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1、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意思: 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2、子曰: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不合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仁 心之善、礼 行为之善、由心而发的礼 是为真礼也、仅仅就礼而礼的 是为虚礼也 、一人 如 仁礼俱在 则其人善、一人 若 仅礼无仁 则其虚伪也、一人 若 只仁弗礼 则不拘礼而其性爽也、一人 若 无仁无礼 非人禽兽也 够吗?不够请继续追问哦

按提示默写《〈论语〉十则》中的语句。①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三省吾身;温故知新;见贤思齐等。(答案不唯一)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3000名演员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答案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编著而成的,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论语·颜渊的详细解析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祗:音zhī,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思佰”、“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折狱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绝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孔子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 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修慝:慝:音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多做自我批评,不去批评别人,不就是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同“向”,过去。

(3)皋陶:音ɡ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弛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1),俭,吾从众。拜下(2),礼也

小题1:A

小题2:孔子认为,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尊礼守礼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要从内心和情感上体悟礼的根本。(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选文的意思是,孔子说:“用麻织礼帽,是合乎礼制的;现在的人们改用丝帛,说这样节俭,我遵从大家的做法。君臣相见,做臣的先在堂下跪拜,这是合乎礼制的;现如今大臣直接到堂上跪拜君主,这样就过于骄泰了,即使违背众人意愿,我仍然主张先在堂下跪拜。”由此可知,A项“对面见君主的礼节,也认同可以从俭”有误。孔子对今人不依礼面见君主的做法显然不满。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所选文段意思是,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可见,对于“礼”,孔子重视的是内心和情感,而不是形式。

分析论语中的君子之道,并说明在今天有何意义

论语》 君子之道

在中华文化发轫之初,“君子”是人们对于为官者的称谓,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要求,是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权力阶层所抱持的理想期待。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君子”概念逐渐脱离了权力意义,成为普通民众的人格向往,形成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规范。

所谓“君子之道”,即成就君子之途径,就是君子的核心价值观。辜鸿铭先生说:“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本文拟就《论语》一书中所蕴含的君子之道作一浅析。

1 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是“仁”

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就是必须具备爱心。儒家把这爱心归结为一个字——仁。孔子说:“仁者爱人”。爱心的体现,首先是爱人——爱父母兄弟,爱姐妹同宗,爱邻里师长,爱同事友朋,爱同胞手足,爱异族异邦,爱弱势穷苦者,爱老迈残疾人,爱志同道合者,爱异见陌生人……总之,爱一切人。孔子管这种对人类普遍的爱心叫做“泛爱众”。孔子认为爱心的培养首先要从“孝”、“悌”开始,即从爱父母、爱兄长、爱亲朋做起,由亲亲而亲民而亲天下。爱心扩展开去,由爱人而爱物——爱花鸟虫鱼,爱草木走兽,爱山川河流,爱风雪雷电,爱地球,爱月亮,爱太阳系,爱银河系,爱宇宙,大爱无疆。

在当代语汇中,我们经常会用“为富不仁”“麻木不仁”“不仁不义”等词句,来表达对小人的鄙视,说明今天的中国人,仍然以“仁”与“不仁”作为衡量人格的道德尺度。

作为执政者的君子,怀着忠爱恻怛之心,无条件地为全体公民求利益谋福祉,这便是仁的行为,这样的出发点变成国家的政策,政府的行动,这便是施仁政。君子执政,必须具有对人民的同情之心,体贴之意,关爱之情。孔子说,执政的道理,无非是仁与不仁罢了,就这么简单。(孔子曰:“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而奔走呼号了一生。《论语》中讲到“仁”的地方,达109处之多。其中直接将行仁爱人列为君子道德首义的就有十几处。君子行仁,主要表现为: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权利;宽恕人的过失;对优秀者抱持由衷赞美与鼓励之意,对贫弱落魄者深怀同情怜悯之心;居庙堂之高,须施仁政、行善举,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克制个人及集团私欲,实现天下为公;处江湖之远,也须修内守善,积仁致道,锤炼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自觉。即使没有条件接受基本教育的普通百姓,也须恪守“孝亲“的道德底线。

2 君子人格的价值尺度是“义”

冯友兰先生说:“道德方面的应该,无条件的应该,就是所谓义”(《中国哲学之精神》)。当代语汇中的“普世价值”,其意思接近或大致相当于义。先秦诸子几乎人人口不离义,其中《论语》24次讲到义。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在我们面前,或者有人提出一个貌似伟大的理论,我们凭什么判断它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真理还是谬误?我们如何决定是赞成它跟着它走还是反对它与它斗争?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的尺度,它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尺度,就是——义。凡是合乎义的,便是好,干就对了。比如行义举、尽义务、张义帜、入义师、见义勇为、义不容辞,甚而至于舍生取义、慷慨就义。凡是不合乎义的,便是不好,应该回避或反对。比如不义之财不要贪,不义之人不要做。

