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毕业生的失业生活

毕业生的失业生活

曹锋于2001年考入湖南郴州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2005年夏天毕业。现在这个回国去南方采金的人,一年后回到北京和新一轮毕业生一起找工作。

七年前,为了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增加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校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80万人。1999年,入学率高达47%。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它分别以25%、17%和1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530万人。

当初,那些是因为& ldquo如今,受益于扩招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甚至失业的尴尬。

有一天,深圳

毕业三个月后,曹锋去了深圳。

2005年10月的一天,深圳没有招聘会。曹锋醒了很久,拒绝起床。临近中午,他带着50块钱出去了。我在小餐馆点了一道川菜猪肉,吃完点了一包烟,在街上瞎逛。漫步到布吉海关的人行道上,我低头一看,只见那双落满灰尘的皮鞋微微皱着眉头& mdash& mdash找工作的时候要看起来干净。于是我在路边的擦鞋摊坐下。摊主是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女人。她低着头擦鞋。曹锋觉得很棒,递给她两元钱,其中一半是小费。& mdash这是他第一次给别人小费。女人接过钱,看着他摇摇晃晃地走了。看到曹锋不好意思地&其他;嘿嘿二,我以为我其实还不如这个靠擦鞋为生的女人。一想到我昨天的行为,我就忍不住笑了。

昨天,人才市场有一个小型招聘会,曹锋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到了这里。人很多,但是和新闻有关的招聘单位很少,他的简历几乎发不出去。在高校扩招之前,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扩招后,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每年这个专业毕业的一两万人是扩招前的十几倍。不要说新闻机构招聘少,就算有足够的招聘机构,竞争也会很激烈。

想了想,曹锋拿着一摞简历,一个人闯进深圳新闻大厦。保安在楼下拦住了他。不甘心,马上坐车到特区的报社大楼,看到自己傻了:深圳特区日报、鲍静、解放军日报、中国新闻、南方都市报、新华网& hellip& hellip这里有这么多单位。曹锋深吸一口气,走进一间又一间办公室,笑容满面地递上简历,满怀期待地自告奋勇& mdash& mdash& ldquo你好,我是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这里需要记者编辑吗?礼貌点,说& ldquo对不起,这里不缺人。& ldquo哎,我是北京人,可惜不招应届毕业生;不客气,说不用抬头& ldquo你没看到我很忙吗?& ldquo你最好去& hellip& hellip

曹锋非常失望地走出了报社大楼。大楼的保安来查他的身份证。他看到有三四个人在他想攻击的时候追过来,他只好忍着。突然下起了雨,风把街道的树枝横着分开了。曹锋一个人走在深南大道上找站台,心里很苦很冷。

去南方和北方找工作

毕业前夕,新闻专业的曹锋在北京现代文明图片社实习,但他在毕业前就不再去了,因为他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毕业后,当学生们雄心勃勃地去工作时,曹锋和一个老乡住在北四环的一所平房里。规划他们美好的未来& mdash& mdash经过两天的考虑,我决定回家开一家数码店,但是第三天就被舅舅泼了冷水,不得不放弃。

不久之后,我叔叔把曹锋叫回了他的家乡,给他在郴州电视台找了一份工作。但是之前在电视台实习过的曹锋,真的不想在家乡天天打牌。颓废的生活,他南下广州。

当他刚到的时候,他很快适应了南方温暖的气候,以便& ldquo过着舒适的生活,他拒绝了一份基本工资为2500元的编辑工作。& mdash在一家叫博雅堂的文化传媒公司,我出版了一本关于志愿者的刊物。当他厌倦了悠闲的退休教师日子,去找工作时,他发现没有这么好的工作。


曹锋立即搬到深圳,经历了找不到工作的日子。他叹口气走了三个月,当& ldquo当你受不了现实,受不了自己的时候,你选择离开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 ldquo生活在日益减少的金钱、信心、尊严和梦想中。然而,不管他在哪里,曹锋都是& ldquo既没有特别的快乐,也没有特别的痛苦,既没有真正的焦虑,也没有彻底的绝望。

又失业了

之后,曹锋回到了北京。随着扩招第三年的学生即将毕业,& ldquo更有利于实现梦想的北京,并没有给他带来找工作的机会。

2005年冬天,曹锋简单地住在清河的一所租来的房子里,天翻地覆,脱离现实,麻木地寻找所谓的& ldquo诗意人生。这根本无法摆脱他的内疚和艰辛& mdash& mdash我家一直以为他是北京的官员。那段时间他每天去附近的书店看哲学书,每天写日记,写二十到三十万字的内心斗争:& ldquo我知道我们是穷人,我们需要努力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在阳光下享受。社会现实很残酷,北京留给我们这些没有关系没有基础的人的机会不多。我们如此热爱美好的生活,但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hellip& hellip

