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急求~高分求巴渝的诗词~速度~

急求~高分求巴渝的诗词~速度~

急求~高分求巴渝的诗词~速度~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首格调清新、语意双关的竹枝调,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之一,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初恋的少女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的惊喜、迟疑的复杂心绪。谢榛的《四溟诗话》第二卷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措辞流丽,酷似六朝。”这里所谓的“六朝”,是指六朝时代的民歌和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采用谐音双关语的风气。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眼前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物,融人初恋少女的复杂心情,用天气的“晴”与“不晴”,谐人物的“有情”和“无情”,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统一起来。全诗以独白的口吻,唱出了在杨柳青青的春光里,二位船家姑娘对情郎的追问: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你对我到底是有情呢还是无情呢?船家姑娘情思柔婉,神韵自然,毫无做作之态。但全诗所描绘的已经更加清新,使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更加深邃而真挚。这首词清丽宛转,音韵和谐,堪称《竹枝诃》的代表作。

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据《乐府诗集》载:“竹枝,巴歙也;”巴即巴郡,在今重庆市东部奉节至宜宾一带;俞欠即民歌。这种流传于渝东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盛行在土家族的先民一一巴人的部落里。初唐时,巴渝地区(今四川省东部)一代出现渐臻完美的竹枝歌、乐、舞。这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乐歌,至中唐时进入教坊,引起文人的注意,而且间有拟作,成为一种流传甚广的新的诗歌体裁——竹枝词。现存最早的竹枝词为唐肃宗时诗人顾况之所作:“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竹枝词的盛行和刘禹锡有关。刘禹锡曾和柳宗元等参加永贞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遭贬。公元822年,即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刘禹锡来到三峡,这期间,刘禹锡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并序》、《竹枝词二首》。刘禹锡的这十一首竹枝词,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爱情的,一类是歌唱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还有一类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明争暗斗、反复无常,抒发诗人愤懑情怀的。刘禹锡不仅能写竹枝词,而且能唱。与刘禹锡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常与刘禹锡一唱一和,人称“刘白”。白居易在诗中屡屡提到歌唱竹枝的情形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忆梦得》诗“几时红烛下,听唱竹枝歌”句下自注)自己也写了四首竹枝词抒发诗人聆听竹枝的感受。如:“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等;

竹枝词在表现手法上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又经过诗人的着意润色,具有开朗健康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偶尔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人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位吸取民间文学的养料、被民间文学哺育,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诗人。是他使步人文坛的竹枝词大放光芒,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竹枝词在内容上泛咏风物,歌咏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语言上,竹枝词通俗自然清新活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竹枝词作为一种民歌,还继承了《诗经》、《乐府》-的优良传统,广泛采用比兴、谐音、双关等手法,民歌韵味丰富典型。竹枝词的这些艺术特征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受到刘禹锡、白居易的影响,文人们纷纷仿写竹枝词,从者日众。刘白之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元代的杨维帧,明代的杨慎,清代王夫之、孔尚任、郑板桥等都曾写下过许多竹枝佳作。竹枝词经过历代文人推陈出新,从内容和体裁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从前以抒情为主的旧竹枝,演变成以叙事、咏俗为主的新竹枝。三峡竹枝词这株峡江奇葩,历经千年沧桑,在中华大地上灿烂开放。

巴渝辞》:“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情调幽渺悠长,情思细腻绵密,含蓄而富有韵味,吐露着无尽芳华。(“巴渝”相当现在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即该诗后两句,意思是:木棉花开完了,荔枝(花)又垂了下来,千朵花万花都在等着情郎回来。

槟榔、木棉、荔枝都是南方特有树种,作者是借物寄情,木棉并无特殊含义。

关于重庆的诗句

梁 简文帝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秦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送友人入蜀

唐 无名氏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线巴宇,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悉。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巴江

唐 王周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琵琶衣,风梭晚来织。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唐·司空曙

红烛津事夜见君,繁弦急管雨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涂山独游

唐·白居易

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

涂山来去熟,谁是马蹄知。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女词

唐·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渝州梅雨

唐 孙宏

梅子金黄杏子丹,孤舟犹系海棠滩。

江声带雨远来急,山气映入夏日寒。

渔网参差罗水婢,乌樯历乱弄风竿。

明朝又近端阳节,为觅长丝系合欢。

会岭岑山人

唐 王周

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高峰。

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送僧上三峡归东蜀

唐·吴融

巴字江流一掉回,紫袈婆是楚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归去来。

晓行巴峡

唐·王维

际晓行巴峡,余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院,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按行。

登高万并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初入峡有感

唐·白居易

上有方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塘呀直泻,滟澦屹中峙。

末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苒蒻竹蔑篱,鼓危揖师趾。

一跌无宗舟,吾生系于此。

尝闻仗忠信,蛮葫可行矣。

自古漂沉人,岂非尽君子?

