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 > 施蛰存哈哈大笑,大谈“越来越糟”

施蛰存哈哈大笑,大谈“越来越糟”

作者:雷甫来源:《上海滩》2010年第6期

“文革”期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读书的时候,听中文系的老师讲过施蛰存先生的轶事,至今觉得很有意义。

作为“老右派”,施蛰存在十年动乱中自然难逃一死,但他泰然处之,乐呵呵的。有一次几个老师在聊房子的大小,只听石老师讲。凌慢条斯理地说:“别人家越来越差,我却越来越差。”什么都懂的人一闻到就笑。

施蛰存原来住在豫园路一个面向南的新式里弄房子里,包括一楼和二楼的前一层,三楼的阁楼。上海解放后,一切都成了废墟。为了方便周边居民,有关部门计划在豫园路和江苏路沿线新开一家邮局。石先生的住处底层是最理想的地方,有关部门已经为此与石先生进行了协商。石先生听说政府在为人民做实事,二话不说就放弃了一楼,住在二楼。从那以后,那个地区就有了邮局。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1957年,施先生不幸被划为“右派”,成为专政对象。“文革”开始,造反派又来了,命令石先生搬出二楼。史夫妇被迫住在三楼的阁楼上。亭子间太小,无法转身离开,于是在三楼顶层的露台上建了一间小屋,作为施先生的工作室。

这是施蛰存自嘲的所谓“每况愈下”。据当年去过他家的人说,石老师有很多书和资料,晒露台上的小房间根本放不下。他只能在通往三楼干燥露台的小楼梯旁一捆捆的堆着,他的生活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石先生也没有放弃追求学术的野心,开始研究碑文。听说他收集了很多历代拓本,分门别类,一个接一个的放进牛皮纸袋里...

对于这样一个无视个人荣辱的学者来说,因为他在学习上的卓越努力,掌权者不禁敬畏三分。那一年,师大校园里有一则轶事:市“革命委员会”经常把紧急翻译外文资料的“政治任务”交给师大,有时翻译中会遇到一些“难”字或句子,不知如何翻译。这时,学校会想起中文系的施蛰存,经常派人把他从“五七干校”接回来。石先生一到,问题就解决了。他就是这么个本事!