能够学好法语,而且今后再也没有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了,所以韩麦尔先生也说他“可怜”。

练习说明

一 、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设题意图: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郎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参考答案:

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二 、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设题意图:作者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无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部特征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题,就是分别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与“问题研究2”。

三、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设题意图:这一题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高,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述方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应该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像,补充大量的细节来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这种变化视角的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便于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所达到的程度。

其实,对于来到课堂听课的小镇上的居民们,我们也可以运用变换视角的方式来体会他们的心理。

答题提示:

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像。想像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到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四、△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题旨在使学生学会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认真咀嚼思考,一旦理解了它的内涵,就抓住了小说的主旨。对于母语的作用,教师可以略加点拨解说,而对于母语的态度则必须依赖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参考答案:这段话包含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意义。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韩麦尔先生所说的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谁知道8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的第6课《最后一课》的答案写在上面!好的追加20分!急用

选我的吧我是高手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啊。。不会写、咳咳。。注意是顾振威的。。。初一一课一练的哦。。。踊跃回答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最后一课的作文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设题意图:作者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无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部特征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题,就是分别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与“问题研究2”。

三、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设题意图:这一题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高,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述方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应该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像,补充大量的细节来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这种变化视角的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便于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所达到的程度。

其实,对于来到课堂听课的小镇上的居民们,我们也可以运用变换视角的方式来体会他们的心理。

答题提示:

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像。想像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到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四、△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题旨在使学生学会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认真咀嚼思考,一旦理解了它的内涵,就抓住了小说的主旨。对于母语的作用,教师可以略加点拨解说,而对于母语的态度则必须依赖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参考答案:这段话包含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韩麦尔先生所说的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教读。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能够梳理清楚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侧重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初次默读。教师不做其他要求,只让学生将作品认真细致阅读一遍。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自由度极大的阅读。其间产生的感受往往比较鲜活丰富。这种阅读方式不会使学生产生多少压力,易于使学生直接被作品本身所吸引,而不是像有的阅读课上教师布置了大量的思考题,结果使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而进行阅读,最终使学生完全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漫谈阅读感受。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以及困惑。如果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成文字上交。但无论如何,教师在这一阶段不宜干预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体会。

三、整理归纳。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作用,将学生芜杂的感受和体会条理化。对于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会把握。

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和体会小说的语言、人物心理。这是对初读印象的深化和具体化。初读是基础,品读是关键。

一、品析文中以下句子:

1.“又出了什么事啦?”

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3.“我的朋友们,我——我——”(补出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二、重点品读有关韩麦尔先生的语段,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1.通过服饰、动作、语言品析。

2.结合课后练习三,通过改变视角的方式丰富对这一人物的理解。

三、文章主旨归纳。

四、表情朗读全文(建议由学生朗读)。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陈占元)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龚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排犹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吕蒙友善,在德雷福斯案件中站在极右的一方。他自己也拥护民族沙文主义。1904年与莫拉斯认识。1908年与莫拉斯合编保王派的《法兰西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派言论。1920年一度当选为议会议员。曾以诋毁法国政府罪入狱,越狱流亡到比利时。两年后获赦回到巴黎。

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

二、关于普法战争(郭华榕)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牙临时政府建议德意志霍亨索伦王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国提出异议,普鲁士国王让步。1870年7月13日法国要求普鲁士国王做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普鲁士国王同意,并电告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而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篡改了国王电文并公之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西班牙王位问题成为战争导火线。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军屡败。9月1日色当决战,2日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军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东北部,烧杀抢掠,矛头指向巴黎。

9月4日成立的特罗胥国防政府未作积极抵抗。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开始组织国民自卫军。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军在梅斯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投降,解除正规军武装,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条约草案等,但巴黎国民自卫军继续保持武装,要求抗击德军。3月1日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草案。3月18日巴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凡尔赛政府调集军队与德军配合封锁巴黎。5月10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条约条件苛刻: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给德国;法国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留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

三、小中见大、高度精练的范例——读《最后一课》(柳鸣九)

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们的喜爱,原因在哪里?当我们读到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个短篇小说时,不禁这样提出问题。

这其中肯定有着某些东西,仍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和借鉴。

当然,首先因为作品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容易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的。故事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题材。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拿破仑第三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阿尔封斯·都德也应征入伍。在战前,他已经是一个知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小东西》和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很受读者的欢迎,后者以他故乡的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在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方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散文诗般的描绘中,流露了作者深深的乡土之恋;前者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写他青年时任小学教师时的经历,在亲切自然的叙述中,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作者所特有的幽默感。现在,战争生活给予他新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月曜故事集》中一组著名的爱国主义的短篇,其中有的是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有的是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在这里,他原来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视野扩大到民族的范围,创作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在这一组作品中,《最后一课》是最为优秀的一篇。

普法战争是以法国的惨败告终的,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一个短篇能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在一个短篇里如何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并把它表现得深刻动人?

