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有关“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越利他,则

有关“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越利他,则

有关“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越利他,则越利己”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例

不以善小而不为

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1、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4、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5、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6、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9、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0、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关于利己与利他的名言、事例、语段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四川大地震,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利已:

范美忠,四川哗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现任职于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近日范美忠这番地震后的“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的表白在天涯论坛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认为,地震了老师先跑了是出于一种生物生存本能,无可厚非。但范美忠还要“洋洋自得”地自我表白,实在无法为人师表。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

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

是事例

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把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看作自己的责任,并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的自然回报,是长远、稳定的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获得者利己与利他显然是一对矛盾,最终丧失生存的权利;中间一种行为方式是洁身自好。想通二者的关系。

4.利他是实现利己的行为过程:前两种行为方式,在交往关系中习惯为他人考虑,理解他们在最高层次的统一与同一,就成为根本性的大观念。

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

④高级是“利人又利己”这种人总是在谋求双赢互利,属人中的“精明者”;

⑤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似乎不为人所感觉。

3.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础。

5利他是利己行为方式的最高级次。

人的利己行为的方式可以归纳为5个等级。这5种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行为方式的不同,结果则大相径庭,属人中的“高尚者”。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决定了他们总是事与愿违。

2.利他是人与社会最根本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1.利他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根据是利己的普遍性,单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要要懂得这句话:“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级;

③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属人中的“老实人”。

①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

②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属百姓所言的“坏人”,并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辩论题:利他比利己好 求辩论材料(实例,典故)!在线等!!

1、利已存在原始自发性,是与生俱来的,利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利他也更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例:战士牺牲自已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宁等。

2、利他于利已有所重合、有所矛盾

例:工程师建楼,演员表演,都存在即利已又利他,在大多数情况不矛盾。

但考大学就是矛盾的,但从全局利出发,当某个“利已行为”比“利他行为”更有利于大局发展时应该利已,比如考大学,因为我的分高,才能更高,比“他”更应该享有上大学的机会。对方有很多材料都可以用这个观点加以论述。

3、在不矛盾时,因为“他”比“已”多,所以利他比利已好,

在矛盾时,应该提倡舍已为他。这样可以得到他人的利我,如果他人都是利我,而我能利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关于 利己与利他 的议论文 怎么写昂!!!!!!!!!!!要有 古今中外 事例的!!!没有 也没关系!

长期以来,利已与利他被视为经济学中的两个不同范畴,实质上利他是利己的一种表现形式,利他的本质仍为利己。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侧重于研究物质福利即物质上的利己,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侧重于研究人们的精神幸福即精神上的利己。

经济学中的利己与利他关系最早是在斯密的着作中体现的。斯密在他的伦理学名着《道德情操论》中,从人的“同情心”出发,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认为“同情心使得利他行为存在,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斯密在他的经济学着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经济人的“利己”是积累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究竟是利己推动了社会进步还是利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后人迷惑不解,引发了“斯密问题”。其实究其根本,问题的实质在于利己与利他是否矛盾,如果矛盾当然就会存在所谓的“斯密问题”,如果不矛盾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在斯密时代,虽然已出现了利己和利他这对术语,并引发了一些争论,但对利他的冷淡却并不弱化经济人对经济行为的解释。继斯密之后,西蒙和贝克尔对利他主义又进行了一些模型化的阐述,再加上近年来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利己与利他关系已成为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利已和利他的关系通常被人们以经验常识去判断,并在伦理学和哲学层面上去认识,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在现代经济学中,说“经济人是自私的”,仅仅是就使“偏好函数最大化”而言的。这里的“自利”超越了生物本性意义上的自私和利他,而获得一种新的含义:人之所以“自利”,皆因为人被置身于一个各种资源都稀缺的社会中谋求生存。而对利他而言要区分两个层面的“对他人福利的关心”。一方面是基于血亲机制的行为,直接构成行为者的效用源泉。出于这种偏好机制的行为意味着,为了改善亲朋好友的处境,自愿放弃自己的部分财富和资源,且他人处境的改善本身就会给你带来某种收益。另一层面是基于互惠机制的弱利他主义行为,可以把它定义为:个人虽然暂时牺牲了某些资源,但通过强化自己的未来适应性,却收到间接的长期回报,且这一回报大于其直接付出的代价。这样,自利这一概念仍然可以很好地表达包含利他偏好的“私人偏好”,刻画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在他的效用函数中,当把利他行为纳入经济人模式时,排除了那些不能给行为者本人带来明显的个人利益的利他主义情形,也就是排除了纯粹利他、纯粹利己的形式,给利他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而利他的程度要视个人的偏好而定。总之,利他与利己共处于效用函数这个屋檐下,而至于是利己多一些还是利他多一些要视个人的偏好而定。浙江大学的张旭昆教授认为,利他动机对于分析纯粹的经济现象可能没有多大用处,尤其是在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的时候,利他动机可以被抽象掉。蒲勇健则用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来解释利他行为。他认为,当人口密度较低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不明显,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占据了主要地位,容易产生利他行为;而当人口密度较高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明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性占据了主要地位,容易产生利己行为,也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与利他行为的频度之间是负相关的。浙江大学的叶航认为自私或自利并不是经济学内在逻辑不可缺少的前提,既然经济学假设人的行为总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无需界定偏好的性质是否具有利己性或利他性,只要这些偏好能满足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和连续性假定,就可以完成对经济学的分析。