况吾时与命,蒙何不足恃。

尝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纤 夫

由来命负纠绳上,日月随行伴脊梁。

雨恸高天飘血汗,猿行绝壁暖冰霜。

吟风栈草神思静,逐浪江豚舞意亢。

纵使肩头天不远,也无生计问苍皇。

红 岩

为览巴渝第一岩,朝阳破晓站山巅。

清风碎意三五缕,稚鸟追思千百旋。

弹洞深沉心梦缺,英魂守望月儿圆。

清明无雨无天泪,血赋红旗最可怜。

其他: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为引用.字面意思为,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另人眼泪满衣裳.实际上,是在衬托回三峡秋天的悲凉.

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

“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巴国人民仿佛格外尊重这个“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祯曾有“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的诗句加以描述。...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有关形容重庆——巴渝文化的词语或句子?

下里巴人

蜀犬吠日

关于古代描写牧马的古诗大全

车攻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西极天马歌

西汉·刘彻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天马歌

西汉·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白马篇

三国魏·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紫骝马

南朝梁·徐陵

玉镫绣缠鬃,金鞍锦覆幪。

风惊尘未起,草浅埒犹空。

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

日斜驰逐罢,连翩还上东。

白马篇

南朝梁·沈约

白马紫金鞍,停镳过上兰。

寄言狭斜子,讵知陇道难。

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

冰生肌里冷,风起骨中寒。

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飡。

长驱入右地,轻举出楼兰。

直去已垂涕,宁可望长安。

匪期定远封,无羡轻车官。

唯见恩义重,岂觉衣裳单。

本持躯命答,幸遇身名完。

白马篇

南齐·孔稚珪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白马篇

南齐·孔稚珪

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雄戟摩白日,长刚断流星。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

嘶笳振地响,吹角沸天声。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

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

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

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县官知我健,四海谁不倾。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

骢马驱

隋·江总

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

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

白登围转急,黄河冻不干。

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咏饮马

唐·李世民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咏饮马应诏

唐·杨师道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骢马

唐·庾抱

枥上浮云骢,本出吴门中。

发迹来东道,长鸣起北风。

回鞍拂桂白,赪汗类尘红。

灭没徒留影,无因图汉宫。

从驾闾山咏马

唐·上官仪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紫骝马

唐·卢照邻......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有哪些爱国的诗句啊???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古诗词的词牌名都有哪些?

词 牌 大 全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字

一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 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七画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八画

金字经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风波 定风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九画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 剑器近 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十画

离亭怨 离亭宴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 惜奴娇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门 望仙楼 望远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江口 梦江南 梦仙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讯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风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云 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

萧萧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罗门 淮甸春 唉乃曲 得胜令

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 祭天神 尉迟杯 眼儿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 谢池春 谢秋娱

谢秋娘 谢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 锁阳台 寒食词 寒松叹 寒连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 散余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

最高春 悲中乐 悲哉行 番抢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 渭城曲 渡江云 雁后归 遐方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紫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楚天谣 楚云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梦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 瑶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 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 露华慢

四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栖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 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

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玉女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 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

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 采桑子慢

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卓牌子慢 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绕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烛影摇红 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梦玉人引

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得春令慢 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宫春慢 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 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佩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谱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如梦令33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西江月50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南乡子56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玉楼春56字 小重山58字 踏莎行58字 临江仙60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定风波62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何满子74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本词谱使用符号说明

用字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压平声韵 压仄声韵

标记符号 ○ ● ◎ △ ▲

举例:

十六字令 捣练子

词例:〔元〕周晴川

眠,

△,

月 影 穿 窗 白 玉 钱。

◎ ● ◎ ○ ● ● △。

无 人 弄,

◎ ◎ ●,

移 过 枕 函 边。

◎ ● ● ○ △。

说明: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

《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例:〔南唐〕李煜

深 院 静,

○ ● ●,

小 庭 空,

● ○ △,

断 续 寒 砧 断 续 风。

◎ ● ◎ ○ ● ● △。

无 奈 夜 长 人 不 寐,

◎ ● ◎ ○ ○ ● ●,

数 声 和 月 到 帘 栊。

◎ ◎ ◎ ● ● ○ △。

说明:《捣练子》又称《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忆江南 忆王孙

词例:〔唐〕白居易

江 南 好,

○ ◎ ●,

风 景 旧 曾 谙。

◎ ● ● ○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 ◎ ○ ○ ● ●,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 ○ ◎ ● ● ○ △。

能 不 忆 江 南?

