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黄河上的风浪怎样险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黄河上的风浪怎样险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黄河上的风浪怎样险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黄河上是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景象。波浪滔滔的黄水 汹涌的激流 黄河滚滚 险恶的风浪不禁让人胆战心惊。

黄河上的艄公面对险恶的风浪什么地穿着竹篙一点也不怕什么填上一对反义词

黄河上的艄公,

面对险恶的风浪,

(从容)地穿着竹篙,

一点也不怕。

历史上的独孤伽罗到底有多厉害

提到独孤伽罗,如果没有电视剧《独孤天下》的热播,估计没有人知道她是谁,这也难怪,就算是独孤伽罗的丈夫隋文帝杨坚,也并不被人熟知。对于《独孤天下》这部电视剧我不想说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真正的独孤伽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句话总结,独孤伽罗是个厉害角色,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为政治家的伟大女性。

文献皇后,独孤迦罗,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的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岁的时候,独孤迦罗嫁给了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家道中落,丈夫杨坚也遭到权臣的猜忌。

独孤迦罗保持低调谦恭的作风,以期替丈夫消除灾祸;在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 独孤迦罗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杨坚保持了强烈的影响力,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名门之女,文武双全

独孤迦罗的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时进太保、卫国公。

母亲崔氏,为北魏永昌太守崔稚长子崔彦珍之女。清河崔氏,是中古时期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才辈出,家族成员曾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独孤迦罗,就是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长大的。独孤迦罗身上既有父亲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也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

独孤迦罗生长的年代,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爆发,社会长期得不到安定。处于掌握核心政权的顶级权贵家族,让独孤迦罗的视线超出了一般的名门之女,锻炼出了不一般的勇气和胆识,让他开始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天下局势与命运。

家道中落,夫妻同心

独孤迦罗的父亲独孤信,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于是便把十四岁岁的独孤迦罗嫁给了杨坚。当时杨坚只有十七岁,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杨坚性格沉稳,外表木讷而内心强大,因从小在寺院长大,又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贵族联姻。

杨坚此时初入仕途,又得配佳人独孤迦罗,踌躇满志,正欲有所作为,然而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在杨坚与独孤迦罗结婚的前夕,西魏、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宇文泰去世,遗命他的侄子宇文护辅政。

在宇文护主导下,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元氏政权,独孤信作为西魏忠臣,在与宇文护的争斗中失败,被逼自杀,妻儿也受牵连,流放到蜀地多年,独孤家族从此退出权力中心,家道中衰。

由于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和独孤信联姻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遭受了池鱼之殃,他备受猜忌,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能升职,甚至随时有性命之忧。

同舟共济,为夫消灾

独孤迦罗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有她的丈夫杨坚。在这个时候杨坚对她更加爱怜有加,他们有建功立业的共同理想和志向,夫妻二人盟誓,无异生之子,相约白头,永不变心。杨坚夫妇相继生下了五子五女,携手走过了近五十年的风雨。

在杨坚的一生中,独孤迦罗始终是他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战友和精神支柱。

政治斗争的残酷,在杨坚夫妇面前展现无遗,宇文护攫取政权,权倾朝野。他的目光还经常瞄向杨家这条似乎不太稳固的船。在这个状态下,杨坚和妻子不得不互相鼓励,互商对策,以逃避宇文护怀疑的目光,独孤迦罗也一直保持低调谦恭的作风,尽量为丈夫消除灾祸,不给宇文护以可乘之机。

当然宇文护迟迟不对杨坚下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周生存环境十分严峻。北有突厥,东有北齐,南有南朝,而杨坚的父亲杨忠骁勇善战,在北周一直拥有相当高的地位。杨坚的两个弟弟也相继和宇文皇室联姻,因此,杨坚夫妇在父亲这棵大树下才得以保全。