利己

1、按照利己实现的途径可以划分为直接利己和间接利己。直接利己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交易中面对面不通过第三者交易实现的,经济交易主体各自获得所需的物质利益,实现了物质上的利己,如斯密笔下的经济人。间接利己是指并不是一步就能实现利己目的,当利己目的不能通过直接途径实现,必须通过采取非利己的表现形式如利他来完成,但最终的目的仍是要实现利己。一种情况为,经济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甲方不能在当时获得物质的全部利益,把局部利益让渡出去,做出了局部利他行为,如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利益的让渡,使乙方暂时在利益上占据优势,但甲预期会在将来与乙有更多的合作,利益的让渡是排挤竞争对手的一种策略,那么这种利己被称为未来利己。另一种情况为,经济主体在非交易活动中,甲方做出了利益上的完全让渡,做出了全部利他行为,如慈善捐献,物质利益的让渡无论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没有收获任何物质上的回报,收取的是精神上的双重利己:一方面是自我愉悦的获得;另一方面是社会舆论的赞扬等外部效应,为未来物质上利己的获取奠定了一条玫瑰色之路。虽然杨春学力主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应为促进人类的物质福利,而不是直接满足人内在的精神需要,并说因为“经济人假说并不是低估这种精神需要的重要性才将其目光主要集中在物质福利方面,而是经济学的目标就在此!……经济学,除了为人内心生活的发展创造一个外部的物质条件之外,应该别无所求。即使是从理论上来说,那也应该是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目标!”但是当精神的利己已经具有物质上的利已的色彩,我们就不能把精神上的利己排除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西斯蒙第就曾经说过高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精神幸福,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物质福利。

2、按照利己的受益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利己和集体利己。具体又可以按照“利他”主体进行划分。第一,当利他受益人主体是个人时,表现为:(甲)利己——(甲)利他(乙利己)——(甲)利己。这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经济活动的模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甲收获的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利己,结果是社会进步。第二,当利他的受益人主体是国家、集体时,在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表现为(单个人)利己——(整体)公利——(所有人)利己,单个人的利益寓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中,个人利益的实现要以整体利益实现为前提,所以,在实现利已的同时,为整体的公利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这种意义的“利他”,整体再把公利通过国家职能造福所有人,实现所有人的利益,如此循环,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理论被笔者称为“甲乙理论”。当我们谈到个人利已的时候,就难免会谈到损人利己这种个人利己。在经济活动中,损人利已的情况应该是个案、偶然,因为市场经济活动是一个连续过程,个别的损人利己情况不是市场的稳态行为,市场也不会给一个人永远的投机机会,损人利己情况一定会中止在没有配合者的情况下,正如一个人一般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一样。利己要想真正的存在,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同时形成利他晕轮效应,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被社会所接受。损人利己在市场经济中是短寿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存在的,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的正常运行。