◎ ● ● ○ △。

说明:《忆江南》又名《望江南》、

《梦江南》、《望江梅》、江南好等,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

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例:〔宋〕李重元

萋 萋 芳 草 忆 王 孙,

◎ ○ ◎ ● ● ○ △,

柳 外 楼 高 空 断 魂。

◎ ● ◎ ○ ◎ ● △。

杜 宇 声 声 不 忍 闻。

◎ ● ◎ ○ ● ● △。

欲 黄 昏,

● ○ △,

雨 打 梨 花 深 闭 门。

◎ ● ◎ ○ ◎ ● △。

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啊

朗朗如玉山上行

黄苗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蒋维崧(峻斋)先生的书法集将出版,要我写几句话,一时百感交集,却不知从何说起。

人老了,惟一的好处便是多增长些见识,但同时也增加不少人世沧桑的沉重之感。

半个世纪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和蒋峻斋先生初见于巴渝。那时的山城重庆,虽则在日寇侵凌、风雨如晦、民生多艰的日子里,但炎黄文化的精粹,一时麕集于此。峻斋和我,那时常得亲炙的,是沈尹默(秋明)、乔曾劬(大壮)、曾克专(履川)、潘伯鹰(凫公)、曾绍杰诸先生。这些一代英华,年龄都比我们大,蒋先生又是乔壮翁、沈尹翁的入室弟子。履川和伯鹰先生,都是赫赫有名的书家,曾绍杰先生治印,也是名重艺林的。我初识峻斋,履川、伯鹰便交口称誉,说峻斋人品、学问、风度,都如六朝人所谓“朗朗如玉山上行”的。当时我十分羡慕峻斋得师得友,又有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我虽比他差长一两岁,却是跅弛无成,“食粟而已”;但这人生缘会,羡慕是没有用的。

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我有缘和履川、峻斋短期共事。那时节国是蜩螗,哀鸿遍野,我和履川朝夕相对,履川常以斗室独处、忧感摧心的乔壮翁为忧。有一次,壮翁小病,我们去探问能给他老人家做点什么。他苦笑地说:每个朋友能送一瓶酒就好。我们都说这事好办,回去便大家醵酒送去。谁知不到几日,便惊闻壮翁在一个雨夜自沉于苏州一小桥下的噩耗,老人遗下的,除了逆旅中一堆空酒瓶以外,还有给峻斋的一首遗诗。

不久,盼到一个“明朗的天”,我和峻斋又是“参与商”了。等到几年后北京再度“相见”,大家谈起在香港的曾履川,在上海的沈尹翁、潘伯鹰,在台湾的曾绍杰诸先生,真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慨。

以后,峻斋去了山东,最初还有些书札往来,其后形迹渐疏了。这次的“参商”少说也有二三十年。其中可能还有一两次例如全国书法家协会开会之类的相见,可是这些短暂拘谨的“相见”,一想到前人词句“见了还休,争如不见”,便不觉失笑。有时朋友自济南来,也带来有关峻斋的一些讯息,讯息有喜有悲,也不全都确实。但那时我自己的心态是:以己度人,悲、喜都只不过是个人私事;朋友往来,无非是“小资产阶级的所谓感情的温暖”……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时时拂拭”都来不及,何苦再去“惹尘埃”呢?一番“自讼”之后,爽然若失,遽然若醒;“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不通音问也罢。于是就像宋儒投豆子一样,安心地给自己投下一颗白子。(听前辈说:宋儒正心修身的方法,是平日备好一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一善念,便向盂中投一颗白豆子;心中起一恶念,便投一颗黑豆子。我曾经想,思想斗争,检查自己,是否也可以运用此法呢?)

