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欣赏 > 冷嘲热讽好玩吗?

冷嘲热讽好玩吗?

孔子是一个善于自嘲的大师级人物。他与郑的弟子失散了,独自在东门外游荡。子贡到处找他的老师,一个人告诉他:& ldquo东门外站着一个人,看起来像只走失的狗。那是你的老师吗?子贡找到孔子,转述了那人的话。孔子苦笑着说,他描述得很生动:& ldquo是的,我看起来确实像一只迷路的狗!【/br/】孔子乱世到处游说,到处碰壁,又尴尬又郁闷。他能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他很有自知之明。看来自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魏晋士人刘玲是饮酒自嘲的大师。喝醉后,刘玲不像死猪一样睡觉。他能让人发笑。他又瘦又干,长相也不好。有一次他喝醉了,跟人起了冲突,那人挽起袖子,伸出拳头准备& ldquo修刘玲的时候,刘玲也撩起了她的衣服,但他没有来动用武力。他露出狰狞的一排排肋骨,缓缓说道:& ldquo听着,你有什么地方可以把拳头放在我的鸡肋上吗?那人笑着走了。刘玲及时自嘲,起到了四两回的效果,既挽救了血肉之躯的苦难,又传世佳话。

自嘲需要底层开放的心态。因为心胸宽广的人一般都是幽默的,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宁愿拿自己开心也不拿别人开心。自嘲是自知、自娱、自信的表现,是一种高级幽默。

宋代诗人石,诗酒奔放。有一次,史骑马的时候,马夫一时失控,马吓得急忙跑开了。曼青摔倒在地上,摔得很重。新郎吓得要死,但他还是慢慢地对新郎说:& ldquo还好我是石学士。如果我是瓦学士,岂不是更早被破?

最近看到两个墓志铭,很搞笑,充满自嘲。一位是书法家启功,他在66岁时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题词是: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也不专。名字虽然有名,但不够。不高不低。麻痹的往左拐,白曾往右。表面略圆,皮不厚。老婆死了,没有未来。他记忆犹新,但他的病还是老样子。六十六,不是没有生命。八宝山,渐渐聚在一起。计一生,时越卑微。身和名一起臭。

另一位是著名戏剧家翁欧洪,1993年不幸逝世。这个《子之明》是翁先生生前的一个人生总结:是读书的种子,是江湖中的和尚;他还用黑色粉色作画,在朱墨写作。甘在菊园中做花虱,在书林中垂钓不厌;书破千卷,只有一本是绿的;路无薄云,行万里路;宁屈于花鸟,不屈于士绅;步韩庆无珠帘之影,仪戴笠翁无玉堂之心;看破真相的没做过,忙过几次;不归则归,这是一代古人。

诗人北岛康介说,在他看来,懂得自嘲的中国文人不多,所以不是重就是轻。我的理解是,自嘲的严重程度很难把握,自嘲太轻,比如隔一只脚就痒,有多愁善感的嫌疑;自嘲太重,让你一文不值,接近于自卑和自卑。& ldquo身和名一起臭,有些字很重。翁欧宏的自嘲恰到好处。& ldquo宁拜花鸟,不拜士绅,这大概是所有善于自嘲的文人最本质的底蕴。

由于专业原因,学者们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学者选择自嘲。潜意识里有这样一种心理:我嘲笑自己很久了,甚至& ldquo我已经鄙视自己了。再冷嘲热讽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