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不要让房价绑架你的梦想

不要让房价绑架你的梦想

作者:戴鸿斌 王默来源:《职场》2010年第2期

无论如何,除了成家立业之外,还应该创业。在中国房价高的城市,一套房子和一份事业就是一对连体婴。只有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个人才能一生平安稳定的生活。不管买不买房,还是要做事一辈子;不管事情怎么做,总要有地方放床。说到底,如果你长生不老,你会幸福的。实现梦想应该是最快乐的。无论你是本地出生还是来自另一个国家:无论你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你是达到事业的巅峰,还是正在接近巅峰,房子都会一直住下去,但梦想是支撑我们幸福的基础。人生规划大于理财规划。因为piana没有买房,所以很轻松的离开北京去上海工作,也很幸运的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该买房的时候他们一起买房,只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七年,他们换了两套房,日子越来越好。关于买房是否让生活不堪重负,戴安娜觉得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朋友们一直说房价高。2003年,他们说买不起。2008年,他们还是不坚持,用牙买了。”戴安娜认为买房是很自然的事情。买了第二套房子后,她和丈夫有时间偿还了两套房子的贷款。“虽然房贷曾经占了我们共同收入的一半,但是我们俩的收入很快就增加了,房贷的负担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还不错。”她说。“我认为很多人夸大了房子的功能,给它增加了个人的不安全感。对未来房价没有信心,不等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北苑2400元每平米的时候,谁知道以后会涨到一万?但是你想想北苑卖1000块一平米的时候,别人买了,一个月还贷款2800。难道你还在嘲笑人们的愚蠢吗?现在谁傻了?看得更远。”戴安娜最怕对自己的生活和理财没有规划的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买房子,只是顺其自然。“他们说想买房,但是不关心房价,不看新闻,不存钱,不跟身边的人交流,他们知道自己抱怨房价高。”她说。“其实买不买房子,看你需要不需要。”戴安娜认为“需要”首先应该以人生规划为基础。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要不要在这个地方定居,要不要和人合租房子,都是需要考虑的人生问题。至于房子以后会不会升值,在哪里买最划算,这些都在理财规划范围内。如果人生规划和财务规划重合,那就太好了。但如果两者有矛盾,戴安娜觉得自己的人生规划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人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理想法,空看房指望升值是很无聊的。“我经常想,如果我毕业后早早在北京买了房子,我就不会接受前公司送我去上海的任务,也不会在那个公司遇到我的爱人,所以我现在可能还一个人住在北京的小房子里。”这样想想,房子确实要在合适的时候买。李原买房的故事李原是一家杂志的编辑,2009年9月才结婚。是婚姻让她突然纠结于房子。“在我和男朋友恋爱的四年里,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想要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工作不久,积蓄很少。房子对我来说没有投资意义,只是一堆砖瓦而已。”李原说。像编辑部的大多数人一样,李原对这所房子没有感觉。似乎这个职业的人天生就没有对房子那么强烈的欲望。例如,编辑王书敬觉得人是有生命的东西,他们想去哪里,为什么要让房子限制自己;就连实习生郭鹏飞都觉得买房会让自己“尴尬”,更别提汪小峰、许知远等业内知名人士了。“他们还在租房子。”李原说。几年前,李原在酒仙桥租了一套一居室公寓。很舒服,房东也很好。1300块的房租连奥运会期间都没涨。虽然办公室位于远在西北的四环,距离她家20多公里,但在媒体行业工作并不是极其必要,所以距离已经成为一件可以忍受的事情。并不是说李原不想买房子。只是2007年后,飞涨的房价让她不顾一切的想买房。“但这样更踏实。如果住的是出租屋,还是可以努力的,人家应该知足常乐。”李原已经找到了一套对策,但问题是——她拿到了结婚证...领结婚证并没有改变她的生活,反而改变了父母对她的生活方式的要求。“我没有明显的结婚感觉。父母亲戚已经在根据我的婚姻生活为我做规划了。既然人类创造了婚姻,那就是为了社会稳定。所以他们认为,家庭成员应该表现出一点稳定的决心,比如房子。”李原是射手座的女人,也就是说,她早上起床后可以说“买房是个屁”,但她也是中国孝顺的女儿。她理解父母“安居乐业”的痛苦:“年轻人来北京,关心的是机遇和梦想,父母最关心的是风险。以后生孩子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甚至离婚?以后问题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带着委屈留在北京?”最让她尴尬的是如何说服妈妈:“我结婚那天,妈妈告诉我,‘这次我不用担心你饿死了。“有人会照顾你的,”。按照她的想法,我会住在没有房子的街上。”