言归正传吧,这“参商”了几十年,蒋峻斋先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则是可喜可敬的。他首先是一位功力湛深的语言文字学家,又是一位饮誉艺林的书法、篆刻家。

在纪念邓尔雅师的一篇拙文中,我曾有一点过迟的觉悟:“书法、篆刻,原是一门艺术,我原以为只要从书法的用笔、结构、布局等笔墨方面用功,或顶多读几本《临池管见》、《艺舟双楫》等,便可以跻身于书法家之林。但我体会到尔雅先生的成就如此卓越出群,原来在笔法(书艺)、刀法(篆刻)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学问根基——小学、训诂等文字学修养。”蒋峻斋先生的书法、篆刻成就,也正是深深根植于文字学的功底之中,和尔雅先生同一宗辙。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懂得“书法”,并且精通“书道”;不仅了解方块汉字的外形之美,而且深入了解到每一个字的来历、成长、变化,即构成书法美的根源。我想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一生修养,这应是正路。我虽然从小受教于邓尔雅先生,但平生疏懒散漫,没在严格遵从师训,所以白首无成,徒嗟追悔之晚。

我国早期文字,开始于“象”:“象形,象事,象意,象声”,然后是“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对“六书”的解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的。因此,汉字这种书写符号,生来就具有“造型美”的基因。我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同源”之一即“书”和“画”都始源于“象”。大篆(甲骨、金文)系统的书法是书法的根芽,它一开始就包涵着“美”。其后随着时代演变,不同的书体(隶、行、真、草)也就演变出不同的美的形式。蒋先生从治印开始,引起对古文字的兴趣,从《说文》小篆上追商、周金文以及秦、汉金石文字。他长期从事金文的研究,“吃透”了金文的造型、结构、笔触的美,以及因地、因时的变化发展所产生的美的特点,因此,他能胸有成竹地以毛笔宣纸这些工具,来发挥金文的艺术书风。他根源于金石文字,但却不是依样的、一成不变的、把彝鼎铭刻“指葫芦画瓢”那种“复制”,而是植根于长时间对古文字学研究的心得,对金文美的因素的探索,经过作者心灵的锤炼,变成了他自己的书法艺术。

八大山人的传世作品,有多幅临王羲之《兰亭序》(或称《临河序》),可不但形迹不似,连内容也不一致,八大“临”《兰亭》,只是根据他自己探索所得的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神髓,对《兰亭序》加以再创作而已。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正因为他是“再创作”,而不是复制。我看了蒋先生的《临繁卣器铭》、《临作母辛卣器铭》等作品,心里就想到八大山人一再书写《临河序》的奥妙。

峻斋先生早年写行楷书,深入沈尹翁的堂奥,朋友有时开玩笑,说得不到尹翁的字,求峻斋写一幅去乞沈老署个名,便是“真迹”,古人不是有“买王(献之)得羊(羊欣),不失所望”之说吗?可近年峻斋先生的书法、风格一变:方笔渐多,秾华渐减,在腴润中略趋瘦硬,在整饬中力求自然率真。人之一生,时势、境遇、历练、修养,都会随着时光流驶,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貌。

但“万变不离其宗”,决定自己命运和艺术成就的总体——个性或性格,是变不了的。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峻斋的金文、隶书、行楷、都使人感到风华高洁,通体布局,如大将临军,行伍整肃,而逐字则跳荡多姿,变化从心,别饶风骨。朋友们欣赏峻斋的书法,曾恰当地喻为:“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刘熙载引伸许氏《说文序》的说法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见清刘熙载《艺概·书概》)“如其人”,用来理解蒋峻斋先生的书法,是十分恰当的,他是一位当代的学人、才人、志行高洁的高人。

以上只是个人对蒋峻斋先生书法的一些皮毛之见,秕词谬论,还待高明的读者指正。

由于“参商”,由于多年来的“风吹梦渺,雨疏云隔”(郑板桥句),我了解蒋先生近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学术、艺术的成就的情况不多,只知道他发表过不少关于甲骨、金文及汉字演变等研究论文,出版过《汉字浅说》等语言文字学专著。山东大学中文系编写的《学习字典》,他负责指导和参与了整个编写过程。《汉语大词典》的编写,他默默地献出十载光阴,主持山东的工作。我也听说他到过日本、韩国举办书法篆刻展览……。虽则这点粗浅皮毛的知闻,也使得客里故人,北斗瞻依,望风企羡。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上文提到“巴山夜雨时”的师友,眼前就只剩两个老人,隔着万水千山,遥遥相望了。不过,民族文化这一浩浩长流,尽管绕尽了九曲三湾,有缓有急,却正如黄河长江,永远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永远与炎黄子孙共存。

因此,《蒋维松书法集》出版,不仅是可以告慰于壮翁、尹老诸前辈的。

一九九九年八月写于南太平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