3、按利己的实现结果可以划分为物质上的利己和精神上的利己。当利己行动已经完成之后,经济主体将会盘点自己的行为果实。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当市场还主要是一个物质利益交换的市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将会收获物质上的利已,这是社会得以维续的必要条件。但部分人会做出物质利益的让渡,收获短暂的精神利己,如刚才所谈到的为取得未来利益而作出的暂时利益让渡。但通常情况下,经济主体主观上都会趋向于追求物质利己和精神利己兼收并蓄,这是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一个经济主体,仅仅实现了物质利己,会使自己的效用实现了最大化,对别人(除直接与其交易者外)没有任何效用的影响,没有效用的增加,也没有效用的损失,不会有关于自身形象的扩散效应;同理,仅仅实现了精神上的利己,对自已的物质利益是一个损失(虽然是暂时的),也没有达到最优,所以二者都不是一个理性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只有在预期物质利己实现之后,同时对自身形象有了一个正的效应,收获了精神上的利己,才更利于未来物质利益的获取。这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许多企业千方百计要与知名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保证有雄厚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这个企业的地位与形象。英国着名生物学家查德·道金斯曾经说过:“一旦当我们以审视的目光看待生物这些明显的利他行为时,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出于自私的伪装。”这只是交易中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当然在生活中、非市场行为中同样也存在精神上的利己,但这种利己无论在境界上还是在起点上都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利己。虽然这种精神上的利己被更多地限定在道德领域,但无论是来自于道德领域精神上的利己还是经济领域中的精神上的利己都会相应地推动一种进步,这也许是经济人理论即使是遭受了众多诘难也无法被抹杀的重要原因。总之,人的衣食住行用每一环节都决定了人不得不具有自然属性,追求物质上的利己是必然、是主流;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追求精神上的利己这种需求,虽然对单个经济主体而言,追求精神上的利己只是诸多行为中的一个偶然,但汇合整个社会群体的偶然行为,会使社会总是善大于恶,进步多于倒退。

4、按利己的目的性可以划分为主观利己和客观利己。主观与客观的划分往往与主动和被动相关。主观利己是指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主动寻求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经济人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在经济活动发生前或正在发生中寻找可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而且这种主动搜寻的动机体现了强烈的执着性,这一点也正是经济人的魅力所在。正是经济人这种对利益的执着追求创造了经济生活中许多奇迹,使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各个国家私营经济产生的巨大生命力与生产力都要归功于此。哈耶克就曾经说过: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经济理论每一重要的进展都是对主观主义进一步应用的结果。如果说主观利己是交易双方得以合作的前提的话,客观利己则是在当期经济活动结束后,来自于交易方或社会给予的不在意料之内的利己,如经过一次合作之后,发现对方可以继续长期合作。所以客观利己是指在经济主体意料之外的利己,不是经济主体主观搜寻的利己结果,但这种利己的取得要依赖于经济主体前期行为的绩效。但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主观利己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激发了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经济主体能够在即使是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结出果实,在创造生产力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许多经济主体在利益方面失去了理性,追求的是自身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背后却是社会成本最大化、收益最小化。所以,我们对经济人的利己行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5、按利己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作为手段的利己和作为动机的利已。作为手段的利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做出了经济利益的让渡,没有或只是局部实现了利己行为,但是通过这一行为,在将来获得了较大的利己,在前期所让渡的利己体现了作为手段的目的。作为动机的利己是指没有任何中间策略,直接从经济活动中获取收益的行为。前者体现了经济人的理性与高瞻远瞩性,后者尽管具有一定的理性,却是小作坊式的思维模式,不能成为经济生活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利他

1、利他的划分。关于利他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浙江大学张旭昆教授认为,利他行为包括四个维度:纯度、程度、广度和频度。从纯度考虑,利他行为分为软利他和硬利他。前者主要是指在利他行为背后隐藏了希望日后回报的动机,其根本出发点仍是利已主义,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及一些经济中的互惠关系。后者是指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满足,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以分为有限的硬利他行为和无限的硬利他行为。前者是指利他行为是有限的和适度的,也就是经济主体在实施利他行为时,所付出的利益损失必须在一定限度之内,不可能做到自身利益的完全让渡,即这种行为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后者主要存在于非经济领域,指一些人为了他人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并且他的行为服从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利他行为的广度取决于人的认同感的范围和对象,主要是指每个人认同的范围和对象往往有一个认同感最强的核心,然后随着范围的逐步扩大,认同感逐步递减。利他行为的频度主要是指利他行为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为之。浙江大学的叶航提到利他行为共有三种表现形式: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亲缘利他是从生物的角度出发,是指有血缘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做出的某种牺牲,不含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又被称为“硬核的利他”。但是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去好像总在设法使某一目标函数最大化,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一致。互惠利他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类似于某种期权式的投资,又被称为“软核的利他”。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使得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要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纯粹利他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在主观上不追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采取的利他行为。对于这种利他的存在,叶航运用博弈论给予了模型化的解释。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选择压力特别巨大的环境中,个体间的合作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不合作即意味着死亡使得纯粹利他的存在成为可能。