得遇明主,中道崩殂

父亲杨忠去世后不久,北周天和七年,隐忍多年的周武帝,突然发动政变,铲除了权臣宇文护,杨坚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由于杨忠为北周忠臣,杨师傅自幼不曾依附于人,因此,周武帝特意礼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

不招人妒是庸才,杨坚气质突出,周武帝的心腹之臣对他有所猜忌,就劝周武帝尽早铲除他。索性周武帝并不相信相面之言,但由此杨坚也更加行事谨慎。周武帝倾全国之力消灭了长期对峙的老对手北齐,为统一中国做好了准备,但是却因病英年早逝,其子继位,是为周宣帝。

少帝无恩,如履薄冰

周宣帝上台后,一反其父励精图治的作风,为了抓紧全力,其引入岳父杨坚辅政,虽然杨坚跻身到了政治权力的最高阶层,但是这个女婿实在是凶狠残暴,收拾了一批宗室大臣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这位岳父。

周宣帝册立了四个皇后,又想让杨皇后自尽,在杨家面临帝王的不测之怒,家族命运悬于千钧一发之际,危急关头,独孤迦罗一展北方妇女的坚强,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杨丽华免于被赐死之难,家族也免于株连之灾。

杨坚再次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正想图谋外放保全性命时,长期处于非理性生活状态的宣帝暴病而亡,权力处于真空期。幼帝只有九岁,宣帝的宠臣想引杨坚入宫,试图通过控制杨坚来操控最高权力。

当国不让,舍我其谁

杨坚和独孤迦罗的人生,始终都在政治险恶的惊涛骇浪中度过,因此积累下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通过一番争斗,杨坚控制中央权力。这个时候,杨坚面临两种选择,一条保存年幼的周帝,作为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另外一条就是取而代之,代周自立。这个时候何去何从?杨坚犹豫不决。

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迦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说道:“夫君与其做权臣身败名裂,不如当皇帝千秋万载!”在关键时刻,独孤迦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断的政治家气魄。

二圣临朝,开皇之治

杨坚继皇帝位,建立隋朝,三天后册封独孤伽罗为皇后。从此,夫妻二人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和心血。独孤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君主能够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

独孤皇后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行。隋文帝对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之人尊二人为“二圣”。隋朝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多都是两人共同制定的。

在爱妻独孤迦罗的辅佐和支持下,隋文帝杨坚迅速稳定了政局,领导着一批能臣干将,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影响深远的全面改革。他首先恢复了汉制,建立了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北破突厥,重新建立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南平陈国,统一了分裂将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改革官制,正式确立分工明确的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打破了世家门阀垄断的政治;修订律法,废除大量酷刑,制定了影响整个封建社会的《开皇律》,开创史称“开皇之治”的盛世,对此独孤伽罗功不可没。

外戚无权,无能不储

对于外戚,独孤迦罗的态度是“贵而不用”,可以给他们大量的财富,还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就是不给他们实际的权力,以防止他们扰乱朝政,从根本上杜绝了外戚专权现象的产生。

开皇末年,独孤迦罗在费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很多人说独孤迦罗废太子是因为宠爱杨广之故,但事实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杨广在各个方面确实都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作为皇位的继承人,他比杨勇更加合适。独孤迦罗易储是从巩固新的政治统治,维护集团利益来考虑的,绝不是一己之私。

专情非妒,情比金坚

很多人说杨坚惧内,这也是不客观的,因为从我个人来讲,爱之深责之切,杨坚不是惧内,而是爱人。爱是纯粹的,容不得半点杂质。

独孤迦罗作为鲜卑族后裔,“一夫一妻制”是她根深蒂固的理念,因此她不会容忍有第三个人插进来,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她会心狠手辣的对“小三”痛下杀手,而隋文帝杨坚也不敢说什么了。

独孤迦罗死后,隋文帝杨坚十分悲痛,两年之后,也郁郁而终。临终之前,要求将自己与独孤伽罗合葬一处,二人可以世世代代常相厮守。

在我看来,独孤迦罗和吕雉、武则天可以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三位女政治家。

王之涣的凉洲词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奔流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和天上的白云相连,玉门关孤零零的耸立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要用那哀怨的<来埋怨春光来迟,因为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一带.

