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谒祖和蔼祖意思是一样吗你有度里有寻根

谒祖和蔼祖意思是一样吗你有度里有寻根

谒祖和蔼祖意思是一样吗?你有度里有寻根谒祖,也有写寻根蔼祖,二种写法都正确吗?

谒祖是拜谒、祭奠祖先的意思,与“祭祖”同义。

谒:拜谒。祖:祖先。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特别是清明节和春节。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普遍采用的仪式。按照民间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蔼是蔼的繁体字,读音是ǎi,从组词上来说,是没有蔼祖的意思的。

练姓的练氏寻根谒祖沁阳紫金坛练何墓

2015年7月12日,江苏东台练海兵、河南永城练冰倩,赴紫金坛祭拜始祖练何,他们得到沁阳市疾控中心职工吴有福及其朋友李建国、徐国庆、张联防、刘中平、马学锋、张晓忠、杜宝、何趁凤和张珍10人的热情接待和同行紫金坛寻练何墓。并在三尖山寻找2世练舜麒、练舜麟、4世练贤开的墓地,在芝岭寻找3世练友钦、练友文、练友思、练友德、练友善、4世练贤相及5世练裔聪夫人江氏的墓地。

这是练氏后裔第六次到沁阳市寻根谒祖。2005年6月3日,中华练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练天汉、副会长练雨松、秘书长练其林和练洪金一行4人首赴沁阳寻根问祖的起因,是练何第53世后裔练其林(广州市人)依据《练氏族谱》记载:“练何世居河内县(今沁阳市),葬县西北20余公里的紫金坛(1999年更名为神农坛)上,2世及旁3世、4世、5世,葬三尖山、芝岭”,但是到沁阳市公安局查阅户籍,未发现有练姓人名存在。2007年7月3日,二赴沁阳寻根的是练其林和练观城,他俩在市志办,查阅《怀庆府志》、《沁阳市志》等文献资料,尽管未能发现有关练氏的古今信息,但找到了有紫金山、紫金坛、三尖山、芝岭(均在今沁阳市紫陵镇内)名字的记载,与练氏谱载相符合,因此认定了神农坛就是练姓始祖练何的仙居之地。他俩登上紫金坛,表达了寻根幽思。2014年2月2日,三赴沁阳寻根的有练曰东、练曰林、练曰南、练文贵、练锦浩、练文燕、练文芳、练文秀、练思甫、练思辰、练思源、练思均、练俊杰、练丝帛和练丝柬15人。2014年农历十月廿三“练诞节”四赴沁阳寻根的有练湅缯、练时日、练贞辰、练丝帛、练其素一行5人,2015年3月22日,五赴沁阳寻根的有四川大竹练易林,他们到紫金坛祭拜始祖练何。

据悉,2014年农历十月廿三“练诞节”,练氏寻根谒祖沁阳紫金坛练何墓得到沁阳市疾控中心职工吴有福及其朋友徐国庆、杜宝、苏玉栋、董亚平、冯师飞、郑文亮、秦小明、申顺、张联防和朱小雨11人的热情接待和同行。2015年3月22日练氏寻根谒祖沁阳紫金坛练何墓得到沁阳市疾控中心职工吴有福及其朋友李建国、郭世河、申顺、董亚平、赵磊光、徐国庆、、刘中平、吴天福、杜宝、杨军、梁红、任玉环、张丽萍、杨三元、马学锋和他儿子等19人热情接待和同行紫金坛公祭练何。

练氏何来?上溯千年,大唐初始,练何将军之后裔也。练何谓谁?伏羲苗裔,东不訾九十六代子孙也,唐贞观时,任总管府录事参军,随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破敌城垣,声振夷邦,居功至伟。唐太宗念其功绩,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封岐山侯。李勣佳赞: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练何以赞词为字,为子孙续辈,依次为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以昭祖德,永续家风。巍巍紫金坛,紫雾岚烟,练何仙逝之地;挺挺鹤松,凛然苍穹,练何峥嵘之气象。河内家声远,岐山世泽长,天下一练,同祖同根。

闽台文化 东山陆桥 台湾宗教界对福建宗教界交往的模式 郑和抵闽台 宗教谒祖寻根 求这五个名词解释。

闽台宗教谒祖寻根

是指崇敬的某些佛像或祖师神像,在一些佛诞或节日,信徒到正坛进乡拜祖的活动

比如,台湾的天后宫信奉的妈祖,是福建妈祖的分坛,安溪清水岩的清水祖师,南安凤山寺的保生大帝,在台湾都有信徒也都有分身分坛,在这些神的诞辰或重大节日,信徒都会到福建的发源地,进香,祈福,同时会抬上分身的神像朝拜,这就是谒祖!

闽台宗教的交往模式

闽台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共通性,佛,道,及民俗信仰有很多是相同的!