2、利他的本质。对照前面关于利己的阐述,我们就会发现,软利他行为和硬利他行为仍摆脱不了利己的本质。软利他行为之所以被饰以“软”字,关键在于它要求一定的回报,体现了利己特征,并且更多地体现在物质上的利己。硬利他行为似乎披有纯粹利他的外衣,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收获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利己。所以,无论赋予了软、硬作为修饰,这种从纯度上划分的利他行为仍不过是利己类型中的一种。从程度划分的有限与无限的硬利他,它们的道德含义要远远大于它们的经济含义。有限的硬利他是把部分经济利益直接转移给对方,似乎自身一无所获,其实获得的是间接利己和作为手段的利己,这种形式很具有隐蔽性,也是目前最受欢迎、最为普遍的一种行为。无限的硬利他行为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如果从物质利益上来讲,行为人的物质利益是无限地让出,但是在整个行为中他并不是一无所获,在他的价值天平上,他认为精神上的获得要大于物质上的付出,所以他从自身行为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利己。总之,无论利他是从何种角度来划分,利他只不过是利己的一种变形,从本质上讲仍归属于利己。当然在这里,我们把利他归属于利己,并不是否认利他存在的必要,利他之所以长期独立于利己而存在,关键在于它在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方面功不可没,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而不是动荡的环境,推动了经济主体摆脱动物追求“物质本能”的进程,进化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经济主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所有行为必须寓于整个社会体系当中,既然存在群体,势必要提倡公平,而利他在促进公平方面推动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利已和利他的关系

1、存在的条件。利己与利他是一对历史范畴。在原始的氏族公社阶段,自然条件恶劣,使得生存成为人们的根本需求,氏族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就是氏族的利益,不存在具体的利已与利他。当氏族逐渐增多,出现氏族间的竞争时,氏族自身的利己趋势较为明显。当然也不排除当面对共同的自然问题的时候,出现合作,有利他趋势。总之,当利己出现之后,利他就一直在酝酿中等待时机出现。当商品经济和私有制出现后,利己像一个终于找到土壤的种子一样肆虐疯长、遍地开花。可见,从经济发展史上来看,利己与利他的分裂首先要源于资源稀缺,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稀缺,而在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对物质的追求又是人的第一表现,导致竞争出现,利己与利他开始泾渭分明。物质上的利己占据主导,个别的物质上的利他则来源于富人的偶尔仁慈恩赐,获得些许好名声。客观上讲,当采取利己策略时,意味着自身的缺乏,因为缺少,所以想占有,故才有“利己”倾向。既然利已是由稀缺产生的,要想消除利己必然要从短缺走向富盈,也就是要从稀缺时的效用最大化转向富盈时的效用递减趋于零。这一点是同生产力的解释相吻合的。当生产力处于低级阶段时,物质的稀缺性促使人们产生效用“饥渴”,利己倾向严重凸现。利他则是利己走出贫穷的一个概率很高的选项。当人们处于生产力的高级阶段,对物质的渴望已经开始下降。这一方面可以解释富人们的慈善行为,当然这也解释了当存在贫富差距时,即存在物质多寡的对比时,物质丰富者从利己中做出局部利他的一种行为。那么当物质财富的占有者消除对立状态时,则利己将会削弱。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人的物质方面的属性利己在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时逐渐萎缩,人的精神方面的追求利他将占据统治地位。人在面临利己和利他选择时,必须要衡量物质和道德的双重砝码。如果利他所放弃的利己成本要远远大于利己的效应,则会选择利己。当利他所放弃的利己成本远远小于利己或不足以与利已相抗衡时,则会选择利他,而局部地牺牲利己的部分物质利益。从利己走向利他,对个人而言是物质利益的损失,对整体而言,确是公众利益的增进,这一步的跨越是一个时空与道德的双重跨越。