王之涣的凉州词的意思

王之涣 (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编辑本段翻译

远望矗河像丝带一般好像飘到了天空中,

在高山脚下,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在那里。

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

就算是春风也吹不到玉门关外的。

宋江的简介。。。。。。

宋江,字公明,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被逼上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宋江性格沉稳、仗义疏财、有策略、指挥能力强、但只知愚忠、一心只想招安、懂得使权谋之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外貌特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情扫除四海之心机。

中文名

宋江

别 名

宋公明,宋押司,黑三郎

国 籍

中国 宋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郓城县宋家村

职 业

梁山泊总兵都头领

绰 号

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

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宋江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相熟,“生辰纲”事发后,宋江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两条黄金,不料被他那私通张文远的小妾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逃回家隐藏起来,后得好友朱仝私放,先在柴进庄、孔家庄、清风寨逃亡一年后,其父宋太公让其去官府自首,后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

初到梁山

赴柴进庄上避难时,与武松相识。宋江走后往清风寨投靠好友花荣,并于清风山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位山寨头领。在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便与花荣大闹清风寨,收得秦明、黄信,劝众人同上梁山。于路在对影山劝收吕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书,宋江回家奔丧被擒,发配江州,沿途结识李立、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勇、张横等好汉,至江州经梁山军师吴用书信介绍与戴宗相交,后得会李逵、张顺。宋江又在酒醉之下于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罪,得梁山众英雄法场相救,在白龙庙聚会同上梁山,坐了第二把交椅。

统领梁山

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死后,坐上第一把交椅,在打退朝廷多次围剿后归顺朝廷,为朝廷征战南北,梁山好汉死伤大半。最终被高俅下毒杀害。从此,梁山主事厅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天下八方节度使,并活捉高俅,梁山事业也发展到了鼎盛。日后,宋江率众接受朝廷招安,并北上抗辽大获全胜,迫使辽主动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都取得了胜利,不折一将,立下汗马功劳。征方腊后,梁山好汉伤亡惨重,只剩27人回朝,封官赐爵后。

起义历程

宋代自赵匡胤开国以来,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宋江

一直举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封建压迫非常厉害。特别是北宋末年,由于推行上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十分剧烈,封建剥削也异常残酷。所以,虽然当时工商业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出路较广,社会矛盾仍然相当尖锐,农民起义次数很多。仁宗时代在西夏用兵之后,几十人到数百人的小规模农民起义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宋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举起义旗的。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月,他聚集36个人,在京东东路所管辖的黄河以北地区起义,专打社会上的不平,杀富济贫,反抗北宋王朝的残酷统治,引起统治者的恐慌。

起义发生不久,宋徽宗赵佶便诏令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于宋朝军队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又由于宋江“其才过人”,属下的36个人都是强悍猛勇之士,个个英雄,所以,这次征剿不仅没有消灭宋江起义军,反而使其威名远扬。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宋江等人没有像《水浒传》等文艺作品所描绘的那样,入据八百里水泊梁山替天行道,而是“横行齐魏”,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河北一带。宋江率众攻打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益都),转战于青、齐(今山东省济南)至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北)间,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在数万官军的围追堵截中,起义军攻城陷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似一把钢刀,令统治者闻风色变,“官军莫敢撄其锋”,成为一支很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队伍。

新版《水浒传》中的宋江[2]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县。宋徽宗赵佶闻知,采纳亳州知州侯蒙“赦过招降”的建策,颁旨招安,侯蒙旋卒,此事不了了之,宋徽宗遂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往讨。

