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表明诗人出众才华的句子

表明诗人出众才华的句子

表明诗人出众才华句子

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

其他: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风流蕴藉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锋芒毕露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骥伏盐车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骏骨牵盐指才华遭到抑制

洛阳才子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满腹文章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表明诗人出众才华的句子有哪些?

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

自信天下一支笔

文也纵横,

武也纵横。

纵横天下论英雄。

学富五车,

财高八斗。

满腹经伦,

妙语如珠.

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风流蕴藉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锋芒毕露 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骥伏盐车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惊才风逸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骏骨牵盐 指才华遭到抑制

洛阳才子 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阅读下列康熙帝的诗作,回答问题:(16分)诗

(1)①收复台湾;②平定三藩;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噶尔丹叛乱。(4分)

(2)B(2分)

(3)态度:团结内外蒙古各部。(2分)史实:①多伦会盟,接受喀尔喀蒙古臣服;②册封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并由清廷直辖。其中,章嘉和哲布尊丹巴分掌内、外蒙古喇嘛教务。(2分)(以上两例,只要答出1例即可;言之成理给分)

(4)治国理念:反对叛乱,反对分裂,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2分)(以上各点,只要答出“维护国家统一”即给2分;其余各点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

历史功绩:开启康乾百年盛世;奠定今日中国版图。(4分)

试题分析:第(1)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再现知识的能力。诗一中“闻海上捷音”、“ 海隅”、“ 九壤同”等,可以看出这是“收复台湾”;诗二中“滇平”、“洱海昆池”、“ 三苗”、“ 六诏”等,可以看出这是“平定三藩”;诗三中“松花江”、“貔貅”等,可以看出这是“雅克萨之战”;诗四中“瀚海”、“天山”、“亲征”等,可以看出这是“平定噶尔丹叛乱”。第(2)小题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平定三藩”发生在1673-1681年;“收复台湾”发生在1683年,“雅克萨之战”发生在1685和1686年;“平定噶尔丹叛乱”发生在1690 -1757年,故答案选择B项。第(3)小题中第(1)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可知,第(2)小问迁移教材知识即可。第(4)小题中“治国理念”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维护国家统一”;对于康熙帝的历史功绩可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康熙帝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两个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以康熙帝诗作为切入点,考查形式新颖。关于康熙帝,除了把握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所做出的贡献外,还要注意其在整个清朝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的出处是哪啊,是古人写的,还是现代人写的啊

出自仓央嘉措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原文: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 牵尔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

我, 抚尔秀颈, 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阅读下列康熙帝的诗作,回答问题:(20分)诗

(1)①收复台湾;②平定三藩之乱;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噶尔丹叛乱(8分)

(2)B(2分)

(3)态度:团结内外蒙古各部(2分)史实:①多伦会盟,接受喀尔喀蒙古臣服;②册封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并由清廷直辖。其中,章嘉和哲布尊丹巴分掌内、外蒙古喇嘛教务。(2分,只要答出1例即可)

(4)治国理念:反对叛乱分裂,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2分,只要答出维护国家统一即可,其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历史功绩:开启康乾百年盛世;奠定今日中国版图。

(5)态度:崇儒尊孔。(2分)目的:缓和民族矛盾,维护清朝统治。(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康熙帝的政绩。

(2)注意排列先后顺序,①收复台湾是在1681年;②平定三藩之乱是1673年—1681年;③雅克萨之战是1685—1688年;④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在1690年。

(3)康熙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汉代所用的和亲之计是失败的,并没有阻止匈奴进犯汉朝;只有国力强盛,“开诚示异族”,才能使“布化越荒途”。(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够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治国理念:反对叛乱分裂,反抗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

(5)根据材料“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瞻先圣像,观礼器”“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等分析康熙帝的态度,再分析目的。