曹锋甚至开始推翻他过去的观点,不得不承认人际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和寻找就业机会的最佳途径。& ldquo分配& mdash& mdash这种90年代以前大学生最熟悉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定产物,已经成为21世纪曹锋和大学生遥不可及的一面镜子。但他一直鼓励自己:& ldquo是时候站起来,回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了。你不应该蜷缩着去收集梦想,不应该像蚯蚓一样躲在昏暗的泥土里,不应该像犀牛一样踩在坚实的地面上。

春节回家很长一段时间后,曹锋非常自豪地回到了北京。这个时候他去QQ就喜欢隐身。他不敢给亲戚打电话。工作没定下来就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或者在物流行业找到好杂志后就开始和朋友恢复联系。但是就在他的朋友们为他终于安定下来而窃喜的时候,他又辞职了。

原因如下:曹锋通过关系找到了一家国内物流公司总裁的联系方式,并请他面试,希望通过这位总裁认识国际同行& mdash& mdash关于家乐福和沃尔玛的一些信息。本来总统听说他很热心采访,就主动来杂志社了。结果他一听说自己在采访别人的事情,态度一百八十度大变,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这使曹锋遭受了面试失败的挫折。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整个物流行业有20多家杂志,每个家庭都习惯了付费的新闻报道,这几乎是潜规则,他很失望。& ldquo虽然成功的面试让我很有成就感,但我还是觉得,没有兴趣的支撑,激情不会长久。

被朋友追问,他声称辞职是因为对物流行业不感兴趣。

严峻的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差。在曹锋的年级里,两个新闻学班的100多名毕业生中,有20多人被录取或送进了研究生院,另有20或30人继续深造,准备考研。参加工作的学生中,有10多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10多名幸运的去了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工作,其余的在不稳定的纸媒或网站或广告公司工作。像曹锋,很久没有固定工作了,班上还有一个男同学。不久前& ldquo我屈服于父母的意见,回家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曹锋不小心的时候,他遵循去年的做法。滞留的75万失业青年大学生正在与今年新毕业的413万大学生竞争。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49.81%已签约且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毕业生,1 5.02%不想马上找工作,27.25%未找到工作。其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想& ldquo零工资就业。偶数& ldquo村官,去年很少人关注的怪事,今年却成了本科毕业生的大多数& ldquo甜蜜。


今年上半年,回到北京的曹锋(音译)在大学里一直住在比他低一岁的男生宿舍。在这60%的大学生中。在冒险岛的环境中,有一种情绪笼罩着曹锋和他的弟弟们:当所有人都失业时,他们的情绪仍然稳定;找到工作后,他开始习惯弟弟们的懒散状态。好像他工作时有优越感,不工作的人可耻;看到他的工作,嫉妒也让弟弟们急于找工作。他一辞职,弟弟们就懒得投简历了。& ldquo这就是群体中人的从众心理。如果你看到身边有很多情况相同的人,你会鼓励对方找好工作,有时候也会& lsquo鼓励。可以回家隐居。这种相互影响对拖累的副作用不小。

在今年的毕业生调查中,大学生仍然是& ldquo强调东方,照亮西方。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大学生在争夺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这是大城市的普遍现象。上海、北京、广州仍然是今年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方。

如今,像曹锋一样,他毕业于一个住在母校附近的流浪家庭。如果他在一个城市本科毕业,那他就不能改为考研& ldquo争取一个家庭,实现低工资甚至零工资的城市就业& ldquo奉献一个家庭& ldquo我宁愿在大城市有一张床,也不愿意在西部有一间基层套房& ldquo放弃家庭& hellip& hellip都不叫& ldquo城市依赖患者。

不想失去自己

& ldquo我很努力,也很珍惜,但是当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觉得自己工作的时候,离自己的想法越来越远,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没有目标。我知道我需要找一份工作,但工作后我迷失了自己。当他说话的时候,曹锋用两只眼睛盯着远处,但是他的眼睛是不稳定的。

因此,曹锋在上大学之前经常怀念他在一个小地方的生活。他的精神虽然单调,但也充实,有种无知者无畏的感觉。如果曹锋当年没有来北京读大学,他可能会像他家乡的人一样生活几代人。无论是农民还是外出打工,他都会努力奋斗,但他的感觉肯定与现在完全不同。& ldquo去北京读书,眼界大开,心智容量大,难以满足。反而觉得越来越空空虚。

虽然目前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但当谈到未来时,曹锋坚信他30岁时会有所作为,因为他没有完全放纵自己,他仍然比许多上班的人学习和阅读更多的书。

& ldquo原来大家都多相信了一点,觉得地上的每一盏灯都被那个梦照亮了。都是翻起脖子去接光,脖子一热就觉得暖和;晒黑了就觉得健康;肌肤滚烫,梦想更近;泡沫,已经在梦里,痛并快乐着& hellip& hellip电影《梦想可能成真》中的这句台词非常接近曹锋现在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