宋江避其锋,自青州率众南下沂州(今山东省临沂),与官军周旋年余。宣和三年初,转向南攻打沂州(今临沂),战斗打得十分艰苦,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被知州蒋园率兵击败。二月,起义军继续南下,攻打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接着,占据楚州(今江苏淮安),进入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境内。在这些激烈的战斗中,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指挥若定,谋略过人,战术灵活多变;同时,正如后来元代陈泰在《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中所说的那样:“宋之为人,勇悍狂侠”。

宋江作战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打出了威风,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认其有勇有谋。就在同一月里,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也率义军连破处州、秀州(均属浙江),其攻势凌厉,使北宋王朝十分惊恐。为了瓦解、镇压这两股农民起义军,亳州知州侯蒙向宋徽宗上书,道:“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没有敢抵抗的,说明他必有超过常人的才能。不如赦过招降,让他率兵讨方腊以赎过,或许还能平定东南之乱。”宋徽宗对这个主意十分赞赏,立即下诏给刚刚以徽猷阁待制出任海州知州的张叔夜,令其设法招降宋江。

张叔夜到达海州后,起义军正准备攻城。宋江和起义军副将吴加亮等人,仔细分析了海州滨海的特点和城防情况,决定从海上突破,于是直取海滨,俘获了大型船只10余艘。然而这一切,都被张叔夜所派的侦探窥视到了。张叔夜连忙招募敢死队1千余人,在近城设伏;然后,再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双方开战后,伏兵蜂拥而上,举火烧毁了宋江的船只。宋江虽然率部勇猛拼杀,给敌人以重创,但见船只着火、退路已断,也不免有些慌乱。这时,张叔夜又乘势发动全面进攻,俘虏了吴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围之下,痛感大势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3]

人生终结

宋江被奸臣高俅等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骗李逵来喝下毒酒,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后,李逵必然造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宋江[4]

反,这样会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两人死后,宋江给吴用和花荣托梦。次日,吴用去了宋江托梦给他的地方,看到了二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吊。这时,花荣从船上飞奔到宋江坟前,两人一惊,之后,二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亡。

宋江之死应该是没有悔意的,带着几个剩下的兄弟饮下毒酒非他所愿。相信宋江对性命的追求必定大于声名,这一点几乎适用奔向梁山的多数人,要不然也不会上梁山混。那么,认为宋江饮下毒酒求声名或者以此向死去的兄弟谢罪的想法脱离了人性的本源。在宋江的道统价值判断里,他已然知道朝廷险恶,可是他又过分自视甚高了,或者说他觉得他仍然有极大的价值,或者说他相信自己的衷心可以感动庙堂之上的朝廷。

事实上,宋江从未进入朝廷的内部,他试图进入的正是他一直所求而朝廷拒绝的。一日为贼,终生便不能翻身,这是那个时代最严肃的秩序。当然,宋江会认为自己以前在官场,上梁山是情势所逼,可是对朝廷而言,这根本不是符合秩序的解释。[5]

2家族成员编辑

父亲:宋太公

弟弟:宋清(铁扇子)

义妹:扈三娘(一丈青)[6]

小妾:阎婆惜

3社交成员编辑

徒弟:孔明(毛头星)、孔亮(独火星)、

兄弟:武松(行者)

好友:晁盖(托塔天王)、李逵(黑旋风)、戴宗(神行太保)、柴进(小旋风)、武松(行者)、穆弘(没遮拦)、李俊(混江龙)

知己:吴用(智多星)、[3]花荣(小李广)

4人物能力编辑

形象

《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沙弥怀林述语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无用人也。当时若使之为相,虽不敢曰休休一个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观者也。”金圣叹则认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诈”,他也认为“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所以“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

性格

宋江的性格是在说话人的描述中逐渐丰富起来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引元人陈泰《所安遗集·补遗》中《江南曲序》,云其“童艸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狭”。《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又结合杂剧

宋江

戏曲的刻划,对其人其事进行了全面“包装”。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

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四个绰号,这四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几个特点:

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材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其貌不扬。

