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求40个较难成语,带解释

求40个较难成语,带解释

求40个较难成语,带解释

1【一无是处】

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 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2【十全十美】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3【完美无缺】

解释 完美:完整,完善。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4【绰绰有余】

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富裕。 易错写成“绰绰有裕”.

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5【入不敷出】

解释 收入不够开支。 敷:够,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6【无忧无虑】

解释:没有丝毫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无:没有。忧:担忧,忧愁。虑:顾虑,忧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无牵无挂】

解释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8【牵肠挂肚】

释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9【高枕无忧】

解释: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或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0【枕戈待旦】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枕戈待旦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1【醉生梦死】

释义: 生:活着。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2【花天酒地】

解释: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13【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4【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15【粗心大意】

解释:粗疏。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16【马马虎虎】

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7【无理取闹】

解释: 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毫无理由地吵闹。指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18【息事宁人】

释义: 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19【相安无事】

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故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20【惊涛骇浪】

解释: 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 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1【轩然大波】

解释: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指不好的影响。

出处: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2【一箭双雕】

解释: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续景德传灯录·慧海仪禅师》:“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后因以比喻一举两得。

23【一举两得】

解释: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24【事半功倍】

解释: 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得不偿失】

注释: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26【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集中。全神贯注: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7【目不转睛】

解释: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 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28【专心致志】

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致:尽,极;志:意志。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9【心不在焉】

解释: 焉:代词,相当这里。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0【心神不定】

解释: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心神不定,谓之狐疑。”

31【表里不一】

释义: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2【名不副实】

释义: 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33【不厌其烦】

解释: 厌:嫌;烦:麻烦。不嫌烦琐与麻烦。

出处: 宋·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34【措手不及】

解释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 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35【手足无措】

释义: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6【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7【如火如荼】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38【请君入瓮】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39【洛阳纸贵】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40【望梅止渴】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41【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42【鸡呜狗盗】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

43【草木皆兵】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44【探骊得珠】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45【势如破竹】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46【按图索骥】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47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48【唇亡齿寒】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9【枕戈待旦】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50【后来居上】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51【掩耳盗铃】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52【闻鸡起舞】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53【抱薪救火】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54【邯郸学步】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55【指鹿为马】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6【百依百顺】

注释:一切顺从,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

出处:《红楼梦》,造句: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凡女儿一举一动,她母亲皆百依百顺。

57【背信弃义】

注释:不守信用和道义,

出处:《北史。周本纪》,造句:背信弃义的人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

58【五花八门】

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59【一成不变】

解释:成: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形容一点没有变化。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60【原封不动】

解释: 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

出 处: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是你的老婆,这等呵,我可也原封不动,送还你罢。”

找几个比较复杂难写的四字成语,带拼音、解释,谢谢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7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77. 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众多.

78.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79.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4. 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86.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87.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8. 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89.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92. 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93.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95.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9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97.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98.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99. 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100.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101. 否(pǐ)极泰来: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凶;泰,吉.

102.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语见《史记》和《世说新语》.

103.搔首踟躇 :搔首:用手挠头.踟躇: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

104.濡沫涸辙:泉水干后,鱼儿相互吐沫湿润以求生.用以形容人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

105.耳鬓厮磨 :拍两人的听觉和鬓发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106.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三个较难的成语,加意思

成语: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成语: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

解释: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成语:重整旗鼓[chóng zhěng qí gǔ]

解释: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成语: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中国最难的成语是什么?

中国最难的成语是

1、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 】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

2、搔首踟蹰【sāo shǒu chí chú 】形容心情焦急、惶恐或犹豫。

3、蚌病成珠【bàng bìng chéng zhū 】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

4、陂湖禀量【bēi hú bǐng liàng 】意思是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5、鼻垩挥斤【bí è huī jīn 】意思是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我要20个难一点的成语及其意思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误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误例】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误例】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误例】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5.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误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误例】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误例】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时,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误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误例】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误例】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误例】最近,老王的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考上了大学,下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老王乐得合不拢嘴: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误例】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误例】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带难的成语

插翅难飞 沉疴难起 难兄难弟 难分难解 厌难折冲 一木难支 擢发难数 碍难从命 暗箭难防白雪难和 百般刁难 百喙难辩 百年难遇 本性难移 避难就易 长夜难明 此问彼难 寸步难行 大难不死 大难临头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孤掌难鸣

含义和难的成语

知难行易 [zhī nán xíng yì]

懂得事情道理难,而实行比较容易

最难的话()成语

一言难尽yī yán nán jìn

[释义]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语出]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近义] 说来话长

[反义] 一言蔽之 一言为定 一言九鼎 一言千金

[用法] 往往带有感叹的情调。多用于不愉快的事上。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世上最难成语猜谜大全及答案

一无所有

yī wú suǒ yǒu

[释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语出]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近义] 空无所有 空空如也 两手空空 身无长物 家徒四壁

[反义] 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 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辨析] ~与“一贫如洗”有别:~是直陈性的;可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不仅是财物;较为广泛; 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家庭、范围可扩大至集团、国家等;“一贫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以财物为主;适用对象仅是个人或家庭。

形容很难选择的成语

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意思是迟疑,拿不定主意。 后来,人们把拿不定主意时的情形都说成“牛鱼不决”。“犹豫不决”据说是根据“牛鱼不决”的字音讹变而来的。

〖成语〗犹豫不决

〖拼音〗yóu yù bù jué

〖解释〗犹豫:迟疑。决:决断。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处理问题

〖近义词〗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相反词〗当机立断、斩钉截铁

〖示例〗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起来。

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起来。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信陵君心中畏秦,不欲纳魏齐,又念虞卿千里相投一段意思,不好直拒,事在两难,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