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中国被一条下水道与世界隔开

中国被一条下水道与世界隔开

作者:时寒冰来源:《上海证劵报》2010年1月29日

“旧城改造”这个词早就为人们所熟悉。

所谓旧城改造,是指原规划不合理,原建筑陈旧,原建筑被拆除、重新规划、设计、建造。旧城改造一直被视为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动力,却很少意识到其巨大的消耗和财富的浪费。

出国后才知道旧城改造是中国独有的,西方世界很少这么说。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先从下水道说起。

即使没出过国,在西方电影里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人并排走在下水道里,无论是为了逃跑还是为了追捕凶手,下水道宽敞得让人眼前一亮。如果我们看得更深一些,那些下水道是100多年前甚至200多年前建造的。一次性投资,造福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再看看我们的下水道。别说钻人了,一头猪不幸跑到下水道,下场就惨了。不用说,我们的下水道很小,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于是,三天时间,挖了两个头进行修复,清除堵塞物。下水道每修一次,GDP就会增加,财富却悄悄流失。当然,城市的运营效率会大大降低。西方国家一劳永逸的修下水道,虽然已经无法再为GDP增长做贡献,但却在默默的积蓄着巨大的财富,提高着城市的运营效率,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样,中国和世界之间其实就有了下水道。

一条下水道不仅反映了规划侧重点的不同,也反映了对GDP和财富态度的不同。

走在古老的西方街道上,有时感觉像走在梦里。老城区也很有特色,富有文化沉淀和精神内涵,使老城区具有令人敬畏的威严和美感。旧城需要的不是改造甚至保护,而是让它自然存在,就像对待阳光和空气的态度一样。

这正是中国所缺乏的。

长期以来,我们更注重GDP增长而不是财富积累,更注重短期奢侈而忽视长期规划。虽然老城区不断被新城区取代,但人们的归属感却在下降,因为随着老城区的消失,原有的文化沉淀不复存在,辛苦创造的财富也荡然无存。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一个世纪的眼光来规划我们的城市?

最近去了一个有两大计划的城市。第一任领导人制定了发展西区的宏伟计划。西区建设过半后,领导调任,新领导大笔一挥,制定了更宏大的东区发展规划。结果西区荒废了,原来的投资泡汤了。

每天越忙,GDP增长越快,优秀干部的政绩越多,当然个人财富增长也越快。做不止一件事。但在这样的地方,人们的幸福指数往往很低。

在西方,计划一旦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谁也不能随意修改。

因此,在规划方面,也要多听取研究机构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出真正长远的战略规划。一旦通过,就赋予法律效力,大家必须按计划进行城市建设。那样的话,用不了多久,恐怕中国的下水道里就可以几个人并肩而行,中国就可以安静地积累财富,享受城市柔和的阳光了。

【注:本文写于1月19日。短短10天获批,1月29日在上海证券报头版刊登。它出版时被删节了。这是完整版。报纸上刊登的是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