这需要艺术家的匠心。

在这里,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特点,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他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校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痛心的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感情。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的生活进程积聚起来的,但是,也并不是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任何一颗露珠都能反映出太阳的光彩一样。这就需要选择,需要集中,需要典型化,需要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并善于选择足以表现这一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文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小孩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的这一选择,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通过最后的一课表现得再鲜明不过了!而小中见大又使这“小”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作者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就把一个小学里的这堂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于是,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就显出了庄严的非常的意义,这里的每一个普通的细节都具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铺陈。

作品的主题非常鲜明,作者要表现的就是民族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他完全从一个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写出小主人公如何怕考问、如何想逃学的懵懂无知的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中,最后的一课给予他精神极大的震动,并由此而开始觉醒,对祖国的语言依依不舍,对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深为悔恨,对沦为奴隶的民族保住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小主人公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的悲痛,对读者更有至深的感动。同样,作者在作品里也并没有对外国占领者进行直接的谴责,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写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以后不许再学法文的命令,他让自己的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他通过对小学师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伤和痛苦的具体描写,使自己对侵略者的揭露和谴责更为深刻有力。

小说的人物形象不止一个,是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来的,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作者不是对他们进行铺开的全面的描写,而是选择了他们在最后一课这动人的一刻的反应,突出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也没有把这些人物描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是把他们表现得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如韩麦尔先生,他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够尽责的地方,但是,面临着民族命运这样严肃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身上都激发起某种崇高的情操,这就使他们成为动人的正面艺术形象。都德是一个笔端饱含感情的作家,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他总是以一种柔和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并且以同情的态度加以描写,因而他的人物描绘能给读者以亲切之感,《最后一课》也具有这一特色。

《最后一课》作为短篇小说,是高度精练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再一次谈起它来的原因。

四、《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许汝让)

在《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上,张大文的文章《何必换一种读法》不同意邓春江《何不换一种读法》一文的观点,即不同意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组群像之说。张大文指出:“韩麦尔先生正是一位捍卫祖国领土坚持到最后一天的英勇战士,小说的主人公非他莫属。”我不敢苟同这一观点,也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一个论据:“既然他是一个受教育者,思想起点要比老师低得多,他怎么会是主人公呢?或者说,他怎么能挤到主人公群像中去呢?”看来,以觉悟的高低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大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文章中附带论及的谁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时,也有类似的一句话:“其实,思想境界无名战士高得多。”我想,思想觉悟的高低恐怕不能作为判断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的参照系数吧?不然的话,阿Q、祥林嫂、别里科夫等人物都要被逐出主人公的行列了。

看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还得有一个正确的说法,我认为《辞海》上定的标准可以参照:(主人公)是“文艺作品中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使标准明晰化了。如果再适当引申一下,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应该围绕着主要人物而展开。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一下,我觉得《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应该是小弗郎士,而非韩麦尔先生了。

先说“矛盾冲突的主体”。《最后一课》矛盾的焦点应该是征服与反征服的矛盾,即普鲁士人要用强令改变民族语言的方法来永远征服法兰西民族,不但要在领土上占领法国,而且是通过消灭法国文化来永远地征服法兰西民族的心。而法国人民,尤其是法国的孩子,“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永远不会被征服。但可悲的是,孩子们(以小弗郎士为代表)以前由于不重视学习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人们(以郝叟老头为代表)以前由于只知道让孩子们去干活挣钱,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时间只有一天了,明天学校就要改教德语了,矛盾就这样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最后一课》之所以能摄人心魄,就在于小弗郎士在种种外因(如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出全身力气教完最后一课的勇气,郝叟老头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的颤抖的声音,那阵阵紧逼的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士兵操练结束的号声)和内因(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决心)的作用下,终于完成了由厌学到认真学习、由讨厌法语的分词到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的转变。

最后一课阅读答案文章那些运用了环境描写?有神某作用

环境描写,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柏林人命运的凄惨,环境的寂静。

作用:为下文的巴黎沦陷埋下伏笔

写一篇超过300字的作文,题目是《读课文》,读的课文是初一下学期语文书上的《最后一课》作者 都德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