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

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

四个是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保义”本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逐渐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这个词是动宾结构,宋江以“自呼保义”来表示谦虚,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7]

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这四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还有从“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谋略

宋江上梁山,单纯的在梁山上喝酒吃肉,分金秤银已不是他的追求,为了实现“敢笑黄巢不丈夫”的野心,他以九天玄女庙内之梦并玄女授的天书(原著没明说)抛出了天罡地煞理论,论说梁山上的人员不是江湖人士,而是天上下凡的天罡地煞星,把自己打扮成星主,再抬高自己的身价,与此同时,每次需要打仗时总以”哥哥为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等句将晁盖劝服于山上,打祝家庄如此,高唐州如此,青州如此华州亦如此。

宋江上梁山后,收服了许多朝廷派来征剿梁山的猛将却几乎都被他以倘蒙将军不嫌草寨微贱,情愿让位。或是等来日朝廷大赦天下,招安,一齐铲除奸邪,替天行道。等类似句式笼络了呼延灼,关胜,董平(特别是打东平府收董平这一场是他自己和卢俊义拈阄做赌说谁先打下(卢俊义打是东昌府)就让谁做山寨之主,等一群朝廷猛将为梁山效命,他这样不断壮大自己山寨的声势,高唐州为救回柴进公开向朝廷宣战,攻打青州,华州,东平府等都让朝廷对他束手无策,而且梁山上所造的旌旗节钺都已超过了皇帝的排场因此他有公然大逆不道的野心。[2]

人脉资源

比较一下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三部小说,虽非同一个人写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书中统率群雄的几位人物——宋江、刘备、唐僧,都属于一般人,看起来也不像是英雄。这不像是巧合,就连《史记》中的楚汉争霸,“力拨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败给了刘邦。这并不是一个历史的巧合。

宋江之所以能坐第一把交椅,靠的就是他的影响力。当年还在山东郓城做押司的时候。他就声名在外。提起及时雨宋公明,江湖豪杰就尽人皆知。因为影响力,他在江州问斩时,许多英雄就自发前去劫法场。这就是影响力的威力。影响力是不同于权力的一种控制力,尽管他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他用潜意识的方法来改变人们的行为。

所以晁盖一死,吴用、林冲等人便不管什么遗嘱不遗嘱,全都跑来找宋江:“请哥哥为山寨之主”。他们的理由有2条。一是“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二是“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因此,晁盖死后,由宋江继位。

宋江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人脉。他与同在衙门当差的雷横和朱仝略有不同,宋江没有只顾着

鲍国安版宋江(10张)

花天酒地。而是选择了去结交江湖人士。

第一个绰号是因为仗义疏财,他绰号“及时雨”,虽然说梁山好汉中“仗义疏财”的不止有宋江,而要是较真说每个好汉都“仗义疏财”,柴进是大周皇帝嫡孙,财力也不是宋江一个刀笔小吏能比。所以好名声更像是一个综合体,是几方面的好名声叠加在一起,宋江深谙此道。

另一方面,他又因为孝所以绰号“孝义黑三郎”,他明白,封建社会的儒家天下讲究以孝治国,义和孝是江湖人士最看中的两种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李逵说:梁山上只有俺宋江哥哥坐头把交椅,俺才服。

宋江与柴进相比,宋江的钱虽然没有柴进多,但是他更有权谋或成本意识。柴大官人庇护了武松整整一年,就算后面有所怠慢,也不会少武松的吃喝用度。但在武松心目中这位宋江的分量已经超越了柴大官人。[2]

战略眼光

首先,宋江这个人的战略眼光,或者说是野心。是王伦、晁盖比不了的。他被发配到浔阳江的时候,喝了酒在墙上题了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就身份来说他也只是一个郓城县的小吏,而王伦和晁盖都是梁山的统领,他们同样对自己的现有社会身份不认同。但宋江与两位“前任”的不同认知在于,宋江对于梁山的未来有更长远的打算。宋江从一上山,就想着梁山最终的方向和目标。