君子,古代的统治者,当他走上权力的中心,面临着实行什么样的路线、政策,走什么样的道路、方向,设计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法律体系、文化生态等等所谓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时,他必须做出判断,决定取舍。而这判断取舍的依据,就是义。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顺应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主潮流的,就是合乎义,就应该办,可以干。反之,则为不义,不如不干,否则越干越糟。

3 君子人格的行为规范是“礼”

古代祭神致福的仪式叫“礼”,也叫“礼仪”或“仪礼”。这种仪式都很庄重、规范、严肃,后来引申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的含义。周代在行礼的时候,开始演奏高雅、严肃的音乐,这种配乐的礼仪,也叫“礼乐”。礼乐具有示范、规矩、法制、文化、文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含义。

在古代,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条件有机会,就一定要学习礼,尽早学会适应社会的规矩,否则将会遭到社会抛弃。孔子曾劝诫弟子们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一个不懂礼法的人,不可能取得成功。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辩证地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养成起了重要作用,有它的历史功劳,今天应该加以继承和弘扬。但礼制中也有很多糟粕,必须扬弃、改造,加进适应现代化的、国际化的新内容,才可以用来向公民普及、教育。对包括礼制在内的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4 君子人格的科学态度是“知”

知是君子人格构成的要素之一。孔子说:“知者不惑”,什么事都明白,这不那么容易,连孔子自己都说无法完全做到。一个无知的人,也许会做出某些壮举,他可以因此被称为英雄,可以当模范,但他绝不是君子。冯友兰先生说:“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如无了解,那么即使他的行为合乎仁义,也并不是仁义的行为。

君子“知”的范围极其广泛。《论语》要求君子做到知言、知人、知耻、知礼、知“道”、知命等等。知言就是能通过他人的言语准确了解人家的内心。知人就是善于与人沟通,了解别人的心思优长就像了解自己有几个手指一样。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自己倒没多大关系,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说:“知耻近乎勇。”知礼就是懂法守法,言谈举止都在规矩礼仪的范畴内。知“道”,就是明确人生的大目标,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绝不胡来。知命就是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顺应天命,不做逆潮流而动的事情。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从学习中获得,到实践中锤炼,日积月累,最终铸就智慧美的人格。子贡说:“学不厌,智也。”君子一定是爱学习、会学习、学得扎实通透、终生学习不够的人。虽说爱学习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君子,但不爱学习的人一定不会成为君子。学习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向前人学习,这就要读书;二是向今人学习,就是要注重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学习。

5 君子人格的操守宗旨是“信”

“仁、义、礼、知、信”是儒家最重要的理论范畴,也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汉代董仲舒名之为五常。除五常外,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的时候,又提出了仁的五种行为表现——恭、宽、信、敏、慧。早期儒家胪列的十种修养规范,均有信在其中。“信”即诚信、信用、信仰、信誉、信任。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则人任焉”,“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君子义以为质,信以成之”。孔子甚至认为,在必要的时刻,国防军备可以放弃(去兵),经济建设可以不顾(去食),但民众普遍的“信”却决不可丢失(《论语·颜渊》)。一个人若信用破产,他将无以立身于社会;一个政权若失去民信,则这政权必亡;一个民族若无信仰,岂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信坚守,小信变通。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像仁义这种永恒的道德必须坚守,而对早已过时的理论、废旧的规章以及那些像八股一样的陈词滥调必须果断放弃。朝令夕改,翻云覆雨,固非君子所为;而死守官运亨通遗训旧制,裹足不前,宁做僵化的标本遭人唾骂,也不肯顺应潮流,做改革的先锋,这样的“君子”,更加可悲。所以信与不信之间,蕴含着巨大的胆魄与智慧。

6 君子人格的目标追求是“道”

君子所追求的道,例如“君子谋道不谋食”的道,是道义、公理的意思。孔子说:“志于道”(《论语·述而》),就是明确地把自己人生的目标定在对“道”的追求上。古人认为,人生于世,闻道是最重要的事。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之达致,自然离不开学习。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其中的学,即指学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的闻,也是指闻道。

君子把“道”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首先必须克服物欲的诱惑。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孔子所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等等,都是这层意思。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克制物欲、悉心闻道的典型。孔子赞扬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己私。奉行仁义,修炼道德,必须克去己私。求道必苦。