点评: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程序简单的说是三步:主题、情景、设问。主题就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三个基本目标:基础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和情感体验。情景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设问指考查方向,要求灵活、多样,角度要不断变换。高考这类题型的特点如下:   1.入门易,深入难。为了保证有效、良好的区分度,高考试题要考虑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和试题难度坡度。就历史材料题而言,每道试题入题一般简单,进入试题后考生会发现坡度越来越大。启示:入门要对路,简单问题不丢分。   2.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试题所提供的新材料、新情景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考生的知识网络中,都在教材中,这就是“答案在书内”。启示:抓住书本,落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3.多角度考查主干知识。每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主要是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每年变化的是情景,是设问的角度,要灵活应对。启示: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活学活用。   4.目标立意。重视考查“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启示:抓住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思考知识得来的方法和知识所体现的情感和价值观。

加措活佛和仓央嘉措是一个人吗?

他俩不是一个人,加措活佛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扎嘎寺活佛,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他一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而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是著名诗人和宗教领袖,是当时西藏政权中政教合一的杰出政治领袖人物。

不负时光不负卿什么意思

原句应该是“不负如来不负卿”

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改成这样,表达的就是不辜负这大好年华,更不会辜负你这个人。

历史上有哪些诗人作诗时的小故事

材料一: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o高帝纪》)

材料二: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出自《己亥杂诗》)

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励精图治和一大批良臣贤相如姚崇、宋景等的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30年之久的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八方来朝。但是进入天宝年间以后,唐玄宗开始安于享乐,不理朝政,重用奸臣如李林甫、杨国忠等,同时由于好大喜功,一意热衷于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唐朝在边地设置节度使,屯戍重兵。后来节度使和边地驻军不断增加。至天宝元年,节度使已增至10个,兵力增至49万,庞大的兵力消耗着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社会上隐伏着不安。

杜甫见到"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新兵开赴前线,父母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深深的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他写道: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然而因为人微言轻,没有人听他的。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几近崩溃,唐朝从此走向衰败。

"擒贼先擒王"比喻做事首先要抓住关键。

(出自《前出塞》之六)

材料四: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利用火攻,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六百多年后,唐朝的杜牧,漫步在这个古战场,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当年大战来临的紧张。诗人感叹时光弄人,写下了这首《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折戟沉沙"形容失败惨重。

(出自杜牧《赤壁》)

材料五:

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开心学国学】请听题:才高八斗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之口,当时他是用来形容谁才学出众

B

“见与不见”诗句全文是什么?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诗中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只有任世事怎样变换他的情始终不变就在那里的那份爱,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历尽沧桑都亘古不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你爱,或是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全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吟诵诗人心中那份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此情都不移的爱情,节奏感强,条理性好,旋律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从古到今,爱情是一个让无数人吟咏的话题,太多的诗词佳句证明爱情的美妙,同时也证明爱情是种让人肝肠寸断的伤。 遥想美丽的雪域高原,多情的仓央嘉措因相思踏雪而行夜会情人,是缘是劫?当破晓时分,人们读着一个男人在雪野里留下的清晰的夜奔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蜿蜒地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 于是疑惑,沉思,继而惊愕,仓央嘉措在坦然的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遥想仓央嘉措作为一个活佛的无奈与身不由己,他虽然没有办法去改变那些清规戒律,但他仍然选择了叛经离道,选择了对权利的舍弃与改变命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不是爱得至真至纯,那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权利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爱情。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时间能湮没一切,然而能让人们永远记住的又有多少呢?但是,仓央嘉措用他的至真至纯的爱与诗做到了这一点,仓央嘉措的情诗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虽然岁月沧桑已过了几个世纪。 在当今这个功利性很强的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的爱情能达到这种至真至纯的无我境界呢?又有多少人的爱情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此情都不移呢?

红尘中,虽然我曾悟过爱的最高境界中的无我,但随着世事纷扰,心中已渐无这种感觉,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现实因素让人们的心里对爱的境界很难做到无我,也许是纷扰红尘中有太多的无奈吧。然而仓央嘉措做到了,他爱得至真至纯,不带一丝名利,为了爱叛经离道舍弃了地位与权利。 读着这种至真至纯的情与诗,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感动与感叹,更有一份难言的心绪。

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