李原挤出一个复杂的表情,似乎既好笑又无奈。我知道我不是特别需要,但我还是想买,这样我就可以背负本不该背负的负担。李原说这是她最大的麻烦。她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却无法改变父母的观念,所以无法化解矛盾。”如果一套房子能让他们好受点,那就买。能用材料解决的问题不会是大问题。”她说。李原的大学同学姚紫,因为房子突然过上了老生活:“2009年初房价低的时候,他在北五环外的天通苑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平均房价不到9000元/平米,首付才20万,贷款30年,每月还款近3000元。窑子每天6点起床赶地铁上班。晚上9点,我可以在家和妻子聚一聚。聊了一会儿就该睡觉了。周末我们约他出来喝一杯,每次晚上10点多他就喊回家。自从买了房子,他就没有熬夜的习惯。我听说我会在晚上12点去Kaixin.com偷吃的,他太骄傲了,简直太疯狂了...”“姚紫能在今天楼市如此疯狂的情况下,毅然赌上自己未来的30年。我们才不到30岁。是什么让他有勇气在接下来的30年里戴这么长的链子?更夸张的是,其他朋友听说了窑子房子的价格,都说很划算。他们还让窑子帮忙看看小区周围有没有这样便宜的房子。没人怀疑他做了什么。在这么嘈杂的市场,在这么疯狂的人群,我怎么敢相信自己的判断?”李原说。她也希望自己能像一个可以在身边看到的朋友。例如,在报社工作的同学载沣,结婚时仍然认为房子是“无所谓的”。没有房子她随时可以跳槽。她也可以几个月不赚钱不还钱出国。”她甚至说,因为房价高,她很开心。希望我能像她一样洒脱。”李原说,“但我可能是买家中最犹豫、最纠结的一个——除了自己的欲望,我还要满足别人的欲望。”最后,李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天她在出租车上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司机聊天。司机告诉她,大家结婚的时候都没想着房子。他们和父母挤在一起,只要有床,就可以结婚。”我问他是觉得当时没房好还是现在买不起好。他觉得现在更好,因为福利分房往往会导致一部分人无房。虽然你现在买不起房子,但它给人希望,让你觉得还有选择的机会。在这个时代,房子可以是家,可以是信心,可以是金子,可以是筹码,可以是跷跷板,可以是希望,可以是坟墓。只有这些丰富的含义?反转众生就够了。“有人爱租房,有人爱买房。无论是租房者还是买房者,最近似乎都不太乐意提这个:租房者感觉离梦想很远;买房的人感觉好像是在往梦想的路上靠,但是靠了一下发现梦想变了。租房的人后悔没钱住自己的房子,打开门上的厕所。他们为住在一套100平米的六居室公寓而痛苦,为隔壁各种噪音骚扰和莫名其妙的水电暴涨而担忧;为了住在市中心附近,保卫账户里的小余额,每天和房价上涨的信息战斗;挣扎在自由和父母、公婆、闺蜜或儿媳的建议和谴责中。买家呢?卖股票,收存款,拿爸爸妈妈的养老金,我选择了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公寓,位于城乡结合部,去外省比去本市近;每天只吃公司食堂的剩饭或者昨晚的剩饭,下班还要坐同事的出租车;从此,我戒了吃饭,戒了酒吧,戒了卡拉ok,戒了旅行,过着2.1分的隐居生活。租房的不懂买房,买房的不懂租房。但有一点两个人都看得很清楚:在办公室里,最后三个月租房的人,和自己同期准时房贷买房的人,宣传完就学会克制自己,然后心里累得骂娘不敢轻易开除老板。所以,他们觉得离自己想要的生活很远。有房的人不自由,物质的束缚隔绝了灵魂的自由;没有房子的人是不安全的,他们的自由是有保障的,但也不能说任何突然的变化总会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一样威胁到他们。有房子的人,一开始都梦想着现实生活,但是慢慢的发现梦想变了,应该更有想象性,范围更广。租房者一开始梦想着丰富的经历,但慢慢发现自己的梦想变了。他的梦想应该是比较现实的,他的实现要靠一些有形的东西去验证。有房的人发现房贷真的像强盗,绑架买家的生命和梦想。不跟着走,真的会杀票。房贷是肖申克监狱,等你终于还上了,你就自由了,就像从监狱出来的老人,想适应多彩的世界。然而,“一开始你讨厌它,后来你习惯了它,最后你依赖它”。你会如何挥霍你的自由?想重拾梦想?恐怕它已经像断了的风筝一样消失了。租房者发现自由是虚幻的,没有节奏的压力就没有改过自新的动力;虽然你可以很轻松的放弃一家公司,选择另一家公司,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似乎可以更轻松的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但是你真正的位置和角色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放不进去,怎么小心淡出?虽然你掌握一切靠的是掌握自己的行李和钱包,但在一切都是消费的城市生活中,在一切都是告别的漫长时光里,暂时的快乐和自由太像在水上写字了...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房子驱使人去跑,就像未来和梦想引导人去跑一样。无房追梦,有房谈梦。梦想似乎永远是初恋,看着后面,其实在前面。房子看似永远是老人的老婆,留给未来自己照顾,其实是背后支撑。有了这个希望,这就是常态。我只希望用身份的纠结来消解纠结,用人们延伸看到的“经验”来缓解当下的决策难度。只希望租房者从此自由生活,买房者从此踏实生活。大家都能释怀。毕竟杜绝抱怨,保持快乐,解决问题,才是支撑梦想实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