其次,道的实现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终生。不要期望做一两件善事或者苦干十年八年,道就实现了,没有这么简单。所以君子必须从心理、意志、体力上做好为道奋斗终身的准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虽然物质上清苦,时间又很漫长,但君子的精神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切换来切换去。有时候做君子的时间长一些,有时候也免不了施展点小人伎俩,偶尔干出点不仁不义的糗事。这都是可恕可谅可以改正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过则勿惮改”,孔子虽然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君子甚至圣人,但他十分宽容,允许我们犯点小错。

7 君子人格的胸怀境界是“宽”

仁者包容天下,宽以得众。小肚鸡肠者,寡友少朋,难成大事。为政的君子,尤其如此。官居高位,肚量要博大,胸怀要宽阔。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至舢板扁舟,大至航空母舰,都能容得下,耍得开。所谓海纳百川,无论滔滔江河,还是涓涓小溪,也无论甘泉清流,还是污泥浊水,大海一律接纳不弃。

宽容,主要是指能够倾听批评的声音,善待反对自己的人,宽恕那些说话难听、行事过激、你越是想要面子他偏要给你难堪的人。孔子说:“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居于统治地位而不宽宏大量,这种样子我怎么能够看得下去呢?)(《论语·八佾》)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的时候,把“恭宽信敏惠”五个字,概括为成就仁人的五种品德。为人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

宽恕,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曾子曾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两个字:“忠恕而已矣。”(《论证·里仁》)孔子自己对恕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所谓忠,是恕的积极一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成功,就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发财,也帮助别人发财。

君子虽然以宽待人,以恕容人,以忠事人,但律己却甚严。一日三省己身,言而无苟,九思三畏,恶居下流。对于亲族同党,不会放任纵容,弄权谋利,包庇遮掩。“君子不施其亲”,“君子不党”,“求诸己”,“约之以礼”等等,都是儒家修己安人,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准则。

8 君子人格的修养规范是“文”

君子外表总是给人斯斯文文的感觉。君子在公共场合,不会大声嚷嚷。即使要对敌国宣战,君子也不必声嘶力竭。声音的大小,并不表示力量的强弱。

君子的衣着,不一定是名牌,不一定多贵,但一定是得体合身,干净雅致。君子见客,即使不一定沐浴熏香,也必定是梳洗整洁,神清气爽。君子讲话,决不吞吞吐吐,絮絮叨叨。那些八股调调,套话大话,君子羞于出口。

君子的斯文,令人沉醉。这看起来像是外表的功夫,但仔细品味,它深藏于君子的内心。优雅的外表就是内心纯洁善良的显现,内心若有美德就一定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丑陋的灵魂决不会有真正优雅的外表,就像病入膏肓的人绝不会有生动润泽的气色一样。修饰和掩藏只能短时有效。内心若无真纯洁真学养真道德真才干,头发即使再光亮,也无法赢得尊敬。装斯文就是伪君子。

子贡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为里,文为表;质是内容,文是形式。高尚的内在道德,有待良好的气质修养加以表达;文绉绉的模样,有待充实深厚的学养。只有文与质彼此配合得体,相互辉映,才是真正的君子。

9 君子人格的独立精神是“不器”

器是尊贵的、美丽的、重要的物件。人人都想成器。成器就是成功。在某一领域内,出类拔萃,领先群伦,有鲜花、掌声、美女环绕,阔宅、豪车、钞票可以尽情享受。有人命好,生下来就是器。有人命差,打拼一生,也难以成器。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有人生前落寞,死后荣耀;也有人活得风光,死得窝囊。

人生无非就是成器与不成器的区别。儒家一贯求功名搏进取,“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到死也没能出个名,君子对此是很纠结的。对于尚未成器者,当然首要任务是成器。而对于已经成器者,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不要把成器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别把功名太当作一回子事。要小心器能伤人,器对于人性的戕害就像无形的杀手一样:有人成功以后,人性变成狼性。有人成器之后,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找不着北了,人话也不会说了,人事也不会做了,整天恍兮惚兮,甘愿做个木偶,被别人把玩。孔子早就看出这种危害,他警告人们不要被器所束缚、所左右:虽然我已经成器,但我头脑依然清醒。我永远是人而不是物,我必须保持作为人的理性、尊严与独立判断的权利。“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单

开幕式

一.欢迎仪式

1.倒计时

最后10秒,“缶阵”的击打节奏激烈,雷声轰鸣。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 9、8、7、6、5、4、3、2、1等字样,与节奏相配。

2.欢迎焰火

国家体育场焰火燃放阵地:顶部燃放点287个,顶部红闪燃放点1462个,中心区阵地27个。顶部11456发,中心区8428发。焰火在高空绽放,整个体育场如盛开的花朵。

3.历史足迹

29个巨大的脚印,沿北京的中轴路向奥运会主会场走来,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历史足迹。脚印由焰火组成,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