宋江

宋江刚上梁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师出有名”,于是申明了自己作为造反头子的“天然资源”——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此诗所应的就是宋公明,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书、梁山石碣排座次等事件,强化了宋江做统领的合法性。中国古代的起义者,从“陈胜王”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再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都是如此。而这一点王伦和晁盖二人,没做过,甚至没有想过。[3]

任贤能力

在选用人才上,晁盖与宋江的相差甚远。比如杨雄、石秀2个来投奔梁山,晁盖却要砍他们的脑袋,原因只在于“这厮两个,打着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结果遭到众人反对,人情也让宋江做了。这岂非考虑欠妥。既然已经答应他2人入伙,就该唯才是举好生安顿,晁盖却叫他们坐在杨林之下。想那杨林不过地煞星之十五,杨雄、石秀却在天罡星之列,武艺本事相去何远。可知,晁盖没有识人之力用人之量。

清初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水浒》可谓情有独钟。他对《水浒》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在金圣叹眼里:《水浒》不但有治国齐家的微言大义,也有儿女情长的手段。

文学形象

历史原型

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谓:“河北巨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张守《毗陵集·秘阁修撰蒋圆墓志铭》谓:“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通过《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特别强,“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起义的影响不算小,起义的中心区域梁山泊,距东京汴梁仅百公里左右,严重威胁着京城的安全。起义所涉及的地区,在北宋是比较发达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间是广济河中部的个湖泊,而广济河上游就是从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广济河又是京东重要的漕运通道,占据广济河中间的梁山泊,对于北宋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够记上一笔,在民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它的影响。

李雪健饰演的宋江(17张)

宋江接受招安后所做的事情,史学界争论颇大,主要围绕宋江有没有去征方腊的问题展开。方腊起义是与宋江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从起义规模上讲要比宋江起义大得多,影响也大得多。关于宋江投降后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一事,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确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但1939年出土了《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这就是史学界都知道的《折可存墓志铭》。墓志铭中明确记载宋江未去征方腊,折可存是在征方腊胜利后才逮住宋江的,所以有人认为方腊起义被童贯镇压后,他又一次起兵反宋。宣和四年(1122年),起义最终被折可存率兵镇压,宋江也遇害身死。

同是史料,孰真孰假,史学界争论不休。宋江从发动起义到最后失败,只有一年多一点时间;起义失败不久,他便死去了。另据海州民间传说,宋江并没有投降张叔夜,连宋江在内的梁山三十六条好汉被张叔夜杀害,埋在白虎山下,这便是众人传说的“好汉茔”。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诗:白壁虎山阴、坟垒草木青。问是谁家墓,梁山好汉茔。但是据美籍学者马泰来发现的北宋末年人李若水的《忠愍集·捕盗偶成》诗,其中提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又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打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李若水的诗写于宋江投降后的第二年,当时方腊也已经被杀。从诗中可以看出宋江三十六人的确投降了张叔夜,而且都被封官拜爵,这在当时还是一件相当轰动的大事。

7个人作品编辑

宋江这一形象,抵牾、矛盾之处颇多。不是其性格的复杂性使然,而是塑造他的作者们人多手杂、意见不一所造成。《水浒》中托名宋江的诗词,就诗词而言,确有可观之处;它们是“宋江”思想、情感、欲望的真切表达,故而丰富了他的形象。在民国学者唐圭璋编注的《全宋词》(1931年着手编纂,至1937年初稿竣事,1940年在长沙出版)中收录有宋江的《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和《念奴娇·天南地北》。[1]