2.目的与手段。无论是从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看,还是从斯密的描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利己是第一要务。只要人有生存的需要,就必须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打算,这就叫生存,生存的每一个细节都将渗透着利己的倾向。当然我们不排除在个别时候、个别问题上存在利他行为,但毕竟是偶然为之,不可能是一个人不吃不喝的终生行为,经济人的利己是自然属性,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利己是目的、是根本;利他是利己的一个手段、工具。原因在于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利己还是利他都是他自己的抉择,选择利已与利他都是他的需要,后者徒具使他人受益的表现形式,利他实现之后,这个人本身收获的是一种满足感或对未来回报的一种预期,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利己(这在后面将要详细阐述)。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资源仍处于稀缺时,利已与利他的冲突开始缓解,而且利己的表象开始隐蔽,利他开始出现强劲的势头。可以预见,当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之后,自然属性的功能开始递减,社会属性的功能开始上升,利己将逐渐衰弱,但永远不会消失,正如恩格斯那句名言“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久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的差异程度。”

3、利他是利己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斯密等人的眼中,利己与利他是相互对立的,利己的经济人采取了利他行为,对于自身必定是利益的一种缺损。其实这也正是斯密及其后继者的谬误所在,他们把利己与利他放在不同的层面却试图要解决同一问题,这势必会引发“斯密悖论”。他们把利己行为限定在了经济领域,把利他行为限定在道德范围,这二者的范围决定了二者在利益上是对立的关系。其实,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内,利己与利他并不存在利益上的对立与此消彼长。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所有经济行为,道德色彩只不过是聪明的经济人为自己经济行为镀上了一层保护色,这层保护色下面仍然深藏着利己的动机,甚至是更大的利己动机。所以说,利他寓于利己是在经济现象面前我们不能否认的客观现实。利他的本质仍然是利己,利他是利己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尽管利己与利他在经济生活中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仍然要把它们作为独立不同的经济术语来分析,原因在于二者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这恰好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

利他与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 a 自己获得的和自己给与的多少不重要 b 自己获

利他与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 a 自己获得的和自己给与的多少不重要 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多得点的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从新生儿来到世界的第一瞬间开始,他的所有感受都是自己的,别人的感受与他无关;只要自己有需求就哭(婴儿遗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不知道也不可能管别人的需求。大脑这样的“知识结构基础”是为个体生存服务的,虽然没有善恶之分,却是一个极其容易接受私利,极难建立真正为他人、为社会着想的知识接受机制。因为一切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和愿望的刺激信息都是极其容易引起个体的注意,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而注意时和产生愉快情绪时,都能够聚集大量兴奋能量,产生深刻的痕迹和牢固的联系。相反,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婴儿是无法感受到的。幼儿及成年人,即使知道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也绝对没有自己亲身感受那么强烈——俗语说:针不刺到肉不知痛(准确说是知道会痛,却没有感受到痛),指的就是这种区别。没有强烈刺激,也就不容易产生深刻的痕迹和牢固的联系。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脑的“知识结构”确实是一个极容易接受“利私”,不容易接受“利他”的结构。所以,世界上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自私有程度之分,极端自私和极端无私都是极其罕见的。看看:只有溺爱、没有爱心教育的留学生竟然可以砍伤母亲,原因竟然是她寄钱迟了;昏迷倒地的老人,苏醒后竟然诬告救命恩人撞倒他!同样,雷锋式的人物也不多,翻开历史,除了传说中的尧、舜、禹外,就只有屈原、魏征、包拯、岳飞、陈之茂、文天祥、海瑞这几个舍己为公的榜样了!当然,再找找也许还有几个,但对比几千年时间的人口,再多百倍也无法改变“极其罕见”这个结论。

后天教育是决定个体内在自私程度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和法治机制是促进或制约个体自私欲望的重要因素。这里不做论述。

利他,从字面看,与利己不同,但是,细心分析,竟然发现实质上利己的占多数!请看下面的粗略分析:

1、真正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为儿女利益,母亲可以奉献一切,包括生命。

2、也称母爱,但实质上是利己,望子成龙是为了母凭子贵;望女成凤是为了女儿嫁得好,自己也风光。现实生活中,这种思想占多数,真正无私者不多。

3、爱情是历史永恒的话题,男性可以“不爱江山爱美人”,可以为爱的人去牺牲。女性可以“非君不嫁”,可以一同赴汤蹈火。这种真爱不多,否则不会成为少男少女梦想中的样板,不会成为激动人心的剧目。