交流方式有民间自发组织的进香团,寻根谒祖,寺庙从林互派僧侣,道士。及宗教音乐互相交流演出等

妈祖信俗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千百年来,出于祈福消灾、寻根谒祖的妈祖信俗为百姓所崇拜传承至今

B

华人寻根节的癸巳年寻根节(2013年6月4日)

寻根谒祖烈山下,祈福中华又一年。农历四月廿六、传说中炎帝神农的诞辰,上午,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海内外嘉宾万余人齐聚炎帝神农故里,共同拜谒始祖,祈福中华。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王志发,国侨办副主任马儒沛,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鲁谆、任大援、王震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省政协主席杨松等领导出席大典。

上午9时05分,拜祖大典正式开始,副省长许克振主持大典。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他在致辞中说:盛世思源,弘祖盛德。今天,我们汇聚烈山,追忆始祖,寄托全球华人无限追思和敬仰之情!这是亿万华人寻根颂祖的拜谒盛典,这是中华民族融和团结的和谐盛典,这是盛世中国兴旺繁荣的兴邦盛典。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始祖,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精诚团结,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华建敏宣布,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开幕。随后,何厚铧与李鸿忠共同开启炎帝神农大殿圣门,中科院院士张俐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峁智、段正澄、余永富共同点燃舞台中央的圣火盆。

在庄重的音乐中,何厚铧、华建敏、蒋孝严、张志军、王志发、马儒沛、鲁谆、李鸿忠、王国生、杨松、李春明等先后向炎帝神农敬献花篮。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代表,科技界、企业界、宗教界等代表敬献高香。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王国生恭读《颂炎帝文》:“敬天法祖,赤子还乡。贺炎帝之诞辰,颂始祖之辉煌……慎终追远,倡勤俭务实之风;继往开来,圆民族复兴之梦……吾辈建设故里,怀抱精诚。竞进提质,构筑支点,绘美丽之荆楚;区域合作,中部崛起,铸华夏之砥柱。”平实质朴的字句,颂扬了炎帝的功德,表达了中华儿女开拓创新、共谋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随后,蒋孝严、张志军、李鸿忠、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陈兴国为随州市“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幕,张志军向随州市授牌。

大典最后进入唱诵始祖环节。阿里郎组合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同学共同演奏的大型歌舞《炎帝颂》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炎帝神农的深深敬仰,谭晶演唱的《四海一心中国梦》将现场氛围推向新高潮。

省领导张岱梨、尹汉宁、傅德辉、陈天会、刘善桥、吕忠梅,总参四部原副部长倪宏强少将,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原副部长董文久少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省老领导周坚卫、刘荣礼、张忠俭、程运铁,全国青联副主席陈仲尼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华侨商会、社团组织、知名企业的嘉宾参加了拜祖大典。

2009年至2012年,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一起,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寻根节,加强了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炎黄子孙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推动了地方发展和知名度提升,寻根节的巨大作用得到了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同。“随州神农祭典”项目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作为我国炎帝祭祀中心的地位得到了更高层面、更加权威的确认。

本届寻根节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2013年6月4日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这天为农历四月二十六,是传说中的炎帝神农诞辰日,海内外近万嘉宾齐聚炎帝故里,拜谒始祖、祈福中华。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与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共同开启了炎帝神农大殿圣门,中科院院士张俐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取自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带有炎帝遗迹的圣火,共同点燃舞台中央的圣火盆。拜祖大典奉请仪式上方阵,分别为耒耜、百草、纺织、驯兽、市易、古陶、古琴、版筑方阵等,象征着炎帝神农在开创农业、发明医药、制作衣裳、制作弓箭、首辟市场、制作陶器、发明音乐和建筑房屋等方面的功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出席拜谒大典,并向炎帝神农敬献花篮;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代表敬献了高香。2013年5月31日,海峡两岸炎帝神农祭祀大典在台湾嘉义举行,李鸿忠率团与台湾社会各界共襄盛典,拜祭华夏始祖炎帝神农。

华人寻根节的壬辰年寻根节(2012年5月16日)

3月21日,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复函省委、省政府,同意湖北省政府联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同举办壬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3月26日,我市召开了壬辰年寻根节筹备工作专题会议,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展开。

