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中职学校老师招生进去有钱收的吗

中职学校老师招生进去有钱收的吗

中职学校老师招生进去有钱收的吗

6月22日,09中考最后一天。一大早,各中专学校的招生车辆载着老师、学生、招生宣传资料四散开去,驶往各个中考考点——早在4月就已经“暗流涌动”的中职招生大战正式走上台面。年年轮回,年年如此。 中职招生要“抢”。

跟时间“抢”。越早“下手”越“好”。数月前,中职学校就绞尽脑汁要“钻”进初中宣传,专挑“差班”去宣讲。各县教育局为保住本地职教中心,不约而同采取了“地方保护”,拿乡中校长“说事”。而乡中校长既要保住官帽,又要顾及中职人员的关系(多是往年招生提成建立起来的),还想继续挣点外快——可真是欲拒还迎,欲迎还羞啊。犹抱琵琶半遮面当中,我们看到,所有初中学校在考前几个月铁门紧闭,如临大敌,有人来访,必遭盘问,稍有招生嫌疑,不论你找谁必被告知“不在”!

跟当地“抢”。不管你是公办的、民办的,不管你有什么专业、我没什么专业,抢你没商量!挖空心思从各种渠道弄来学生信息,直接找到家里去,这叫“做工作”。公办学校的说:上我们学校吧,咱公家的有政府保障、办学正规啊,“私人学校”不定那天就倒闭了,学校散了、人跑了、校长你都找不着——学生家长就相信了“正规军”。民办学校的说:上我们学校吧,咱正因为是民办的,才要靠质量求生存,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咱责任心强啊,不像“公家学校”干好干赖都一样,月底不少发工资,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你要想让孩子学真东西,就上咱学校——学生家长就相信了“民办的”。学生说:那个学校有我想学的专业,你们没有。招生人员就会告诉你:咳!那个专业听着好听,将来就业不行,我们两年前就开过那个专业,就业的时候不好“分配”(注:许多农村家长现在还相信“分配”工作),才把那个专业砍下去了,我给你介绍一个高薪热门专业吧......

跟外地“抢”。凡是敢于到外地“挖掘”生源的中职学校,一般是规模比较大的,且大多是民办学校,到职业教育相对弱的地区去挖。外地学校:走吧,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个年龄正应该开阔眼界,咱那里经济发达、机会多多,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咱是海滨城市(大海的诱惑)、旅游城市(美景的诱惑),将来想发展吗?来咱学校看看!本地学校:呀~~外地学校你也敢去啊?人生地不熟,有点事谁帮你啊?收费还那么高,家里还有个孩子在上学,两份学费生活费,家里负担多重啊,就咱种地这点收入扛得起吗?哪如咱学校不但费用低,我还能给你优惠点,还知根知底的,都是老乡,入了学不管啥事我都可以帮你,就业的时候我给熟人打个招呼,给你找个好单位,有保障啊,来咱学校吧!

跟同事“抢”。这种抢最残酷,因为最“伤人”,也最容易“受伤”。每个人都有招生“任务”,且与自身经济利益直接相关,敢抢、会抢、能抢就沾光、得意,否则就很可能吃亏、生气。遇上彼此都大度的情况是最好的,同事嘛,差不多商量一下、过得去就完事了。碰上拿钱当钱的、计较的,就免不了一堆口舌,到最后还闹个双方红脸、甚至翻脸,找学校裁决各打五十大板,又觉不公,暗记在心,在今后工作中难保不给你使绊子!最难办是遭遇了和“领导”冲突,领导看在招生有钱的面子上决不让步,你个小小的老师又能如何?找找长?要是本来“领导”有理,校长绝不会偏袒你,绝对大公无私之外,还要狠批你一顿,让你充分认识错误;要是本来你有理,校长会劝你:大度一点嘛,都是同事,再说人家也给那个学生做了一定工作嘛,一人一半吧!你要委屈不接受,校长就狠批你心眼小、不宽容!