4、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五千年生活经验的总结。

5、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宗教信仰,哲学信仰都可以培育出内心真正忘我的忠诚战士,从忠诚度来看,他们是为了理想,是利他。但是实质上,这种文明冲突本身就是零和博弈,其得就是另外人群的失。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他。只有佛教避免了这种冲突,可惜它只有软力量。

6、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至国家兴亡,小至兄弟分家,都无法避开这种本能。因利而合、因利而分直到因利而斗,同样,因利而利他,因利而付出,因利而贡献,都是不难理解的。

综上所述,利他往往是利己的不同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就是私欲利益博弈的场所,设计一个理想社会模式,让全人类不再争斗,实现人类大和谐,共同进步,人人幸福是心理学的责任。

根据人的本质属性谈谈如何处理好利他与利己得关系

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即:有势则从,无势则去。利丰则聚,利尽则散。

有时间多读《天下无谋之谋秘卷八书》。将社会,人性揭露的太深刻了。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套装共8册)》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统的注释,引经据典,读来令人豁然开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书中,读者不仅能很好地重温历史,更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场上、人际交往上更好地解决难题。

《罗织经(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小人经"坏人哲学"》:《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作者冯道可作者冯道可称得上是官场上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奇迹。由于作者特殊的经历和小人视角,此书便来得有些分量,用曾国蕃的话说:“一部《小人经》,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小人经》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权谋术(处世绝学)》:权谋术是应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权谋术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无论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最为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权谋术其实无处不在。权谋术在我国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权谋术著作,这部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怀疑的。现代作者史半山对这部书加以注释,并附以相应历史典故、人物简介,并加以阐发,既充实了内容,又增强了可读性。

《守弱学(人生胜经)》: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生动性、可读性等特点。

《韬晦书(最具功效的学问)》: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难理解了。

《止学(胜败荣辱书)》: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遭逢厄运,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态,抱怨和逃避是毫无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北宋宰相晏殊的这本书不仅立足于“解厄”,它更关注人们致厄的根源。晏殊在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这是晏殊的高明之处,亦是此书的特殊之处,可以说,这是一部古代历史上唯一的系统论述和解析“人性的弱点”的专著,可谓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仕经(做官学)》: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和改朝换代这样大的社会动荡外,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波谲云诡、变动迭出的就要数官场了。做官的人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即所谓建功立业,拜将入相,另一方面更要尽量保全自身,以固荣宠,其中自有诸多的学问和策略。

如何看待利己和利他的统一(下)

因此,在需求层次的基础上对利他主义的界定还需添加其他内容,关键就是关爱;有了关爱,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也可以产生利他主义行为。其实,无论从动机、效用还是从生存本能角度之所以都无法把“自私的快乐”和“无私的快乐”真正区分开来,关键就在于人的任何行为都有“本我”的因素;相反,那种仅仅出于生理需求的满足而不含任何感情的行为只是一种生理反应,这种反应不应该与具有人类道德色彩的用词“利己”和“利他”混同起来。这也意味着,区分利己和利他行为的流行标准隐含了内在悖论:如果带有人的情感因素,那么人的任何行为都包含“本我”的考虑,因而都可以归结到利己主义的,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将任何个体都视为经济人的内在基础;相反,如果抛开人的因素,那么根本就没有“利他”和“利他”之说,就如我们不会区分动植物的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一样。正因为“利己”和“利他”的界定必然包含了人类的感情以及价值判断,因而利他行为往往为社会所鼓励。当然,人类社会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法规,那么,我们如何确立受到鼓励的道德法规呢?为此,一些学者开始强调以关爱和公正作为道德的普遍原则的重要性,如阿伯.皮尔所说,“重要的不是信仰者和不信仰者的差别,而是关怀者与不关怀者的差别”;[1]究其原因,有了关怀,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就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就更容易采取合作的态度。同样,鲍尔斯也强调,“判断一项行为是否是自利行为的关键是其动机。决定性因素是这项行为是否由对他人的关心所驱动,而不是它是否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例如,许多慷慨大方的人喜欢助人为乐。但这些快乐并没有让他们成为自私的人: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出于非自私的动机,所以他们不是自利的”。[2]事实上,根据早期的功利主义原则或者规则功利主义的精神,社会的善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因此,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待人处世时要权衡他人的利益,要关注他人的存在并提供帮助,这包括衣食住行、病痛、自尊等。正如库利指出的,“同情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才能进入周围的生活,才能有意义地生活;他越少同情就越像一头动物,并且越少真正地接触人类生活”;因此,“自私的人(可被看成)是一个沉浸在自我中的人,或是一个以自己的方式维护自我的人,是一个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人”。[3]其实,人是社会性动物,他往往根据某些观点产生的冲动而行为,从而行为是存在某种亲和力的各种爱好的表现;不过,有的观点和行为对本人是快乐的,但对其他人则是不快乐的,而另一些观点和行为对他人也构成了快乐。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性冲动本质上体现为:对于他人的行为方式或状态知觉或想象会直接引起快乐或痛苦的情感,而人类行为的性质就在于这种冲动的特性。包尔生指出,当行为者倾向于推进自己和他周围的人的幸福或完善的时候,并且伴有义务意识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就是善的;而当行为者既无心愿也无能力推进他人的幸福的时候,甚至反而是扰乱和损害周围人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是恶的。[4]显然,一个缺少利他主义爱好的人,对他人的幸福和灾难是没有直接兴趣的,只要他不被间接地(即通过他的其他冲动的激励)要求考虑一下别人,别人的欢乐和悲哀,甚至别人的存在,他都一律漠不关心。因此,石里克指出,利己主义的根本特点就是:不为他人着想,对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追求个人的目的;相反,“对同伴们的行为方式或状态的知觉或想像会直接引起快乐或痛苦的情感”的冲动就是“适合性冲动”,“人们也完全可以把这种冲动说成是利他主义的冲动”。[5]霍夫曼也认为,道德的主要焦点在于考虑他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关怀”德性。一般地,一个缺少利他主义爱好的人,对他人的幸福和灾难是没有......更多唯美的句子:www.laorenka.com

