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年轻的旅行者

年轻的旅行者

作者:恒殊来源:《环球》2010年第14期

在从挪威峡湾返回卑尔根的火车上,我们遇到了一个19岁的中国男孩,他刚刚读完大一。男孩的母亲20年前在瑞士学习酒店管理,很可能在那里遇到了他的父亲。后来一家人定居加拿大。男孩爱旅游,从小和父母去了很多地方。早在高中的时候,他妈妈就答应他,在他考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可以帮他去旅游。

放假前,男孩在网上预定了三个半月的行程。他首先花了一个月时间游遍了美国的东西海岸;然后飞到我的家乡北京,一个人跑遍了中国。差不多过了一个月,他飞到伦敦,三天后北上。挪威是他欧洲之行的第二站。他一个人旅行,只有一个小盒子和一个小单反相机。说到欧洲的名胜古迹,男生很多。他才19岁,却已经第三次来到欧洲。

这种经历对于一个从小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国孩子来说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但在欧洲却相当普遍。从16世纪开始,欧洲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家庭的孩子接受了旅行教育。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在导师的陪同下,展开为期几个月到几年的“大旅行”,深入了解欧洲各国的语言、地理、文化、艺术,为将来成为学者、骑士或领袖做准备。

例如,瑞典伯爵费尔森14岁时从哥本哈根出发,游历了整个欧洲。在此期间,他没有一直旅行。在德国卢埃堡,他呆了一年接受各种课程和培训。

根据菲尔森日记中的描述,他每天早起,祈祷后开始上德语和历史课。马术训练是8: 00到10: 00,其次是法语,古代史,德语课比较多。十二点半吃午饭。从2: 00到4: 00练钢琴,之后是1到2个小时的击剑训练。德国之后,他途经瑞士、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前往意大利,最终在都灵读完大学。

菲尔森的经历是18世纪欧洲教育的缩影。他懂礼仪,擅长骑射,至少会六种语言,后来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官。菲尔森与法国王室非常亲近。作为主要领导人,他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后来为瑞典王室工作。他与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悲剧爱情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悲剧中风,至今仍是各种浪漫主义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宠儿。

19世纪中后期,被称为“天才学者、戏剧家”的奥斯卡·王尔德,与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古代史教授玛哈菲一起,对意大利和希腊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访问。在那里,他向诗人济慈致敬,并参观了拜伦的故居。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年轻的王尔德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异教文化,包括古希腊的享乐主义学派。享乐主义中的精神颓废和目的性加速了王尔德艺术理论和艺术思想的形成。他的唯美主义在他从希腊回来后萌发了。可以说,在旅行之前,他只是牛津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旅行后,他成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今天的欧洲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保留了“间隔年”的传统,有人翻译成“空当年”,即学生申请休学一年,旅游或工作。Gap的意思是gap,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出口。正是在这空年,很多学生收拾行囊环游世界,通常是一个人旅行,住在最便宜的背包客酒店。去一个地方,好像,钱不够,就停下来工作几个月,然后就走了。我在欧洲大陆旅游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三五成群的从世界各地赶来,有时还会陪着住在同一家酒店的同龄人。在一起旅行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分开了,继续独自探索。

这些年轻人在路上长大,每天结交新朋友,看到新的语言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开阔心胸。同时,旅行可以让一个人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真正的喜好,倾听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了解自己,做自己,超越自己。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听到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多读书,去更多的地方。那绝对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