中职招生要“买”。

公办学校原来是“计划招生”,按志愿录取,后来被逼下海“自主”了;民办学校开始就是“自主招生”,后来有的地区实行“计划”,但落实不了,还是实质上的“自主”。为了多招生抢生源,民办学校首先开始发放“奖金”,每招一名一年制以上的学生,少则几百,多则一、二千。发动全体教职员工招生,招来有奖,招不来罚款。民办学校教职员工暑假基本没有工资(顶多给点象征性的“生活费”),为稻粱谋,只好招生“挣钱”。发动学生招生,许以“奖励”,许以“荣誉”。发动社会关系招生,建立“招生网点”,给与优厚“待遇”。公办学校先是矜持着,心痒着,抗不过了,也发钱。

中职招生要“跑”。竞争对手太多了,坐等上门不行了。还是民办学校先开始“下县”,披星戴月,走村串户。凌晨出发,清早就进村了,拿着名单按图索骥,在家长下地劳动之前就“堵住”做工作。8:30之后,家长们大都去干活了,招生人员吃饭、休息;11:30,招生人员跟着家长的脚步进家,中午,顶着烈日敲门,午睡的家长打着哈欠听“介绍”;傍晚,招生人员望着炊烟(现代农村炊烟不多了哈)又驱车进村了......天上星星显现了,招生人员把身体扔到车座上,盘点着一天的效果,暗暗计算有几个可能“成”的,一个学生一千块钱哪......

中职招生如同一台大戏,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各种场景纷纷上演,每年准时开锣,周而复始。只可惜,这场大戏带给我们的不是愉悦,只有累。

政府累,累在找不到平衡杠杆。“计划”弄不成,“自主”就乱套。你这个地方政策过于强硬了,条条框框太多了,学生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上学。市场环境下,政府怎样调控?即便有了杠杆也找不到支点。

校长累,累在解不开招生枷锁。公办学校虽说有财政支持,可财政的钱也不是年年固定额呀,那不也得按人头说事嘛。民办学校更甭说了,国家不给一分钱,生源就是钱、就是命,不拼命招生只有关门大吉了。

老师累,累在不能够安心教学。寒暑假被逼全力招生得不到休息不算,一个学期四个月,第一个月在延续招生,最后一个月在运作招生,学期全程还要不断处理所招学生的各种问题,要保持和学生的“良好”关系——因为你要指着这些学生下一季给你招生啊!民办学校老师课时量最少的也是24节/周,你还有时间和精力充分备课、积极进修吗?看一看这些老师的备课本就知道了。你要是肩负着管理学生的职责(班主任、学管)就更难了,学生违纪,你首先会敏感他是谁招来的,你要处分、开除学生,先要想好能不能对付招生人员说情、能不能得罪招生人员。

学生累,累在不知道给谁招生。临近期末,招自己来的老师让自己招生;自己的科任老师、班主任也让自己招生。你荣幸参加了学生会、校团委、纠察队、护校队......?那些管学生会、管团委、管纠察队、管护校队......的老师都让你招生,还明里暗里许给你种种“奖励”,你给谁招?关键是,你不给谁招?!

家长累,累在不明白孰真孰假。孩子初中毕业了,应该能松一小口气了,可随着孩子一同进门的还有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简章简介,看看,不是国家重点,就是省级重点,家家楼宇挺拔、师资优秀,个个高薪热门、前途无量,乖乖,咱家的孩子考了100多分还真成了皇帝的女儿啦!这下不愁了!简章还没看完,邮寄的录取通知书雪片一般飞来,村里大喇叭一天喊好几回:谁谁谁,来拿信。家里的电话从早晨到晚上响个不停,登门拜访的全是老师,介绍的全是最好的学校.....有点愁了,选哪家呢?想起来隔壁三妮从那个学校毕业两年转了八家单位后,一直在家里喂鸡,一问老师,人家说那是极个别的,三妮不好好学习还吃不得苦......

中职招生如同一个死结,谁来给我们解开?中职教育应当怎样办才会“人民满意”?

笔者所在地区,经济不很发达,教育却闻名全国。但也只限于普通教育,它的普通教育高考升学率已经连续多年高居榜首,全国各地每年成千上万人来参观、取经。本地职教却没有真正上规模、上水平的学校,一直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中职教育大抵如此吧。

