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感悟 > 天才

天才

他一直被称为标准的“天才”。他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副教授,这让他的遗传学独树一帜。2岁时,他就能流利地背诵许多唐诗宋词,相当多的《大学》和《论语》都能得体地背诵。4岁时,他能无误地识别1000多个汉字。小学,他只花了3年;别人要学六年的中学课程,他要四年全部消化。12岁时,他成为一所大学的三年级学生。接下来,他上了大学,出国留学。当他拿着硕士学位从海外归来时,他还不到19岁。一家私企高薪聘请了这位年轻人才。不到半年后,他愤然辞职。作为一个“精英海归”,他一直被誉为“天才”,他真的受不了小学毕业落后一年的私企老板的指手划脚。很快,他开了自己的公司。不幸的是,上帝并不低估他在创业之初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因为他是众所周知的天才。他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天才”,但他对公司的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感到困惑。结果他的公司在死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接受最终的失败。一所大学立即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去学校教书。但是,几年前看到他的一个年轻同学,成绩远远落后于他,脑子也笨多了,就当了副教授。作为一个天才,他只是一个讲师,心里很难受,甚至很不平衡。心理上的不平衡让他始终无法激起更多的教学兴趣,也导致他第二年收不到学校的续约信。祸不单行。他又一次遭遇失败,因为心情压抑,脾气越来越暴躁,爱人选择离开。在父母的鼓励下,他自信地去了很多人才市场应聘各种工作,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一年两个月的冷落,父亲因病去世,这不仅给他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也给他带来了一种迫切的责任感——他必须立即找到工作减轻痛苦,让年迈的母亲安心。偶然看到一条新闻,说北大一个高材生在卖猪肉。这个消息让他豁然开朗,他低下头走进菜市场。他瘦弱的胳膊举不起笨重的猪骨砍刀,只好卖萝卜青菜。还有很多人叫他“天才”,不是嘲讽,是习惯。当记者来采访他时,他的话有些莫莫和无奈。他说,天才的称号有时候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夸耀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