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拓展乡愁的丰富内

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拓展乡愁的丰富内

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拓展乡愁丰富内容的

层层深入,拓展乡愁的丰富内容,感其况而述其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使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如何使文章更加的丰富多彩?使诗句更美丽?

好句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文采思维及表达技巧训练

第一部分

怎样造出好句子

一、分类联想巧设喻

1、自然类。

我们要表达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这个话题,便可这样设喻: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

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

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

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先确定好一个角度,然后用一个合适的引导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诗词类。

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以“生命”和“乐观”为例:

(1)引用古诗词。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2)化用古诗词。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

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人文类。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例如:

(1)名人+名事。

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

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二、花叶相宜巧映衬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衬。”借这个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红花,一枝独艳稍嫌单调,如果能从其他角度铺排几句(绿叶)陪衬起来,就有韵味和风采了。

1、拨叶寻花——铺垫式。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叶——铺垫句

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

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花——中心句

2、擎花携叶——牵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

叶——牵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没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内没有了飞瀑

就好像河流里没有了浪花

三、纵横交错巧排比

1、层层深入法(纵式)。

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 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 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层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2、同类并列法(横式)。

青春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

青春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

3、异类交叉法(交错式)。

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兴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

该例与同类并列的写法不同,每一个排比句所选取的角度都不一样,是一种异类交叉的手法,显得灵活多变,姿态万千,意蕴丰赡。

第二部分 丽词佳句巧借用

——古诗文的运用增加句子的意蕴

一、穿插引入古诗句于开头、中间、结尾。

(一)古诗名句写开头——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的文章开头能够在瞬间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开篇就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古诗名句,往往能达到这一目的。2007年以“季节”为题的福建高考作文,有一考生这样开头:“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进入丰富之地诗歌

层层深入,拓展乡愁的丰富内容,感其况而述其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使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怎样赏析诗歌

从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思想三方面来赏析。形式上的音乐性,或者说旋律韵律节奏等等;内容上的丰富抑或是深刻性,没具体的篇章不好讲;思想高度上来评析评析。

希望采纳

学诗歌为什么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诗歌就是言志。所谓的志,就是感情。每首诗都是诗人特定的感情寄托。或喜或悲。把舒婷的诗读了,我们就会变得向往。把李煜的诗读了,说到历史,往往会不自觉的想起他的悲怆。

诗歌的特点 5分

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分行排列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

2.饱含真情

没有情,无以谈诗,不抒真情,就算不得诗人。

3.立意新颖

诗歌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4.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

5.跳跃自如

诗歌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6.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稜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7.节奏和谐

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只有外在和内在协调一致了,才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8.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古人对形与象是分别论述的,认为:形,指形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象,是映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通过视觉对物体的直观映象。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9.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10.虚实相生

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浅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的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的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辉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材每册书都不少于四首古诗。学习古诗无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积累都有积极意义。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诗歌所颂扬的祖国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我在不断总结反思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尽力有效实践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积累经典古诗文。

儿童诗歌的特点

儿童诗歌的特点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订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添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如何写诗啊!!!急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注:每句第二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天海文学社成立好。)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baogong2004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写诗的前提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读得舒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像的诗就是好诗!然而作为作者,却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问题。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什么会读着舒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为什么能给人以想像?

如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这首诗读着很舒服。那为什么会舒服呢?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首先它是有韵脚的,这样,每读完一句,那余音带着我们感受下一句。在下一句里,同样的余音又出现了。韵是诗人心中的最强音。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哀伤的歌。而在句子中,它字的平仄是起伏的,使我们读过之时,有了抑扬顿挫的感觉。所以,它会读着舒服。

其次,这首诗给人以美感。那为什么会有美感呢?它的写景描述非常的到位。你看这里的景致:月亮落下去了,那夜就更幽暗了,传来了乌鸦啼叫的声音,那夜就更凄凉了,还出现了漫天的白露,更是冷得刺骨!近前,江边的枫树伴着时隐时现的渔火。真是好一幅江南秋夜的风景画啊!写景绝不可全静,因为全静就无法引发想像。王安石描述一副画也要用“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动作。那么这首诗里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还有用耳朵听的部分。如乌啼和钟声。我们知道霜是降在地上的,可是诗人却写霜满天,是霜里的寒气弥漫了整个天地。依靠这并非全静的描写,诗人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美感。