《水浒传》中的四大寇

宋江

王庆

田虎

方腊

一百单八将

“一百单八将”指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108位在水泊梁山落草为寇的好汉。

天罡三十六星

▪ 呼保义 宋江 ▪ 玉麒麟 卢俊义 ▪ 智多星 吴用 ▪ 入云龙 公孙胜

▪ 大刀 关胜 ▪ 豹子头 林冲 ▪ 霹雳火 秦明 ▪ 双鞭 呼延灼

▪ 小李广 花荣 ▪ 小旋风 柴进 ▪ 扑天雕 李应 ▪ 美髯公 朱仝

▪ 花和尚 鲁智深 ▪ 行者 武松 ▪ 双枪将 董平 ▪ 没羽箭 张清

▪ 青面兽 杨志 ▪ 金枪将 徐宁 ▪ 急先锋 索超 ▪ 神行太保 戴宗

▪ 赤发鬼 刘唐 ▪ 黒旋风 李逵 ▪ 九纹龙 史进 ▪ 没遮拦 穆弘

▪ 插翅虎 雷横 ▪ 混江龙 李俊 ▪ 立地太岁 阮小二 ▪ 船火儿 张横

▪ 短命二郎 阮小五 ▪ 浪里白条 张顺 ▪ 活阎罗 阮小七 ▪ 病关索 杨雄

▪ 拼命三郎 石秀 ▪ 两头蛇 解珍 ▪ 双尾蝎 解宝 ▪ 浪子 燕青

地煞七十二星

▪ 神机军师 朱武 ▪ 镇三山 黄信 ▪ 病尉迟 孙立 ▪ 丑郡马 宣赞

▪ 井木犴 郝思文 ▪ 百胜将 韩滔 ▪ 天目将 彭玘 ▪ 圣水将 单廷圭

▪ 神火将 魏定国 ▪ 圣手书生 萧让 ▪ 铁面孔目 裴宣 ▪ 摩云金翅 欧鹏

▪ 火眼狻猊 邓飞 ▪ 锦毛虎 燕顺 ▪ 锦豹子 杨林 ▪ 轰天雷 凌振

▪ 神算子 蒋敬 ▪ 小温侯 吕方 ▪ 赛仁贵 郭盛 ▪ 神医 安道全

▪ 紫髯伯 皇甫端 ▪ 矮脚虎 王英 ▪ 一丈青 扈三娘 ▪ 丧门神 鲍旭

▪ 混世魔王 樊瑞 ▪ 毛头星 孔明 ▪ 独火星 孔亮 ▪ 八臂哪吒 项充

▪ 飞天大圣 李衮 ▪ 玉臂匠 金大坚 ▪ 铁笛仙 马麟 ▪ 出洞蛟 童威

▪ 翻江蜃 童猛 ▪ 玉幡竿 孟康 ▪ 通臂猿 侯健 ▪ 跳涧虎 陈达

▪ 白花蛇 杨春 ▪ 白面郎君 郑天寿 ▪ 九尾龟 陶宗旺 ▪ 铁扇子 宋清

▪ 铁叫子 乐和 ▪ 花项虎 龚旺 ▪ 中箭虎 丁得孙 ▪ 小遮拦 穆春

▪ 操刀鬼 曹正 ▪ 云里金刚 宋万 ▪ 摸著天 杜迁 ▪ 病大虫 薛永

▪ 金眼彪 施恩 ▪ 打虎将 李忠 ▪ 小霸王 周通 ▪ 金钱豹子 汤隆

▪ 鬼睑儿 杜兴 ▪ 出林龙 邹渊 ▪ 独角龙 邹润 ▪ 旱地忽律 朱贵

▪ 笑面虎 朱富 ▪ 铁臂膊 蔡福 ▪ 一枝花 蔡庆 ▪ 催命判官 李立

▪ 青眼虎 李云 ▪ 没面目 焦挺 ▪ 石将军 石勇 ▪ 小尉迟 孙新

▪ 母大虫 顾大嫂 ▪ 菜园子 张青 ▪ 母夜叉 孙二娘 ▪ 活闪婆 王定六

▪ 险道神 郁保四 ▪ 白日鼠 白胜 ▪ 鼓上蚤 时迁 ▪ 金毛犬 段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