最大的利己就是利他作文500字

快乐是什么?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这样一种角度而已。在沙漠中艰行而久渴的人,只要看到一丝绿意,就会感到快乐;在逆境中挣扎而伤痕累累的人,只要听到半句鼓励的言辞,快乐感便油然而生。帝王有帝王的快乐,百姓有百姓的快乐。好比许多人喝一坛酒,有的人用金杯盏盛着喝;有的人用漂亮的瓷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捧着大海碗豪饮;“好醇好香呀。”快乐的本质在于你喝到了醇香的的“酒”,而不是举起什么样的杯子。荆棘划伤了手指,可幸的是没有伤着眼睛;登山时不小心,金项链落下了悬崖,可幸的是没有危及性命。这些不幸之中的大幸,只要仔细去品味,就会感觉到它们像拨动着你快乐的心弦。快乐,不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天,上帝带教士去一个房间,见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柄太长,所以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已嘴里。然后,上帝又带教士去另一房间,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起来既饱足又快乐,而他们的汤匙跟上一房间里那群人的一样长。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境况,这个房间的人快乐不已,而那个房间的人愁眉苦脸呢?”上帝微笑道:“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与他人互惠互存。人性中本来就包孕着利他性,而利他性又反馈于“我”,这样才构成一个良性的“人际链”。第二个房间的人及其情景,就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你付出了爱,别人会感激你,你也会感激别人接受你的爱,这样,你永远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而且,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快乐也越多。朋友,倘若你要问我,既然快乐是一种角度,那么快乐在哪里,我坦然地告诉你,快乐,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是什么?”我不止一次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快乐就是开心、高兴,比如你获了什么,就会快乐。” 我觉得我们小学生并不快乐。每天我们上学,课上做的练习题,课下的家庭作业,像一根又大又重的铁板压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会快乐吗? 再加上课余时间参加的各种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音乐班、体育班等等。我们会快乐吗? 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除去参加的各种辅导班,有些家庭,父母还会给我们请家庭教师:教语文的、教数学的、教英语的,我们会快乐吗?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也知道,但是家长没有想过,这些负担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现在,因为学习、看书引起近视的同学已经很多了。比如我,才上五年级,就带上了一副200多度的眼镜。 这样,我们会快乐吗? 老师,少布置些作业吧!爸爸妈妈、多给我们一些玩的时间吧! 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并不完美,如果去亲身体验,我们既能游玩一番,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如果光坐在书桌前背书、做题,不仅知识记得不牢固,而且对身体也有影响。还谈得上什么快乐? 有兴趣爱好也是好的,如果被迫去学,那产生的影响就是负面的了! 最后,我希望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都能放开我们一些,让我们去亲近大自然,天天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