第三,这首诗给人以想像。我们看到作者对愁眠,是合着忧愁去睡的。但睡着了吗?没有!那寒山寺的钟声,敲打了过来。一下一下,敲打诗人似眠未眠的状态。同时,也使作者觉得这一番凄冷的景致,更加幽静了。于是我们读过诗后,不免要去想像那寒山寺的钟声,也不免要想像一下作者的愁绪。想像之中,配合着这一番景致,终于让我们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写这样的诗呢?我们写诗,绝不可以自己觉得舒服便随便写下了,我们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舒服!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妙的景致,又或是心里有了深深的感情时,我们不能只“啊!唉!”这样就结束了,要让它成为诗写出来。可是,我们的感情我们自己知道,读者不知道,他们必须通过诗才可以明白,那么诗就必须把引发这个感情的东西描述出来,让读者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出现的感情。这样,读者就会有带入感,会很快理解作者的感情。所以一首诗绝不可以纯发感想,需要把何时何地都述出来才行!但是,如何述,怎样述,这就涉及技巧问题了。写诗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却是写诗的基本功。当我们下决心要写诗之时,我们必须首先磨练我们的技巧。这就像我们练武必须先扎马步一样。马步是不能够克敌制胜的,但没有了马步你学的功夫便是三脚猫,上不得大台面。每当我们扎一会儿马步就跃跃欲试新功夫的时候,严格的师父总要一巴掌打来,厉声喝道:“回去扎马步去!”学写诗也应该这样,把那步扎扎实了再去写诗!

那怎样才算扎马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学写之后,在方寸之间便能游刃有余。而且格律诗讲究平仄,可以就此锻炼你对字的音乐认识。有人说格律诗已经过时了,不应该再提倡了。不!绝不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白话诗中只有新月派诗最美,其后的诗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于那些诗人是从格律诗走过来的,格律诗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感!不信你看,他们在写做格律诗的时候毫不费力!

那么我们要做诗来,就必须首先练上三百首格律诗,而且切不可因为内容而害律。因为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训练的时期,而不是出成绩的时期!

清风良子

读读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吧,也可以去找各个高校编的写作教材,上面有的

十万军

找对人了,我就是写诗的

不过不知道你是写诗歌还是写古体诗

诗歌:其实不难写,我2分钟搞定一首

古体诗:古体诗要求韵非常严。“韵”,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拼成的,所用的拼音字母前者为声母,后者为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着同韵字(包括部分尾韵相同的复韵母)。通常在诗词歌赋中尾句要求是同韵字的称之为押韵。据史记讲汉字从隋代的《切韵》经《唐韵》发展到《广韵》共有206个韵,后来刘渊在《新刊韵略》里给归纳到106个韵,发展到现代演变成十三辙,十八韵。如今的十三辙十八韵是由平水韵演变而成,即一花(1)、二歌、三些(4)、四姑(5)、五衣(5)、六开(10)、七飞(11)、八高(12)、九收(13)、十天(14)、十一根(15)、十二方(16)、十三东(17)声(18)。

“声”,汉字的读音有高低变化,即声调,声调可使句子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古汉语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上声、去声和入声统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与去声为仄声。现代汉语将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大约600多字)给分解了,其中百分之五十二归到阳平和阴平中,另外百分之四十八归为上声和去声中。为此古声韵与现代汉语的声韵就产生了差异,故而就将现代汉语的声韵称之为《新声韵》

怎样欣赏古典诗词的丰富意蕴

中国古典诗词虽然因其脍炙人口而备受高中学生喜爱,但是,教学古典诗词时,学生对蕴含于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优美意境、作者情感等丰富意蕴却常常感到难以把握.学业检测或者高考时,面对古典诗词阅读理解题目常常产生难以下笔之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古典诗词自身的特点.比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诗词,因为深深地印刻着古代社会现实与人文精神的印记、作者与众不同的身世痕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等,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当然,也与学生的学而不得其法、无法快速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意蕴或叙事内容等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