国家给所有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每年几十个亿,每个学生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这是在不断号召、鼓励、出台法律法规之后,推出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不可谓国家不重视。国家需要技术工人,市场需要技术工人,这是全社会都知道的。中职教育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怎样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杠杆是不是应当加大力度?是不是应当首先调动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发展职教、规范职教的热情?毕竟,大环境不是中职学校自身能解决的。德国职业教育搞得好,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还是要归功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招生的结解不开,中职教育质量上不去,尤其是民办学校。循环往复的招生大战,已经形成恶性循环,把它们逼进了死胡同。这些学校不可能腾出大量时间精力真正扎扎实实抓教学!谁都知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见效缓慢的过程。凭质量、凭口碑、凭信誉吸引学生,那是办学质量优秀之后的事,在提高质量过程中,谁敢冒那样的风险?更不用说民校投资人还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笔者倒是可以提供一个靠质量招生的本地学校范例。建校之初,招生形势还不严峻的时候,学校就把学习作为学生在校唯一的大事、学校工作的唯一中心来抓,一直坚持,至今不懈。十几年过去了,这个学校从来没有参与过上述“钱山人海”恶性竞争式的招生,它的老师们也没有承担过招生“任务”,甚至专业设置也不赶“热门”,就是保持当初的一个专业——计算机。它非但没有垮下去,反而稳健上升,逐步扩充。现在,它作为一个区管民校,最高荣誉不过是“市级管理先进”,可它的学生数量却已经超过本地的省级、国家级重点学校!而生源竟主要来自在校生和家长主动介绍!——当学生感到在这里是真真正正学到了技术,就业后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时候,学校招生还愁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个意思吧。

中职学校凭什么招生、凭什么发展?凭抢、凭买、凭跑、凭骗?那只是短视行为。要想基业长青、良性发展,就不能忘了学校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办学质量才是学校的生命!当学生、家长感动的时候,你的生源挡都挡不住!

七月份进入了通常人们讲的招生旺季,但由于高考刚结束,人们处于高考志愿的选择时期,就是分数低的学生也寄希望最后能降分录取,所以七月份仍然不是大丰收时节,七月份的重中之重就是展开宣传攻势。主要做法如下:

1、摸清招生地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A、招生地的目标学校的详细地址、毕业生的人数、往年升学率等,做招生参考。

B、找到目标学校的切入点,找到适合做外联的负责人,进行有效公关,为以后的招生工作提供方便。

C、熟悉当地的地理、交通、人文、风俗、经济等情况,以便于招生咨询时和家长及学生很好的沟通。

D、熟悉自己学校开设专业的特点、优点、缺点、费用、技术、就业、宣传、师资配备、竞争对手等。尤其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要注意显示我们对学校各专业非常了解。

E、熟悉招生的市场。市场怎样细分;竞争学校有哪些;市场的容量如何;目标学员和学生的地理分布;招生市场的短期发展趋势等情况。分析的越具体,对我们的招生工作就越有利。

F、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的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工商、市建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与以后开展工作的顺利,并及时的汇报给学校,学校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及引导。

2、制定出每天的工作安排和计划。

主要包括每天的工作日程、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工作的进展与遗留等情况。各项工作要力争做在前面,早计划、早行动及时向学校汇报,以便于学校能保证区域内的工作步调一致,协调统一。招生人员在招生过程中要切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针对不同的目标要制定出不同的宣传方法,及时总结并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3、掌握当地目标学校学生的集体活动。

包括:中考、高考、看考场、体检、填报志愿、公布成绩、咨询会等集会的时间。合理的制定出宣传或讲座安排。

4、要准备好各项招生工具和资料。

如:简章、报纸、条幅、宣传册、报名表、海报、笔记本电脑、PPT课件等、并根据地区情况,可以切合实际的做一些自己的宣传资料。

5、选择好的招生办事处。

A、首先要注意招生办事处设在有知名度的地方,以便学生好找。

B、其次注意人口流量比较大、交通方便、离目标学校比较近或学校集中地区。

C、最后要把办公室布置地象一个公众场合,井然有序、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让学生和家长一进门就有亲切的感觉。

6、做好前期宣传。

以正当理由进入学校,争取直接面对学生宣传,注意要适度,不要引起反感。密切注意重点目标学生,做其思想工作,引导报名。还要注意学生的从众心理,尽量把这部分学生关系维系好,保持经常联系,以便带动其他同学报名。

7、搜集目标学生名单。

其实搜集名单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个人的社会关系或实际情况进行搜集,这里不再细讲。

8、准备迎接旺季到来。

所有的工作准备就绪,再做一下最后的检查,看看有没有工作遗漏,有的话及时进行补救,然后就是做好思想准备,用必胜的信念迎接我们的招生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