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举手/举手

举手/举手

作者:王小妮来源:《人民文学》2010年第6期

大一新生报到前三天,收到10086的短信:

教育部承诺,党和政府“确保每个大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将保持不变。高校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大一第一节课后,听到外语系参加讲座的女生问我的一个学生:

你住在哪栋楼?

六间宿舍。

我也是。有钱的住公寓,没钱的住六号宿舍。

后来我问,学校最低住宿标准是六宿舍600美元,公寓1200美元。

11月13日,晚上大一班提前13分钟进教室。下列课程已经满了。由于学校关闭,他们无处可去。黑板右下角有两行字:

七项一级补助

六笔二等补助金

讲台前,几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在电脑上工作,投影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不停的翻页。他们看到我来了,就笑啊笑啊,看他们高二有什么课。

一个女孩走过来说她有事情要宣布。我随口说没上课,时间是你的。看来她是班干部。她站在讲台上说:想申请助学金的同学举手。

我放下书包,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下面那么多人举手。

女孩说:别松手,我来数人数,从门边开始。

她数了数,然后迅速在纸上写下每个举手者的名字。如果我再看那些举手的人,他们不是举得很高,而是一直举着,没有人放下。过了几分钟,我拿着书和u盘,但没觉得时间太长。

女孩最后说:“我们放下吧。我们班只有13个名额。”。她当时的表情很尴尬,略显不耐烦。

班长也来到了主席台上,他们并排站着,却不知道多出来的四个人怎么办。

这时,一个男孩走了过来,我们四个人站在讲台旁边。男生小声嘀咕几句。女孩提高了声音:你要说什么?大声点。男孩走近,或喃喃自语,他的眼睛总是盯着平台。女孩又说:你能说大声点吗?嘴里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的男孩更难受。我猜他想说的是他辞职了。女生还是想问。班长直接从她身边的背影伸手拿笔,在十七个女生的名单上划了一条线,应该是男生的名字。男孩转过身,悄悄地走到教室的角落。看着他重新坐下后,我才注意到,已经默默举起很久的手,散落在教室的角落和后面,那是平时上课时沉闷、沉默的角落。

这节课以十分钟的“每日新闻”开始,其中包括河北、山西和河南的大雪图片。教室前排发出一声哇,白雪确实有视觉震撼。但是,我告诉他们,就在关掉电脑准备来上课之前,网上已经有消息说,有学生因为下雪导致校舍倒塌而伤亡。

表面上是很普通的一个班。休息了一会,广州的梁元南过来问放音乐可以吗?几个人迅速在电脑周围搜索音乐。看显示器有点难,在过道里走来走去。我问他,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多少钱?班长说这个他还不知道。他问我:十七个人举手放弃了一个名额,但是还有三个。应该怎么分配?平均分好吗?我说我没有发言权。我建议尽量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一起探讨方式。

下课了,班长说,学生留下。站起来的人都重新坐下,班长又补充了一句:“是申请助学金的。”教室前排松了一口气,椅子响了。和我一起走的人,经常在我回家的路上陪着我,彼此已经很熟悉了。留在教室里的,恰恰是我印象中那些暗淡呆板的面孔,很多叫不出名字。

离开宿舍区,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想起了那双沉默的手。今天两节课,再怎么努力,那十七只手也很难安心听课。首先,我举手了。过了几分钟,我意识到名额分配不够,可能拿不到奖学金。在这种心情下,是不可能安全从容地听完两节课的。十七个人举手几分钟的画面突然让人很不舒服。为什么我讨厌举手,就像我讨厌鼓掌一样?过了两天,我终于找到了这种厌恶的来源。上世纪6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填学生登记表的灾难时刻,是我无法马上逃离这个世界的绝望和尴尬,是“家庭背景”这一栏在那张表上如此耀眼。一张普通的白纸,因为一厘米乘两厘米的空网格,可以让人长期感到恐惧。幸运的是,当时我的老师并没有要求家境不好的学生举起双手,一个一个数。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在银行存款1000万元,银行会严格遵守规定,以确保他的财产安全和隐私。据说有3亿多人中了彩票,相关部门一直以保护隐私为由不公开他的个人信息。但是,如果一个人被留下了,是不是就不再需要保护了,可以随时“脱光”,可以被宣传,可以被要求长时间举手为别人检查登记?

有人会说,只有财富才会带来麻烦,只有富人才有不安全感。穷的时候怕什么?你被甩在后面,没有人偷你,也没有人抢你。当然,你没有权利要求保护。“家人被人包围”不属于隐私。可以随时在街头公开宣布吗?

我不想评价我的学生的工作方式,他们应该是无意识的,他们的背后有普世价值。你家里没钱。想申请额外救济,就得做好曝光的准备。你举手一会很正常。而这种家庭贫困带来的屈辱和卑微,比起3亿人民币带来的不安全感,根本不值一提。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因为家里缺钱会在公共场合长时间举手,他们的心理会觉得没什么?

这些安静、卑微、沉默的几乎总是坐在角落里的“戏剧影视专业导演”学生,因为一时的尴尬而拒绝放弃申请助学金的机会。他们会一辈子躲在边缘吗?以后谁会请这些人当导演?他们生存的阶段除了被长时间举手计数还能在哪里?

大二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天,直到去上课,我才决定不在公共场合看一些关于人物的作业。虽然公开阅读和评论肯定会鼓励作者,但肯定会有另一种效果。这个担心源于前两天,我刚提到一个写暑假的作业和我妈上课卖菜。说的真实踏实,细节生动,读来让人心酸。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其作者在墙角满脸通红坐立不安,我赶紧改口说,他的作业不详细,有点长,但他确实写得很好。下课后,在离开教室之前,我收到了他的短信:

老师,非常感谢您对我作业的评价。我很开心。真的,我觉得最好别让我做作业

我们班的学生看见了。以后班里恐怕会有压力吧

对不起,请老师原谅。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短信:

.....其实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只是不想让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可能是我太敏感了。

坏心知识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