1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请示,要求于2012年5月16日举办壬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请示中说,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在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帝神农的诞辰纪念日,都有大量海内外华人华侨到随州市寻根谒祖,寻根节活动已成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传统文化节日。2011年6月,“炎帝神农祭典”作为大型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续3年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进一步增强了海峡两岸“华夏同根,和合天下”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球华人华侨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经成为重要的公益性文化节庆活动品牌,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据悉,寻根节主要包括开幕式暨壬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炎帝神农文化名家论坛、“神农杯”世界华人颂炎帝书法大赛、经贸旅游洽谈会、炎帝神农文化庙会、“诗润随州”诗歌吟诵会等主题活动。庆典活动将坚持“高层次、小规模、大影响”的办节宗旨。市寻根节筹委会已经集中办公。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在筹备会上通报了前期筹备情况。各项筹备活动已初显端倪,拜祖大典方案已基本敲定,邀请的明星已初步确定,相关活动已启动,正与中央电视台沟通,争取央视直播。陈传根要求,迅速启动重要嘉宾邀请工作,按事前、事中、事后组织新闻战役,迅速启动市内媒体倒计时,省内媒体启动30天倒计时,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各工作小组按责任分工,强力推进分项活动。要加强工作协调,主要领导上阵,细化工作方案。

此外,2012年寻根节的明星阵容也空前强大,16日举行的壬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将由央视著名资深节目主持人陈铎、香港凤凰卫视美女主持许戈辉联袂主持,毛阿敏、孙楠同台放歌颂始祖。

大典主奉祀官由演过多个皇帝角色的著名演员陈建斌担纲。毛阿敏将演唱《还看今朝》,孙楠则是二度到随州,献唱《盛世的钟声》。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将由凤凰卫视、台湾TVBS电视台、湖北电视台、随州电视台同时直播

5月16日,来自两岸四地的大学生代表点燃采集自各地的圣火。当日,以“龙腾盛世、福佑中华”为主题的壬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市举行。万余世界各地华人聚首烈山,共同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祈福华夏繁荣昌盛。

李世民和李火德什么关系?

谁说没关系,以下是李家的世系表 从李渊开始的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李亨-李俶-李适-李诵-李纯-李忱-李漼-李杰-李祯-李登-李海-李干-李纁-李宽-李侗-李信甫-李燔-李孟佑-李进奇-李火德-李宦懋-李崇岗-李康-李普嗣-李昌暹-李宜顺-李德林-李伯隆-李秀椽-李廷贵...

上述世系表不知对否,请高人指正。

据李火德墓志记载,李火德为宋末元初时人,祖先为李世民,因避战乱自中原入闽,62岁时纳妾始生儿子。从李火德公入闽至今800多年,据称其后代多达一千万余人,许多李姓世界政要出于其门,遍布闽、台、粤、赣、桂、及东南亚各国。近年来海外李氏子孙前来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

也就是说李火德是李世民的后人无疑。

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时经常要去的地方,位于今天哪个省?

c

唐朝时期东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

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纪,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

航路:由广州或泉州启航,经过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三兰国。同时,唐代即有唐人移民海外。其中,2001年韩国林氏到泉州惠安彭城寻根谒祖更传为佳话,唐林氏始祖渡海韩国繁衍至今120万人。

参观五店市作文400字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眼前的晋江市区是如此地热闹、繁华,甚至还有点喧嚣。但这里并不是我的目的地。

从万达广场东侧的一条小路寻路进入,一溜的红砖古厝映入眼帘——五店市到了。我并不是闽南人,但早就听人说起过五店市是晋江是文化的积淀,历史的见证。早想来五店市走走,却一直与它无缘,一直蔚为惋惜,今天终于来了!

同行的“晋江通”小蔡一边给我们指路,一边给我们介绍五店市的“前世今生”。不敢相信眼前这还在整修的红砖古厝竟然是晋江文化的发祥地,老晋江人亲切的称它“五店市”。这里保存着大量典型的闽南风格的民居、宗祠、古庙、古商铺、名人故居等建筑。这里,是晋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传西晋时,自中原“衣冠南渡”的蔡姓先民拓居晋江青阳,至唐开元年间,晋江独立为县,人员往来骤频,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这些店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

而今,晋江已从最初的“五店市”发展为闽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而其发祥地依然保存着147处历史风貌建筑,承载着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

这里,有青阳古八景中的四景:青阳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雁塔地灵;也有香火长盛不衰,分炉东南亚、台湾等地的石鼓庙;还有遍布港澳台和东南亚10多万人的蔡氏、庄氏等海内外乡亲寻根谒祖的蔡氏宗祠和庄氏家庙……

不论是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还是中西合璧的洋楼,抑或是西洋建筑,“五店市”早已成连接侨台亲缘的纽带。同时,这里还保留着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对于已开业多时的万达广场来说,还在建设中的五店市传统街区,由于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所以对于许多市民而言,依旧蒙着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走在五店市传统街区,呼吸着它传统的历史的味道,更感受着晋江这个巨人在快速繁荣前进中的所发出的粗喘的呼吸……

小蔡说,拆迁改建中,为传承、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地保留了这片古老的街区,经过修缮性的更新改造后,未来的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将成为晋江人回忆过去生活的一个载体,年轻人寻梦寻根的一个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