4.梦幻五环

由焰火组成的脚印穿过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朝主会场走来。巨大的脚印化作漫天繁星飘落,聚拢成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天上飘下来仙女,她们的名字叫“飞天”。

5.国旗入场

8名持旗手水平持旗,隆重展示国旗。1名儿童唱响《歌唱祖国》。56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儿童簇拥着国旗走来,代表中国56个民族。

6.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升旗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224名民族合唱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民族国歌合唱队是由来自56个民族的演员组成。

二.文艺演出

1.画卷

提要:“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打开了。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

(2)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3)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

(4)这是一张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

(5)演员们独特的身体语言,蕴涵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今晚的演出,是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的。

(6)演员在纸上画了朵朵祥云,画了山川、河流、太阳。祥云神奇地消散,只留下山水和太阳。

(7)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音乐∶

作曲:陈其钢,音效:陈雨黎,古琴演奏:陈雷激。

背景介绍:

白纸

白纸的平面尺寸为20米×11米,厚20毫米,自重约800公斤。

岩画

岩画是古人类刻画在岩石上的图画。中国早期岩画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约两万年至一万年前)。它以优美丰富的形象,表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科学、宗教、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陶器

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制作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

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以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年)器物最为精美。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古琴

“琴”在中国古代主要习用于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活,所谓“琴棋书画”的“琴”,即指此乐器。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古琴深沉蕴藉、潇洒飘逸,讲究一种空灵的美感,品格高雅。“琴者,乐之统也。”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中国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始于中国唐代(公元618.907年),成于五代(公元907.960年),盛于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中国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和水墨色度代替。

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里江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宋代(公元960.1276年)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王希孟的山水画富丽细腻、气势磅礴,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

《千里江山图》运用“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2.文字

提要: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1)这是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员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穿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

(3)这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5)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6)又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7)这是一个现代的“和”字。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8)以线条的形式表现长城,简洁而鲜活。

(9)朵朵桃花,浪漫、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10)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音乐∶

作曲:郭文景。

背景介绍:

《论语》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和门人在其逝世后记录、整理的一部集子,约成书于中国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初期。

《论语》一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竹简

中国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至魏晋时代(公元220.420年)的书写材料。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

竹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

活字印刷术

中国宋朝(公元960.1276年)时代的毕升在隋朝(公元581.618年)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制成胶泥活字,用火煅烧后,实行排版印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升被称为印刷术的始祖。

活字印刷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中国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和为贵

中华文化宝库里的“和谐”观,十分丰富。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对其内涵进行过反复探讨和表述。《论语•述而》中记述了孔子弟子有子的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原意是指典章制度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而在实际理解中,却被长期移用到调和人际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遵循,由此生出许多致生和谐的准则。

“和为贵”的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长城

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南侵,将原秦、燕、赵三国的北部长城整修贯通,始称万里长城。其后各代又不断加固扩展,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绵延6700公里的长城联成一体,完成了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3.戏曲

提要: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1)这是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戏曲也衍生出数百种。

(2)舞旗的演员身着兵俑服饰。

音乐∶ 作曲:郭文景。

背景介绍∶

兵俑是兵马俑的一种。兵马俑是1974年在中国陕西省秦始皇的陵墓发现的。数千个兵马俑构成巨大的方阵,被称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4.丝路

提要:“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音乐∶

作曲:吴军。

1.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

2. 现在演的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现在表演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

4. 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5.这名演员手举古老的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背景介绍

丝绸之路

简称丝路。是指中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沿用至今。

海上丝绸之路

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丝绸之路)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

郑和

郑和(1371.1433),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2005年,美国波音公司将首次环球飞行的波音777.200LR命名为“郑和号”。

指南针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约在12世纪传到了欧洲,其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

5.礼乐

提要: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

1.演员在演唱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音乐∶

作曲:陈其钢,配器:陈其钢、王之一、吴军,

古筝演奏:常静,昆曲表演:曾杰。

背景介绍

昆曲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昆曲的伴奏

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幅长卷画

(1)《游春图》—画于距今13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画的是人们踏青游春的情景。

(2)《清明上河图》—是距今1000多年前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名画。由于描画了众多百姓人物的生动场景,它在今天的中国家喻户晓。

(3)《大驾卤簿图》—画于距今700多年前的元代,描画了宫廷仪仗和车骑的宏大景象。

(4)《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画于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朝。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射箭、蹴坨、马球等当时的体育活动。

(5)《乾隆八旬万寿图卷》—画于距今200多年前的清朝,再现了当时的乾隆皇帝寿辰庆典的豪华场面。卤簿指的是中国古代皇宫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